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上掉下個堂妹妹(3 / 3)

現在已經不早了,招聘會也多半開始了。

其實李延宗知道現在就業形式嚴峻競爭激烈,他以前就管著HR的招聘工作。超市裏麵的離職率一直都是各部門很頭痛的一件事。每天都有人提出辭職,每天都有人前來應聘,一年多下來李延宗都習慣於站在招聘方的角度了。

可能是李延宗以前真的過得太安逸了,把工作這回事兒看得簡單了。不知道在社會上立足不被淘汰,生存的難度。現在成了像茫茫大海一樣的求職者中的一員,才深切的體會到,真難!

真的是用人堆起來的大海啊!幾千上萬個人才的腦袋密密麻麻溶成一片呆在小小的招聘會現場,人擠人人踩人轉個身子都費半天勁,空氣裏麵飄著的味兒都不太對了。你要是礙著麵子顧著衣服,跟本就不可能找到工作的。因為每個單位的桌子前是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堵在人牆後麵連張簡曆都遞不進去。

都說中國人口多,占著世界總人口1/6。誰都知道13億人,可是13億人是個什麼概念?不清楚不要緊,去招聘會現場看看就都明白了。

這不,一圈還沒擠完,遞了兩張簡曆就帶著一身臭汗出來了。得!倒是暖和了。一整個上午都在閑晃蕩,啥事兒也沒幹。

打車回到潘家園的鋪子裏,李延宗的爺爺二叔公,二哥堂妹妹還有他們雇來的保鏢和胡胖都在。一起坐在店裏嘮嗑。

李延宗家開的鋪子開在潘家園的中段。

這個地段好啊,人氣高。喜歡玩古玩的人都知道,現如今的古玩市場充斥著各種假貨。小到銅錢扳指,大到瓷器字畫,很多都隻是一些仿舊工藝品。說得嚇人一點,能從十件裏麵挑出一兩件包老的物件就不錯了,上了年代的東西就更稀罕了。所以,常來園子裏逛的藏友一般都不會急著下手,總是想往裏麵看看再看看,確定沒有遺漏什麼心裏才覺得塌實。

也許有人就要問了,既然古玩市場裏麵這麼多的假玩意兒,大家也都心知肚明,那怎麼還有這麼多人成天往裏邊兒鑽呐?明目張膽的賣假貨,怎麼就沒人管?

其實這不難回答。

首先,就是一個錢字在作怪。涉足古玩行當的利益是很驚人的,俗話說三年不開張,開張就吃三年,可想而知了。當然,有人硬要說搞古玩的是為了什麼研究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文化。不否認這個理由啊!隻是有一點敢肯定的是,如果說到了某一天當古玩字畫什麼的全都不值錢了,賣出手連頓飯錢都掙不回來,那還能繼續研究老祖宗的這些個研究生們隻怕一個都不剩了。

再者,市場裏麵仿品多,並不是就說沒有真貨了。除了有撿漏可能發上一筆橫財的心思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能夠鍛煉眼力。你想,要是麵兒上全都是一水兒的真品,那麼多東西不招人稀罕不說,怎麼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呢?要是真從一堆仿貨裏麵選出一件稱心如意的真品,心裏麵那個滋味兒,別提有多美了。

至於賣真賣假的事兒,自從有古董這個詞起,假貨就跟著出來了。幾千年了,買著真玩意兒是您有本事,打眼兒了是你本事還不夠火候,還不到家啊!中國人心裏都明白,不像外國人那麼較真兒。

要是真的鬧將起來,也是沒有用的,賣家出貨的時候早就下好套了。好比說一件仿康乾時候的青花瓷瓶,一般懂得做生意的買賣人不會明著跟你吹噓這是哪朝哪代的,就算瓶底明明打著款子也不會從他嘴裏首先說出來。他會拿話往康乾那兒引,讓你自己朝那裏聯想。一通忽悠出手了,將來有不開麵的買主追著來興師問罪,說你賣假瓷器假古董,賣家就有說頭了。假瓷器?這明明就是真瓷器,誰說是假的?假古董?我從來沒說這是古董,我隻說這是個老物件兒,你自己非得想那是清朝的東西於我何幹?就算是當時賣家打包票說了是清朝的,可又沒有開發票,什麼證明也沒有,憑什麼說是我這兒買走的?尤其是那些流動攤點兒,明兒在不在還不知道呢,上哪兒找人去?隻能怨自己本事不濟,認栽唄!

其實這都好理解。令人疑惑的是,你說同一件仿瓷瓶,交上幾塊錢攤位費放在古玩市場裏麵賣,明知是假的,不管怎麼樣吹噓怎麼樣下套做托都沒有人會管;怎麼一拿到大街上編一小故事賣出去了,一旦給逮住了就變成詐騙犯了呢?費解啊!

李延宗家的鋪子不是很大,大約就是30多個平方的樣子。不過裏麵東西齊全而且那是沒有假貨滴。濃縮就是精華嘛!

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放在生意場上,意思就是說小本買賣不如那些大本買賣有錢,硬拚是抗不住的。不過也要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拾掇得夠場麵。要是不夠場麵,那就要氣派些;要是不夠氣派,那至少看上去也要氣派些。因為漂漂亮亮的門臉總是比那些破破爛爛的門臉顯得有檔次夠實力,更能勾起大家掏錢包的yu望。這就叫第一印象。

可是這個理兒放在李延宗家的鋪子裏就不太管用。為啥呢?因為他家的鋪子就沒有經過別的精裝修。從大門到內堂貨架擺設,都是用的原色實木,裏裏外外全是一個色兒。別樣的古樸,典雅。

別看從外麵乍一瞧去不太起眼,可在園子裏李延宗家開的鋪子名兒氣那真不是吹的。跟別人打聽打聽,沒有不知道的。為啥?沒別的,就是倆字兒,誠信。他爺爺最看重這個。用他的話說,自打這個鋪子開張以來,幾十年如一日,就沒有從他手裏賣出過一件假貨。虧啥也不能虧了自己的良心,砸啥也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李延宗進了門,堂妹眼神最好人也最乖,看見堂哥哥進屋馬上恭敬的站起身讓坐,抿嘴籌甜甜的說:“二堂哥來了。你坐吧!”

“哎!妹子你坐。”李延宗搬了個小馬紮放在門口,朝堂妹妹擺擺手展示出二堂哥迷人的微笑。“甭客氣,都是一家人嘛!我喜歡陽光的味道,清新自然。”

“哎!李子,你今兒哪根勁搭錯了吧?我牙都酸倒了。”胡胖這個狗日的不屑的撇撇嘴,“這陽光是個啥味兒啊?”一邊還忙不迭的給二叔公和堂妹妹他們倒茶獻殷勤。

“趕緊去死!你丫個棒槌。小時候你就不好好讀書,你看這沒文化不明白了吧?”李延宗靠在門檻上愜意的享受著陽光的滋潤。“懂得享受陽光的樂趣,才懂得享受生活。”

“切!那些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見天跟黃土地裏曬著太陽呢,他們不比你享受?”

“你還別說,許在他們眼裏,每天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渴了二鍋頭困了熱炕頭,就心滿意足了。這就叫思想境界,那才是真正的生活啊!”

“那你咋不學他們去享受享受?”

“這個。。。。。。那個啥。。。。。。!!!妹子,來北京住得慣不?這邊比你們那裏要冷吧?缺啥的跟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