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教授,專家團在雲湖待了兩個月吧?”
酒至半酣,尤利民放下酒杯,微笑問道。
“是的,尤省長,我們是五月中旬到的雲湖,快兩個月了。不過中間有一段時間,我們在抗洪,本職工作耽擱了十來天。不然,原定六月底就會完成調研課題的。”
董全慶一板一眼地答道。
真正做學問的人,大都是這樣的性格。
“董教授,專家團這回的調研,有些什麼樣的收獲嗎?對雲湖今後的經濟建設道路,有什麼建設性的建議?”
尤利民饒有興趣地問道。
董全慶認真地說道:“尤省長,我們專家團已經在做調研總結報告了,這個話題比較大,一時半會,可說不清楚。”
尤利民擺了擺手,說道:“沒關係,董教授,咱們現在也算是在閑聊,不一定要談得太詳細。請董教授擇其精要闡述一下吧。”
董全慶想了想,說道:“尤省長,我們經過近兩個月的調查考察,認為雲湖縣在今後的經濟建設過程中,最主要應該關注的,就是三個方麵的問題。第一個,就是政府職能和市場匹配;第二個是主營產業的確定和扶持;第三,則是社保措施的健全。”
尤利民邱明山範衛國等人的臉色都變得凝重起來,尤利民說道:“願聞其詳。”
原以為,董全慶他們香港專家組,會提出一些技術性的建議,沒想到一上來就是“大政方針”,略略出乎尤利民等領導的意料之外。
董全慶笑了笑,說道:“尤省長,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其實當初並不是我們專家團提出來的,是範縣長提出來的。他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叫做‘小政府大市場’。我認為這個提法非常的貼切。尤省長,我現在是令氏集團的首席經濟顧問,當初令氏集團決定前來青山省投資的時候,就征詢過我的意見。不瞞您說,當時我投了反對票。”
“哦?為什麼?”
尤利民忙即問道。
“是這樣的,尤省長,請恕我直言,因為在此之前,我不是很能看得明白大陸現行的經濟政策。總體來說,還是以計劃經濟為主的。在涉及到國計民生的許多領域,指令性計劃隨處可見。令氏集團如果單純是在內地進行投資,倒也並不要緊。關鍵還要為修建洪南高速公路進行融資,這就必須要特別慎重了。因為這涉及到一個國家長久的經濟政策,一旦發生變化,很難全身而退。不過令董和令二少堅信在青山省投資能夠獲得巨大的回報,最終董事會還是通過了投資的決議。這一回,受令二少委托,讓我帶著十來位同仁前往雲湖進行市場的調研考察,我當時也覺得令二少有點小題大做……”
區區一個雲湖縣,用得著擺出這麼大的陣仗麼?
這樣的話,董全慶再直爽,也不至於脫口而出,不過那意思卻是明明白白的。
“但是,到了雲湖,和範縣長溝通過後,我的觀點馬上就發生了極大的轉變。這一趟我要是能早點來,或許受益更大……”
說到這裏,董全慶就朝範鴻宇豎起了大拇指,露出由衷的欽佩之情。
他是做學問的,不過作為令氏集團的首席經濟顧問,也並非全然不懂人情世故。但當著尤利民的麵,如此盛讚範鴻宇,依舊頗為出格。若不是範鴻宇真的給他造成了極大的震撼,他決不至於如此。
尤利民哈哈一笑,說道:“這麼說,範縣長也教了董教授不少的東西?”
眼裏閃過一抹又是驚訝又略帶點調侃的神色。
範鴻宇就是範鴻宇,不管什麼時候,都能讓人大出意表。邱明山如此,尤利民如此,現在連香港大學客座教授,亦複如此。
這年輕人,確實有些真本事。
“對對,尤省長說得很正確,我確確實實在範縣長那裏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不但是我,其他同仁也有類似的感覺。餘博士,你說呢?”
餘博士臉泛桃紅,推了推眼鏡,很認真地點頭,答道:“確實如此,範縣長的許多理念,就算放在香港乃至放在全世界,都是十分先進的。往往能令人眼前豁然開朗,展現出一片新天地。”
在另一個世界,範鴻宇不是經濟專家,但領先二十幾年的知識儲備,實在非同小可。一些在後世習以為常,毫不足怪的觀念,放在眼下,還是新潮得不得了。尤其董全慶餘博士等人又是真正的專家,往往隻要範鴻宇略一點撥,立時便能自我深入研究,和現有的知識融會貫通,更是覺得範鴻宇的點撥切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