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一養珠法,以今所作假珠,擇光熒圓潤者,取稍大蚌蛤,以清水浸之,飼其開口,急以珠投之,瀕換江湖之水,夜置月中,蚌蛤來玩月華,此經兩秋即成珠矣。”
反複的閱讀過那段文字後,妙兒馬上抓住了重點、指著書頁上“瀕換江湖之水”這幾個字說道:“會不會是水的問題?會不會我們池塘裏引進來養魚的水不適合養蚌?”
徐東臨聞言馬上湊過來仔細的看妙兒指出來的那段文字,琢磨了一番後點頭讚同道:“你說的很有可能,這山林之水畢竟和江湖之水有些不同,問題很可能真的出在這裏……”
妙兒見徐東臨也讚同她的看法,當下便信心大增、道:“也就是說,我這個養珠的方法真的沒有問題!沒看到這本書之前,我還一直擔心是我養珠的方法有問題,如果我的方法真的行不通,那就真的隻能功虧一簣、徹徹底底的放棄養珠了!”
妙兒說完這話就開始琢磨水質這個問題,心想珍珠一般都出自江河湖海,且海裏撈起來的珍珠、也比江湖裏撈起來的珍珠要好上許多———這是不是表示必須是流動的、來自江河湖海的水才能養蚌,也隻有這樣的水才能讓蚌結出品質好的珍珠來?
妙兒仔細斟酌過後便開口和徐東臨商量道:“四郎,引海水入田養蚌有些太難,不如我們想法子試著引一引江河裏的水?興許這水一換,這蚌裏就能結出珍珠來!”
徐東臨也很讚同妙兒這個提議,並且馬上出言鼓勵妙兒再試一試:“我覺得這個法子可行,我們可以重新再養一次珠、且這一次換從江河引水入塘!四娘,你要是手頭的銀子不夠再養一次珠,我可以想法子先從家裏支取一些支持你。”
“不用了,我手頭的現銀應該還夠用,”妙兒一臉感激的靠在徐東臨身邊,有些沒底氣的問道:“你真的讚成我再試一次?你就不怕我這次再虧本?”
“虧本也不要緊,我知道你這性子一定是要徹徹底底的撞到南牆才會死心,我不讓你再試試你也會想法子去試對不對?”徐東臨見妙兒心思一被點破就紅了臉蛋、便知道自己猜的沒錯,於是隻能一臉無奈的伸手捏了捏妙兒的鼻子,道:“我就知道你一直沒死心,果然讓我猜中了!”
妙兒有些不好意思的把臉貼在徐東臨的臂彎裏,小聲的說道:“我也不是固執或是不服輸、賭氣的想要再養一次珠,我隻是覺得我琢磨出來的養珠法子不會沒效果,所以才會一心想要證明這個法子……”
妙兒眼下這像隻小貓咪的模樣讓徐東臨頓時心生憐惜,隻見他一邊伸手摸了摸妙兒的頭,一邊語氣認真的表明自己的看法:“別灰心,我也相信你那個方法能行,這次我們好好幹、一定能把珍珠養出來!”
於是妙兒和徐東臨馬上就一起忙了起來,先是去京郊那十來畝池塘查看了下,查看完後發現那十來畝池塘的位置靠山,附近都沒有江河之水可以引進。於是妙兒最終隻能重新再買了幾畝靠近蔡河的田地,挖成池塘後引了蔡河裏的水進去。
這再置辦田地本是不在妙兒的預算之內的,因此重新買了田地後、妙兒手頭的現銀就有些不夠了。不過就在妙兒為銀錢不夠發愁時,徐東臨就正好想法子從徐天光那裏支取了一筆銀錢,並把這筆銀錢交給妙兒、支持妙兒繼續做下去。
徐東臨的舉動妙兒自是十分感動,於是為了不辜負徐東臨的信任,這一次妙兒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的,甚至除了重新買田挖塘引江河之水養蚌外,妙兒還想法子把一部分野生蚌弄到溪河裏,在一些水流不急的地方設下籬笆和網子,把野生蚌放到被攔住的固定區域裏放養,徹徹底底的采用最原始、最自然的流動活水養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