第63章 不如歸去(上)(1 / 2)

禍起蕭牆

公司高層更迭的消息傳來時,我正好要離開N市,回到北京。我的腿已經基本康複,後續要做理療恢複功能而已。

在火車上,我怎麼也睡不著。消息太突然了,H公司的皇帝趙清正居然會被人“搶班奪權”,這是我怎麼也都想象不到的。

雖然我也曾覺得H公司遲早會有“蕭牆之禍”,可我以為那必會是因為“七十七兵團”引起的,因為我覺得他們根本不具備擔當中層管理者的能力,這直接導致H公司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模式粗放。同時,他們還非常看不起從外麵招聘來的中層管理者,認為他們根本沒有吃過公司創業的苦,來了就做中層,工作能力不如如此。這種共同的心態使得“七十七兵團”逐步凝聚在一起,越來越排斥非“兵團”成員做公司中層管理工作,我一直認為他們是公司“內訌”的重大隱患。

我的考慮主要基於管理規範性,卻忽略了另一個因素,那就是“七十七兵團”的“忠心”:他們各個都對趙總忠心耿耿,凡是趙總指示的事情從不懷疑,哪怕趙總讓他們辦的隻是買機票、倒水之類的小事,他們也一定放下手頭業務工作去為領導辦好。

就因為如此,“七十七兵團”的成員曾經惹出不少事情來,可在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很多時候領導擺明了就是偏袒他們。雖然這一做法無異於縱然了其胡作非為,並且是以犧牲了公司利益,尤其是管理的公平性、規範性為代價的。但換個角度來看,他們也是捍衛趙總權威的中堅力量,也就是說由他們引發的問題,隻要趙總出麵,基本能夠彈壓——不管這種彈壓是否能讓人心銳誠服,也不論這種彈壓是否是為了公司利益最大化。

從根本上來說,“七十七兵團”的存在是趙總看重忠心多過看重能力,按照“下屬無條件服從上級”的標準篩選出來的。當高層隻扶持某一個“兵團”作為嫡係部隊時,我所預料的“內訌”發生的概率就非常低了,因為在趙總做H之皇的歲月裏,根本沒有與“七十七兵團”相抗衡的其他“幫派性”力量。

中層沒有幫派不意味著高層沒有,隻是之前公司發展迅速、業績喜人,一片高速發展、人人稱讚趙總是“商界奇才”的氛圍中,掩蓋了高層派係而已。一旦寒風吹落高速發展的麵紗,高層派係鬥爭就赤裸裸的擺在了員工麵前。

我作為一個普通員工,而且是個在醫院養病的普通員工,根本不可能知道高層的鬥爭會是如何慘烈。可是縱然官方的通報非常冠冕堂皇說:“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趙清正先生因健康原因辭去總裁一職,由公司董事會董事管國慶暫代總裁職權”,終究難以掩蓋這樣的事實:曾經的H之皇,集董事長與總裁於一身的、說一不二的、永遠不會犯錯的趙清正,如今被人從高位上踢了下來。

造勢

中國的事情很有意思:陳勝吳廣要起義,一定要藏字在魚腹,破廟學狸聲,才會有人擁戴他們;劉邦要造反,一定要講個斬白蛇的故事,百姓才會跟隨他、信服他。凡此種種無非就是要在做一件正經事情之前,為這件事情人為的做一些輿論,用現代的話說,叫做“造勢”,也可以叫做“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