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路途篇 第六章 安置(1 / 2)

“我記得當年徐伯母差一點就提出退親了!我們要是不找個機會到徐家多走動、走動,我們妙兒指不定就會被忘了!”

張三郎說到最後、張大郎的眉頭已經緊緊的皺在了一起,顯然覺得這件事很嚴重———妙兒的親事是尤氏當年費心定下來的,張大郎絕不能讓尤氏的遺願落空,更不能讓妙兒因和徐家分隔在不同的地方,就有可能被退親壞了名聲。

而妙兒見張大郎蹙眉沉思,馬上悄悄的衝張三郎豎起了大拇指,心裏也是倍感鬱悶和無奈———張大郎有時候還真是古板固執,雖然成熟穩重是個好品質,可這個品質一過頭、就讓張大郎遇事總是瞻前顧後,經常這個不許妙兒做、那個不許妙兒碰,讓妙兒覺得十分無語。

所以妙兒雖然很相信徐天光的人品,相信他不是那種會背信棄義的人,但卻還是故意把徐家往壞處說,好引起張大郎的重視、讓他同意汴京之行。

張大郎仔細的斟酌過後,最後終於妥協了:“你們兩個說的有理,我們是該多到徐家走動,既然如此就依妙兒所說的、我們兄妹幾個一起上京,反正妙兒以後也要嫁到京城去過日子,早點去熟悉下京城倒也沒什麼不好的。”

張大郎後麵說的話妙兒直接無視了,隻抓住重點興奮的歡呼道:“大哥同意了!我們馬上就可以離鄉上京,到大都城去開眼界了!”

張大郎見了十分無奈,待妙兒不再嘰嘰喳喳的和張三郎說個不停了,他才重點提了提和徐家有關的事:“以往都是爹和徐伯父有書信往來,眼下爹不在了,我們若是要去京城拜見徐伯父,得提前寫封信前去告知、以免讓徐家覺得唐突。”

“大哥說得有理,我這就去翻翻爹以前的那些信件,找出徐家在京城的住址!”

張三郎說完便鑽進張光生前住的屋子,很快就拿著一個信封回到堂屋,兄妹三人商量過後由張大郎執筆,以晚輩的身份給徐天光寫了封問安信,並委婉的把他們兄妹三人將要上京一事告知。

把信送出後,妙兒兄妹三人便開始收拾物事、安排家鄉的大小事宜,首先把魚塘和在尤家村置辦的那些田地,全權委托給尤大牛打理。尤大牛倒也讚成妙兒兄妹出去闖一闖,因此十分爽快的應下妙兒兄妹的委托,並保證會把那些產業打理得井井有條。

倒是盧氏十分舍不得妙兒,反複叮囑妙兒別太逞強了,要是京城不好立足、錢不好掙,就趕緊回家來、別在外頭委屈了自己……

妙兒一向都是個說做就做的人,因此她很快把該打點的物事都打點好,很快就帶了家來的鑰匙、和張大郎兄弟一起到隔壁張耀家辭別。

而此時的張老太爺不但年事已高,還因張光意外落水一事而倍受打擊、神智逐漸變得有些不清醒,現在成天都隻能躺在床上由馬氏服侍,讓馬氏心裏早就積攢了一肚子怨言!

因此馬氏一聽說妙兒三兄妹不但要離鄉上京,還要委托他們家幫忙看屋子,當下就不滿的大聲嚷嚷道:“你們幾個不能就這樣一走了之、把爛攤子丟給我們三房來收拾!”

妙兒兄妹聽了馬氏這話頗感不解並麵麵相窺,張大郎更是客氣的詢問道:“三嬸娘,我們哪有丟什麼爛攤子給你們?我們不過是想請你們幫著照看下屋子,以免那些賊盜有恃無恐的摸進屋鬧騰……”

沒想到馬氏卻氣哼哼的說道:“怎麼就沒丟爛攤子給我們了?你們的祖父難道不是個大麻煩嗎?當初說好了老爺子最後要由你們大房來贍養的,你們幾個不能丟下你們的祖父不管、拍拍屁股離鄉上京!你們爹難道沒把這件事告訴你們嗎?當年……”

原來當年張光四兄弟早早的就已經協商過了,協商好將來由讀書的張光贍養張老爺子,以彌補其他三兄弟早早輟學、為家業奔波忙碌這一點。畢竟張家三兄弟隻有張光一人以讀書為名,多年來白吃白喝、從沒為家裏的生計奔波忙碌過。

這張老爺子還健壯、還有自己的主見的時候,他想跟哪個兒子過自然是由他說的算,張光等人自是不敢反對。因此當初張老爺子跟了三房、馬氏才會不敢有半句怨言。

但眼下張老爺子已是半截身子埋進黃土裏的人了,成天隻會躺在床上發傻、發呆,神智也是逐漸有些不清醒,這才讓馬氏有膽子把張老爺子推給大房一家,不打算再盡媳婦兒的本分服侍他,還總是覺得白白替大房贍養張老爺子十分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