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組規格那麼高,惹出那麼大的動靜,不可能就此默默無聞地收場。既然最高首長已經關注了此事,總還會有些後續的情況會出現。
首長召見尤利民,在意料之中。
當然,首長也有可能直接召見榮啟高。
然而首長是召見榮啟高還是召見尤利民,折射出來的政治含義是完全不同的。在高層巨頭心目中,省委書記和省長,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僅僅在於省委書記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封疆大吏,關鍵按照分工,省委書記是黨委一把手。首長召見榮啟高的談話內容,很可能成為某種政治風向標。首長將自己的政治理念,透過榮啟高傳達給黨內同誌知曉。
隻要對建國後的政治大勢有所了解的同誌,都很清楚,終極大佬比較中意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前偉大領袖便尤其喜歡采用此種方式。巡行各地,找地方黨政軍主要負責同誌談話,借此闡述自己的政治見解。
最高首長也是一樣。
有些話,如果在非常正式的場合裏表述出來,那就成為定論,沒有多少轉圜餘地。而通過這種方式表達出來,卻可以借此試探各方的反應,同時也有緩衝的空間和時間。其他同誌有不同的意見,還可以再商量探討。
召見尤利民,政治意味就相對要淡得多。至少在現階段,最高首長還隻是將彥華地區的國企改製當作是某種改革的探索,想多了解些情況。此事的範疇,目前還基本限定在“經濟領域改革探索”這一塊。
換句話說,首長尚未作出最終的決定。
所以,寧益同誌在電話裏也談到了“楓林模式”,便益發說明這是“了解情況”。
但寧益同誌談到“楓林模式”,不代表著首長一定要見範鴻宇這個小年輕,尤利民代為彙報也是一樣的。“楓林模式”本就是因為尤利民的看重才在全省揚名。
見範鴻宇有點發呆,尤利民便解釋了一句:“首長其實比較喜歡和年輕人打交道,平時就有許多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陪首長聊天說話。”
“是,省長。那我去準備了……”
愣怔一陣,範鴻宇總算回過神來,朝尤利民微微鞠躬,說道。
這個鞠躬,卻不是習慣動作,而是真的心懷感激。
首長是不是喜歡和年輕人打交道,絕非首長召見範鴻宇的關鍵,關鍵還在尤利民身上。必定是他趁機向寧益同誌提出來,他的秘書範鴻宇,就是“楓林模式”的締造者,如果要了解“楓林模式”,由範鴻宇當麵彙報,是最客觀的。
尤利民對他的栽培提攜,當真是不遺餘力。
當然,最高首長親自召見,對範鴻宇而言,現階段的“象征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範鴻宇實在太年輕了,二十三歲的副處級,已經亮瞎無數人的眼,基本顛覆了官場的既有規則。短時間內再次提拔重用的可能性非常之小。
然而,最高首長曾經親自召見過範鴻宇,此事所隱藏的政治含義,卻實在非同小可。從最現實的意義上來說,今後對範鴻宇的破格提拔和重用,就有了“理論依據”。換言之,上級領導有了對範鴻宇格外破例的理由!
你不服?
不服那你也在最高首長麵前露個臉給我瞧瞧!
“嗯。”
尤利民點點頭。
“待會我要出去見個朋友,你通知辦事處的同誌,不要為我準備中餐和晚餐了。”
這個意思就是說,尤利民要單獨行動,連範鴻宇都不陪同在側,而且中餐和晚餐都在外邊用。可見這位朋友,實在非常要緊,也非常“保密”,必定是位了不得的人物。
尤利民蒞任青山省之後,就曾經有過傳言,小道消息說,尤省長和某位大人物的子弟是過命的交情。言下之意就是說,尤利民有著極其深厚的最高層背景,屬於後備培養對象。
這些傳言,範鴻宇也聽說過。貌似傳言是有幾分道理,因為範鴻宇很清楚地知道,在另一個世界,尤利民確實走上了更高的領導崗位。
然而眼下,範鴻宇絕不會胡亂去揣測,這是大忌。
尤利民不告訴他,絕對有不告訴他的理由。
“好的。”
範鴻宇再次對尤利民鞠躬,輕輕退了出去。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絕對權力》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