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幸好張大郎這個大哥,處處都會站出來護著妙兒幾兄妹,加上劉嬸和禾花這兩個張家唯一的下人、都是站在妙兒他們這一邊。因此妙兒和最小的張四郎,倒也沒吃什麼大苦頭,得以安安穩穩的在崔氏這個後娘的眼皮底下、慢慢的成長起來……
************
春去秋來、花開花落,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轉眼便過了四年。
四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但卻讓妙兒慢慢的脫去稚氣,變成一個十歲的小姑娘了!
話說這四年來,崔氏一心一意的想替張光添個小子、好讓她將來能有所依靠,可惜卻一直都未能如願以償,反倒是才剛剛進門一年多、就給張光添了個閨女。可新添的閨女卻讓張光有一段時日都不大高興———張光向來重男輕女,閨女更是覺得有妙兒一個就足夠了!反正他覺得閨女養大後也隻會是賠錢貨,嫁出門還得搭上不少嫁妝。
話說崔氏生的張五娘今年正好三歲,雖然張光不待見她、但崔氏對她卻是寶貝得不得了!且有了自個兒的親生閨女後,崔氏偏心的地方也漸漸多了起來,尤其是對妙兒越發不好、處處都故意壓在妙兒,似乎生怕妙兒這個姐姐要是能幹了、將來會壓張五娘一頭般。
因此張五娘才三歲,崔氏就說動張光、讓他吩咐張大郎教張五娘讀書識字。張大郎雖然心裏不樂意,但父親的命令他也不敢違抗,因此他隻能每天抽出一點時間來教張五娘讀書識字。
當然,妙兒一向對讀書頗有興趣,因此張大郎索性把教張五娘的功夫也用上了,讓妙兒跟著多學點有用的學識。這樣一來崔氏可就不樂意了,總是在張大郎教妙兒和張五娘讀書時,喚妙兒做這做那、讓妙兒無法好好的跟著張大郎讀書識字。
崔氏的這點小私心妙兒自是十分清楚———他是想讓張大郎隻教張五娘一人!不過妙兒對此卻十分不以為然,畢竟私底下張大郎和張三郎都會教她讀書識字,且都已經教了好幾年了,這可不是崔氏想阻止就能阻止的。
除此之外,一般的小娘子到了妙兒這個年紀,大部分人家都會開始教她們一些灶上活計———要是尤氏還在世,尤氏也會開始逐步教妙兒做飯、燒菜、辨認各種調味料了。
可惜尤氏已經不在了,眼下張家的當家夫人是崔氏。而崔氏一向都擔心妙兒比張五娘強、將來處處壓張五娘一頭,因此她以“怕妙兒學燒菜燙傷,她這個後娘被人說閑話”為借口,故意不教妙兒那些灶上活計、還經常派一些粗活給妙兒幹,大有把妙兒教養成什麼都不會的小娘子的意思。
張大郎見崔氏故意不教妙兒灶上活計、心裏十分著急,於是仔細琢磨過後便找上了崔氏,提出不讓妙兒學灶上活計也行,但必須開始逐步教妙兒如何管家,好讓妙兒將來嫁去徐家能當個好媳婦兒。
哪知這一點崔氏也早就想好了對策,隻見她笑眯眯的把張光給抬了出來:“大郎,教妙兒管家一事我早就和你爹商量過了,我們都覺得妙兒眼下年紀還太小了一些,恐怕還難於學會該如何管家、操持家裏裏裏外外的瑣事……”
“再說了,我們家是農家小戶、不比城裏那些大戶人家,說白了也沒幾樣物事好管的。我和你爹的意思是,等妙兒再長幾歲、臨出嫁了,我再稍微抓些要緊的教她,重點教會她懂得算賬和看懂賬冊上的賬目就差不多了。”
————————————————6.27第二更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