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兒聞言秀氣的眉頭微微皺在一起,暫且先把如何利用那套赤金頭麵一事擱下,先追問起尤氏留給他們的那幾畝田地的狀況:“大哥,你說娘留下的那幾畝田地,這些年來一直都種甘蔗,從沒換種過別的物事。”
“嗯,大舅父是這樣和我說的,我記得外祖母村子那一帶的人,家家戶戶都往田裏種甘蔗,且雖然大家夥兒年年都種,但十戶裏頭有七、八戶收成都不大好”張大郎說著頓了一下,才補了句:“咱家那幾畝田地本就算不上良田,收成和別人家相比就更不好了,幾乎沒能換回幾個錢來!”
妙兒聞言皺著眉頭陷入了沉思,腦海裏也開始苦苦回想當年上生物課時,生物老師曾經教過的一個名詞的具體意思……
妙兒記得在二十一世紀、有一個和種植農業產品有關的詞,叫做“輪作”。“輪作”的具體意思是指在同一塊田地上,有順序的在季節間或年間、輪換種植不同的作物,或把作物複種組合的一種種植方式。
妙兒很快就記起了更詳細的內容,記起輪作是“用地養地”相結合的一種生物學措施。采用輪作的方法種地可以改善土壤的結構,不同的作物根係下紮深度也不一樣,利於作物吸取不同深度的養分,不但抗重茬的效果十分明顯,還減少了土傳病害等的發生。
不同的作物秸稈還田、歸還到土壤中的養分也不一樣。輪作作物選擇合理的話、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有的輪作模式可以節水、增產、高效,對環境也有好處!
妙兒把當年為了衝刺六十分、而死記硬背的理論知識回想了一遍後,一邊感謝當年那個極其嚴格、喜歡卡人家分數的生物老師,一邊把那些理論進行了簡單的總結———簡單來說,“輪作”實際操作氣壘、其實就是字麵上的意思,就是讓農民輪著往田裏種不同的作物!
至於作用就是能產生很高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既環保又賺錢!這樣好的法子妙兒自是十分樂意采用的,畢竟眼下尤氏留給他們的幾畝田地、急需改革。隻是妙兒心裏有些奇怪,她記得當年生物老師說,中國早在西漢時期就實行休閑輪作了,怎麼泉州一帶卻沒人采用輪作這種方法?
如果有,尤家那片村子不可能年年種甘蔗、不換別的物事種啊!難不成閩地一帶雖因靠海而繁華,但在種田這一塊技術上還是比不上北方,還是屬於蠻夷之地、不懂得合理開荒和利用技術,所以才沒用輪作這個法子種田?
不過妙兒連門都沒出過,也不可能到北方去實地考察和借鑒,因此妙兒隻能憑著零碎的記憶、對張大郎說道:“大哥這麼一說,我們今年是該想想改種點別的什麼物事,總不能老是種賣不到什麼銀錢的物事啊!”
“我記得聽村裏的老秀才說過,說《齊民要術》那本書裏頭有不少教人種田的好法子,隻不過大多莊稼漢都目不識丁,所以不懂得從書裏挖出些法子來改變收成的數量!大哥,我記得三叔以前經常看《齊民要術》,我明天就去找他借來翻翻,指不定能翻出什麼好法子來、讓咱家那幾畝田的收成上去!”
妙兒第二天就到隔壁二房的屋子裏去,找到張耀把來意一說,張耀當下就十分爽快的把書借給了妙兒,並囑咐妙兒要是有哪些地方看不懂,大可來請教他。妙兒客客氣氣的道了謝,隨後便拿著書回了自個兒家、偷偷的躲在屋裏翻了起來。
妙兒是報著目的翻看《齊民要術》的,因此很快她就翻到了這麼一段話———“穀田必須歲易”、“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凡穀田,綠豆、小豆底為上,麻、黍、故麻次之,蕪菁、大豆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