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希臘鼓掌(2 / 2)

“我們都是好朋友。”可可說。

諾讓、伊莉莎白、米琪和羅伯特四個人在可可的帶動下,一起微笑著走向前方的展覽館。

“同學們,因為這一區域展覽的大多是一些雕像,而且希臘和羅馬雕像的風格也極為相似。再加上相同的神話起源,很多人往往很難區分開他們到底是哪一個國家的文物。所以,大家在參觀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閱讀該文物下麵的解釋說明。而我要說明的事情,卻是另一件看似和展覽毫不相關的事情。”漢默為了避免再一次引起史密斯小姐的誤解,這一次他絕對不對這些文物進行講解了。並且,因為古希臘和羅馬的神話故事十分龐雜。如是之前沒有對其進行過一定研究的話,很難分清楚眾神之間的恩怨情仇。與其通過一片混亂的講解讓這群孩子們陷進更大的迷糊之中,不如幹脆把好與壞的評斷權直接交給看展覽的每一個人。因為,公道自在人心。

“在2001年的時候,博物館內一座有2400多年曆史的古希臘大理石浮雕被人惡意破壞,並盜走了雕像中的一隻手。這一古文物是當年英國從希臘掠奪而來的,如今國寶被毀,希臘政府非常憤怒,誓言要向英方追究責任。”漢默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語氣非常沉重,“這是我們博物館人員的失職,所以理應接受各方的指責和批評。”

“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史密斯小姐也皺起眉頭說。

漢默此時卻話鋒一轉,繼續說:“不過,我要說的重點是,我們應該為希臘鼓掌。希臘人有著很強的文物保護意識,雅典衛城的巴特農神殿石雕是西方藝術史上最珍貴文物之一,其中一些精華部分現在就存放在大英博物館。當你去參觀巴特農神廟時,會看到許多希臘年輕人在當義務宣傳員,向遊人講述在英國收藏的那些希臘國寶的來龍去脈。他們還向遊人散發印刷精致的傳單,上麵開列了至今仍收藏在大英博物館裏的希臘國寶清單,以及希臘曆年來為追回國寶所作的努力。我相信,希臘會一代人接一代人地努力,使被掠奪的或流失的國寶回到‘真正應該保存的地方’。同學們,我最後的意思是要告訴大家,不論是你哪一個國家的人,都要有保護自己文化遺產的責任和意識。我們在為希臘人鼓掌的同時,更應該注意到自己本身的行為。”

“我們本身有什麼錯呢?”諾讓不解地問。

漢默直接拿出了令諾讓不得不承認的證據。“剛才你拍照的時候是不是使用閃光燈了?”

“是的,這裏光線太暗了。如是不用閃光燈的話,根本拍不清楚的。”諾讓還在自言自語地說著自己的借口。

漢默微微搖了搖頭,說:“也許你們不知道,在這裏,些微光線和溫度的變化都會對這些文物造成不可修複的影響。所以,諾讓,你剛才的做法完全是錯誤的。”

麵對無可爭議的指責,諾讓羞愧地低下了頭。

“大家先參觀吧,一會兒在結束的時候,我想我應該給大家講一些博物館守則。”漢默說道。很顯然,他為自己沒有在一開始就把這些守則講明白而感到略微有些失職。“記住,不要閃光燈。”最後一句話,他刻意強調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