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範鴻宇,你憑什麼這麼有信心?(2 / 2)

尤利民不由微微一笑。

這個範鴻宇,口氣還真不小。八十萬在他看來,隻是一個“小數目”。

“那你們有多少自有資金?”

範鴻宇搖搖頭,老老實實地答道:“沒有。都要靠化緣。”

尤利民哈哈笑了起來:“一分錢自有資金都沒有,全靠化緣,你們憑什麼有這個信心?”

臉上雖然帶著笑意,眼神卻漸漸銳利。

尤利民可不是那種好大喜功的領導,非常關注實際。誇誇其談的幹部,在他麵前討不到好去。高潔和範鴻宇的彙報,聽上去像模像樣,但是不是能落到實處,卻是尤利民更加關心的。

範鴻宇並不畏懼,說道:“省長,我們已經做了專門的可行性報告,這兩個工廠的前景是很廣闊的。如果上級領導認為一次性撥給八十萬的扶助資金數目太大,隻要能夠給銀行打個招呼,同意貸款給我們,那也是很好的,我們有這個信心償還貸款。”

尤利民便望向曹俊臣。

這個報告,在曹俊臣那裏,尤利民還沒有來得及看。

曹俊臣微微頷首,說道:“他們那個報告,我看過了,有一定的可行性。其中有一段話,我認為很有道理。”

尤利民饒有興趣地問道:“一段什麼話?”

“他們說,在目前這個劇烈變更的大時代,完善的管理理念,先進的營銷手段固然是企業成功的必備要素,但最重要的,還是時間!誰能跑在前麵,誰成功的機率就越大。倒是比較符合現階段的實際情況。”

尤利民笑道:“這是要賽跑了?”

“是的,省長,就是要賽跑。我們國家剛剛開始進行改革開放,百廢待興。太多的市場空白等著我們去填補,起步越早,搶占市場份額的機會就越大。甚至可以說,隻要工廠建起來,生產出合格的產品,就能變成現金。政府有了錢,就可以修路,通電,建學校,興修水利,招商引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全盤皆活。”

“嗯,理論上倒是這樣的。咱們回到原先的話題,你們搞鄉鎮企業,除了這兩個工廠,再弄些其他的什麼企業,心裏有數嗎?”

“沒有!”

範鴻宇立即搖頭。

高潔臉色微變,趙學慶眼裏則飛快地閃過一抹幸災樂禍的神色。

實話說,趙學慶剛才聽了高潔的彙報,頗為震驚。高潔談到的許多思想,對於趙學慶而言,可以稱之為全新的領域,趙學慶以前從未這般想過。眼見尤省長頻頻頷首,似乎十分肯定,趙學慶心裏可就有點不是滋味。

原因無他,高潔可不是他趙學慶一手提拔起來的幹部,是邱明山線上的人。

不要說邱明山本人了,就是他手下的兩個小年輕,鼓搗出來的東西,趙學慶居然也有些聽不明白,這就是差距。

如今見範鴻宇在省長麵前表現得像個“愣頭青”,趙學慶自然要心中暗喜了。

“省長,曹司長,趙專員,我是這麼認為的,政府不應該包打天下。我們鎮裏,主要是營造一個好的投資氛圍,把基礎建設搞上去,同時給予各種獎勵的政策,充分發動群眾的聰明才智,群策群力,來建設楓林鎮。楓林鎮有六七萬人口,每個人的想法都可能不一樣,他們想要搞什麼企業,我們現在還真的猜不到。但隻要是能賺錢的企業,合理合法,又不影響環境,我們都應該鼓勵他們去搞。遍地開花。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

範鴻宇毫不在意別人的驚訝,不徐不疾地闡述著自己的理念。

尤利民神情嚴肅起來,微微頷首,若有所思地說道:“嗯,這個思路很正確。我們這麼多年,一直都是搞的計劃經濟,政府包攬一切。大到航空航天,小到柴米油鹽,都由政府來做計劃,來管理,確實是有點忙不過來。這樣的機製,缺乏活力,不利於充分調動群眾的聰明才智。這個舊思想,舊機製,應該打破,嚐試一些新的方式方法,很有必要。”

“是這樣的,省長。像楓林鎮這樣的鄉鎮,可以說是全省乃至全國鄉鎮的縮影。如果我們在楓林鎮先行一步,不管成功與否,最少能探索到一些有益的經驗教訓,對於全省新農村建設,應該會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範鴻宇很謹慎地說道。

尤利民哈哈一笑,說道:“怎麼,這就謙虛起來了?”

大家便都笑了起來。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絕對權力》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