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退親不光彩、也會叫人說些閑話,但總比和有缺陷的人結親好吧?
因此這一回馬氏和張耀做出這樣的決定來,尤氏倒能夠理解也覺得還算是穩妥,畢竟尤氏也不是真為出當年那口氣,才非要管巧娘這件事。尤氏隻不過是想維護張家的名聲,別讓人說張家無緣無故、隻因江家落敗就嫌貧愛富的毀了婚。
要張家真傳出那樣的名聲,那今後大房的幾個孩子和人說親時,難免會受到一些影響……
於是尤氏見這馬氏終於靠譜了一回,臉上總算是有了些表情,並衝馬氏點了點、開口說道:“那就先按你們商量出來的法子辦吧!先把巧娘留在我們家,在沒和她挑明身份的情形下,暗暗的觀察下她的品性如何。雖說退親悔婚名聲不好,但我們也不能委屈了二郎……”
趴在床上的妙兒聽了尤氏和馬氏的對話後,才後知後覺的意識到巧娘要找的夫家、竟然就是他們張家!且聽尤氏二人的口氣,張家和巧娘定親的人還是二房的張二郎……
一弄清楚這一點,妙兒忍不住再次同情起巧娘來———好不容易、千裏迢迢的尋到了夫家,卻攤上馬氏這樣的婆母。以馬氏那刻薄自私的性子,巧娘以後怕是很難有好日子過了。
且這樣有膽識的巧娘配給“偷米糊小子”張二郎,妙兒怎麼都覺得可惜了一些———要是巧娘能當她的嫂嫂,那她的兩個哥哥可就賺了!
不過妙兒想歸想,倒也沒生出做媒的心思來,因為她骨子裏還是希望兩個哥哥和唯一的弟弟以後能自由戀愛,娶自己真正喜歡的女子為妻。
而就在妙兒轉著小腦袋胡思亂想時,馬氏這廂見尤氏終於給了她好臉色看,馬上趁熱打鐵、十分熱情的和她說了一大堆話兒、倒了不少苦水!
馬氏說的話大體意思可以概括為———他們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一心為張二郎著想、是有苦衷的,並不是不想認巧娘這門親事等等。
並且馬氏還委婉的請求尤氏,求她暫時別把這件事告訴張老爺子,免得張老爺子礙著和故友的交情,二話不說就接納巧娘當張家的童養媳。當然,馬氏沒忘補上一句,說這也是張耀仔細考慮過後的決定。
於是尤氏最終看在張耀的麵子上、應下了這個請求,讓馬氏終於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暫時不再為巧娘一事煩惱了。
隨後馬氏馬上就不想再在巧娘一事上打轉了,隻見她突然話鋒一轉、改而關心起妙兒來了:“大嫂,我們妙兒今年也有五歲了,是時候替她挑戶好人家了!免得將來妙兒大了想挑時,年紀差不多、家世好的小子都被別人給挑了去!”
躺在床上裝睡的妙兒一聽馬氏這話,心裏頓時一“咯噔”,一顆心馬上緊張得懸得高高的———這馬氏還真是愛管閑事,她今年才五歲啊,才不要那麼早就和同樣還是個小屁孩的小子定親!
於是妙兒馬上如臨大敵,趕緊翻了個身假裝迷迷糊糊的被吵醒了。而尤氏一見妙兒被吵醒,馬上像往常那樣伸手把她抱在了懷裏。妙兒趕忙趁機偷偷的瞄了眼尤氏的臉色,見尤氏似乎並不排斥馬氏的提議,不但眉宇間有了淡淡的憂愁,眼底也多了幾分思慮。
難不成尤氏也覺得她差不多時候該和人說親了?
一想到這兒妙兒頓時急了起來,趴到尤氏懷裏後趕忙豎起小耳朵,集中精神偷聽馬氏接下來說的話,生怕一不小心錯過什麼和她終身大事有關的話……
而一旁的馬氏見尤氏似乎對自己的提議有所思慮,馬上咽了咽唾沫子、接著往下說道:“大嫂,容我說句不好聽的話兒———你這身子時好時不好,要是什麼時候再病了,又再床上躺個一、兩年,那幾個孩子的親事可就得再拖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