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做局(1)(1 / 3)

文物處長似乎總是和“家財萬貫”相聯係的,但藍海市文物局的文物處長馬齒莧卻一貧如洗,而且在一個陰雨瀟瀟的初秋早晨突然跳樓自殺!一時間,藍海市古玩圈烏雲翻滾,謎團重重,整個古玩街人人爭說馬齒莧。兩個月後,藍海市《藝品周報》第三版以五句話做了概括。這五句話是:

馬齒莧的兒子賣掉房子不惜血本立誌尋仇……

賣出假田黃石的古玩商魏雨繆返身加入調查行列……

與馬齒莧不共戴天的古玩商張先令竟出巨資處理善後……

特級教師、收藏家於博彥說,這不過是一個“局”而已……

古玩街的人們驀然間針對“打眼”和“撿漏”拿起法律武器……

後麵是長篇報道的連載:

事情來得那麼突然,讓藍海人幾乎毫無思想準備!沒錯,如果發現了預兆不就出麵製止了嗎?按照常理是這樣,而在藍海古玩街,未必!

藍海市是我國一個沿海城市,五百萬人口,烏泱烏泱地這麼多人口的城市是個什麼樣子,你想去吧!諸如廣州、西安、沈陽、南京、成都、杭州,一路數下去都不相上下,你可能猜不到是哪個,那就最好,省得對號入座。藍海市光有名有姓夠規模的商業街就有好幾條,像模像樣的大商場更是比比皆是。在那些流光溢彩的商業街裏有一條房子古色古香風格獨特、盡是青磚綠瓦帶挑簷的是古玩街。古玩街賣什麼就甭說了,左不過古今藝術品。當然了,沾了“古”字的並不一定全是藝術品,有的就是工藝平平的桌椅板凳之類常用家什。

古玩街開早市,天剛蒙蒙亮就有開門營業的,繼承了過去市郊結合部的“鬼市”的傳統,但晚上打烊都早,一過六點一般就家家黑燈了。不過,在古玩街不起眼的一隅,有一家小酒館與其相反,此時正是上座的時候,酒館裏靠窗的位置,一個滿臉滄桑的中年男人和一個相貌溫柔敦厚的年輕女人,兩個人慢條斯理地喝著小酒,就著一盤羊雜碎和一盤五香果仁在嘮嗑。這時就聽隔壁響起“嘭嘭嘭”的砸門聲。中年男人和年輕女人支起耳朵聽著。隻聽砸門者叫道:

“開門!我知道你還沒走!你甭跟我裝孫子!你把假貨踹給我就算完了?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真你媽不是東西,連這麼鐵的哥們都騙!”

中年男人對年輕女人說:

“聽見了嗎?又一個傻子!”

“不見得,倒騰古玩的可沒有傻子!”

“最近在古玩行流行一種理論,你聽說了嗎?”

“沒在意,說說看。”敦厚的年輕女人說。

“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件藝術品的真實價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也願意花高價買下,是因為你預期會有更大的笨蛋花更高的價格從你手中買走它。而投資成功的關鍵就在於能否準確判斷究竟有沒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出現。隻要你不是最大的笨蛋,就僅僅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如果再也找不到願意出更高價格的更大笨蛋從你手中買走這件藝術品的話,那麼,很顯然你就是最大的笨蛋了。”中年男人呷了一口酒。

“我知道,你說的是凱恩斯的‘博傻理論’。凱恩斯不僅是一位經濟學家,還是現代藝術品投資的‘先驅’。他身體力行,把自己的‘博傻理論’運用到藝術品投資領域了。”年輕女人也呷了一口酒說。

“這個理論告訴人們:在這個世界上,傻不可怕,可怕的是做最後一個傻子。”中年男人說,捏了果仁扔進嘴裏。

“但願我不是那最後一個!”女人說。

“這要看你的努力,你的造化。不過,凱恩斯雖然在資本投機市場是個贏家,卻沒有從炒作藝術品中獲得經濟利益,因為他在藝術品鑒賞方麵畢竟隻是個業餘的‘菜鳥’,而在西方文物藝術品市場這個特殊領域,沒有專業的見識,僅憑‘博傻’是少有收藏家和藝術品投資人會買你的賬的。這說明在西方求真求實、誠信無欺、追求永恒和終極價值的人文傳統下,‘博傻理論’在文物藝術品市場是難以施展拳腳的,文物藝術品在西方市場有其自身的價值和價格規律,起碼它必須以真實性和藝術性(或學術性)為市場認同的預設前提。純粹套用資本市場的‘博傻理論’未必能靈驗。”中年男人說。

“為什麼會這樣?”女人問。

“因為缺少了一個環節。現在有個流行的名詞叫什麼你知道嗎?”中年男人問。

“太多了,不知道您說的是哪個。”年輕女人回答。

“‘做局’。”

“這個知道,大概意思也清楚,不過讓我解釋的話,一兩句話還真說不清。”

“狹義地說就是幾個人聯合起來,自編自演騙局蒙外人上套。”

“說白了就是‘下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