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普京獨行在空曠的大街上(2 / 2)

我曾有詩言:“寵而不驚,棄而不傷。丈夫立世,獨對八荒。”政治人物算得上是有作為的大丈夫了,切不要自寵、自傷。他要獨對的是各種複雜的問題,是整個國家、整個世界,是一片空曠的未來。為了對得起這個職位、這個局麵,他首先內心要自然坦誠,寧靜致遠。古人言,“居官無官官之事”,就是說不要走路坐臥總把自己當個官。無論是毛澤東在延安的街頭,還是周恩來說戲,希拉克與兒童對話,還是普京逛街,黙克爾買菜,他們都有一個坦誠的我,不是總拿自己當個官;第二,他又隨時不忘自己的責任,該變臉時就變臉、敢變臉。無論是普京罵記者還是鄧小平斥鐵娘子都是為國家利益而擔當,這時又沒有了自我,隻有官身、官責。這大概就是毛澤東評價自己時說的一半猴氣,一半虎氣。能公能私,能我能國,或猴或虎,是為真男子。他腳下踩著一片結實的土地,行走在一條空曠的大街上,任我行,不作秀,不回頭。

閱讀指導

2013年8月18日網上視頻播出普京獨行在空曠的大街上,第二天《人民日報》就發表了這篇署名時事評論,即梁衡的題為《普京獨行於空曠大街:有一種政治上的自信》的文章。

普京獨行在空曠的大街上,他一身膽氣,淡定自然,別有一種政治上的自信。奧巴馬曾經說過:“他很隨便,就像一個坐在後排的懶散的學生。”但當問到重要的問題時他還是會給出有力的答案,一如打盹的老虎立即目光炯炯地直接反擊,這就是普京,外表似小孩,內心卻裝著國家裝著責任與抱負。一個國家的領導者首先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見解,自己的本色。

梁衡以幾十年的記者職業敏感和黨性修養,敏感而深刻地抓住了這條新聞的巨大價值。文章除了講普京自信地獨行外,還列舉了當年毛澤東、周恩來、陳毅、鄧小平的往事。提倡各級幹部都應該有普京和中國老一代革命家那樣的風格,批評了“有些人經常表現為無事忙,有事慌;對下欺,對上瞞;對內硬,對外軟;無事拿架子,有事扶不起”,寄予了一種期望,“隨時不忘自己的責任,該變臉時就變臉,而且敢於變臉”,盼望我們當今的政治家或各級幹部能始終明確自己與群眾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自己應該保持一種什麼樣的常態心理,呼喚“要隨時不忘自己的責任,要學會先自自然然地做人,再兢兢業業地做事”。為了對得起這個職位,這個局麵,他首先內心要自然坦誠,寧靜致遠。又隨時不忘自己的責任,該變臉時就變臉、敢變臉。能公能私,能我能國,或猴或虎,做真男子。

文章由視頻簡介寫起,先想象和闡釋了普京政治上的自信,然後聯想起毛澤東、周恩來、默克爾、希拉克的四個鏡頭,從而引出了“政治家或者我們的幹部,與群眾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他自己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常態心理”的身邊的現實問題,提醒幹部不要脫離群眾,並進而聯係當代國際外交生態,對政治家提出“不作秀”“必須做事”的期望,盼望政治人物能做有作為的大丈夫。文章“引、議、聯、析、結”,逐層推進,娓娓而談,廣征博引,敘議結合,針針見血,具有雄辯的邏輯力和警世的震撼力。本文的語言精準、簡潔、有氣勢,尾句“他腳下踩著一片結實的土地,行走在一條空曠的大街上,任我行,不作秀,不回頭”,整散結合,意蘊深厚,鏗鏘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