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一幕讓張大郎三人驚得目瞪口呆,這個驚喜更是讓他們一掃先前的沮喪、高興得語無倫次,巧娘更是激動得拉著妙兒連連追問道:“這是怎麼回事?妙兒你身上的首飾不都被那些山匪給搶光了嗎?這隻簪子怎麼會是空心的,裏頭還藏了這麼一張救命的銀票!這些都是你事先偷偷準備好的嗎?”
“這支木簪子不過是木頭做的、值不了幾個錢,那些山匪當時瞧不上眼、所以沒有搶去,”妙兒說著頓了頓,才笑著補了句:“我當時把銀票藏在這木簪子裏,也是為了以防萬一、為我們大家多做個準備,沒想到竟真的派上用場了!”
妙兒說著從包袱了拿出一朵不值錢、同樣沒被山匪瞧上眼的絹花,仔細的把絹花拆開後,從裏頭拿出了一塊銅錢大小的玉佩,見玉佩完好無損才鬆了一口氣,道:“幸好這塊玉佩也逃過一劫、沒落入那些山匪的手中!否則徐家給我們家的定親信物就會從我手上丟失,那我就對不起我們死去的娘親了。”
徐家那門親事是尤氏臨死前、費盡力氣替妙兒張羅的,因此妙兒即便心裏不是很樂意,她也打算將來光明正大的把信物退回去,雙方客客氣氣的把婚約解除,而不是就這樣不清不白的把信物給弄丟了、然後讓徐家找到借口退親。
張大郎等人自是不知道妙兒心中的想法,張大郎更是一見玉佩完好無損、就語帶欣慰的說道:“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娘親在世時心心念念的想讓妙兒能有個好歸宿,如今娘親已經不在了,我這個做大哥的就一定要把這門親事保住,無論如何都要讓妙兒嫁個好人家……”
張大郎說著把妙兒拿出來的那塊玉佩拿在手中,一邊小心翼翼的塞進前襟裏、一邊說道:“妙兒,這定親的信物今後就由大哥來替你保管,這件信物關乎著你一輩子的幸福,是萬萬不可弄丟的!”
妙兒不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隨即又從另外一朵不起眼的絹花裏挑出了一塊玉佩,見那塊玉佩同樣是完好無損、臉上不知不覺的多了一絲笑容,更是馬上從包袱裏尋了根紅線出來,把玉佩綁緊後直接掛在了脖子上。
一旁的巧娘盯著那玉佩瞧了半天,突然驚呼道:“妙兒,這不會是當年你從徐四郎手裏偷來的那塊傳家之寶吧?!”
“去去去!什麼叫‘你從徐四郎手裏偷來的傳家之寶’?!!這明明是他自個兒掉在我們家的床上,我不小心揀來的!再說了,當年徐四郎也親口說過要把這塊玉佩送給我,那怎麼能算是我偷的呢?!壞丫頭,你再故意拿話擠兌笑話我,我可就真的對你不客氣了哦!”
巧娘聞言卻是笑嘻嘻的躲到張三郎身後,十分八卦的把那塊玉佩的來曆給爆了出來:“大少爺和三少爺肯定不知道妙兒手裏那塊玉佩,也是那徐四郎的吧?說起來這塊玉佩不但是信物、還是妙兒和徐四郎之間的定情信物呢!妙兒曾經和我說過,說當年……”
原來這塊玉佩就是當年妙兒抓周時抓到的、徐四郎掛在身上的玉佩,也就是丁氏口中那塊傳說要送給徐四郎將來娘子的玉佩。當年那塊玉佩來來回回的在妙兒和徐四郎手上轉了幾圈,最後尤氏雖然把玉佩給還回去了,可妙兒卻意外在自家床上又發現了這塊玉佩。
當時妙兒和徐四郎之間有著“深仇大恨”,因此妙兒才會偷偷的決定扣押那塊玉佩當做精神損失費,於是奶娃張妙兒當年悄悄的把玉佩藏到了一個隱蔽的角落。於是慢慢的、時間一長,妙兒自個兒也把玉佩這件事給遺忘了,要不是離鄉上京前妙兒把屬於她的物事都清了一回,這塊玉佩隻會一直被遺忘在那個角落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