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巔峰(1 / 2)

我笑而不語,撫摸了一下宣德爐表麵,繼續道:“你們再看,這爐子表麵鮮亮,但質地不夠緊密,所以撫摸起來,略微感覺有一些粗糙。真正的宣德爐,被精煉了十二遍,材質細膩到極點,而起,風磨銅材質柔軟,質地緊密,撫摸起來如同嬰兒的肌膚。”

“這個根本沒有那種感覺,你們來摸一下。”劉大掌櫃等人紛紛摸了一把,感覺還行,挺細膩的,但是沒有我說的那種嬰兒肌膚的細膩。

“老朽說過,任何的藝術,都有一定的瑕疵。”

“這是宣宗親自督造的,存世隻有三千件,參與鑄造的都是當時的頂級工匠,那樣的情況下,還能允許有兩處瑕疵?”劉大掌櫃啞口無言。

沉默了片刻,他正色道:“老朽承認你說的有點道理,但是,隻憑這兩點,你也不能否定這爐子。”

“剛接觸的時候,我也是這種感覺,但還有一點,老先生恐怕疏忽了,這件東西最大的漏洞,就在耳朵上。”

劉大掌櫃不屑:“據宣德爐誌記載,宣德爐的耳朵,最多的是獸耳,其次便是橋耳,你不會連這點常識都沒有吧。”

我笑了:“你的話是不錯,但這個橋,是有問題的。”

劉大掌櫃:“老朽眼拙,沒看出問題。”

“您看這橋的造型,像什麼橋?”眾人紛紛搖頭。

丁勝利說道:“我看像永安橋,以前我去沈陽從永安橋上路過的時候,總覺得這個爐子耳朵,就是仿照永安橋做的。”這件東西是丁勝利的,他最有發言權。

“不錯不錯!”眾人紛紛點頭,丁勝利這麼一說,這耳朵的造型,的確是永安橋。

他們都是走南闖北的人,自然知道永安橋。

永安橋是三孔的拱橋,這種橋非常的少見。

一個老者不服道:“就算是永安橋,那又怎樣?”

我微微搖頭:“我問你們,可有人知道,永安橋是什麼時候建造的?誰建造的。”

劉大掌櫃等人聞言,一個冷汗下來了。

誰不知道,當初皇太極從京城回沈陽省親,路過蒲河的時候,發現河麵上的橋年久失修,於是命人造了永安橋。

寓意大清永久安泰。

因為這是皇太極親自造的橋,是禦橋,所以在清朝是人盡皆知的。

我譏笑道:“永安橋是清朝的,清朝的橋的造型,跑到明朝的宣德爐的耳朵上,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劉大掌櫃臉色一會青一會白,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其實,當我說聲音不對,爐壁太厚的時候,他心理已經產生了懷疑。

再加上這個永安橋的耳朵,這肯定是一件清朝的仿品。

因為隻有清朝的人,才會把代表清朝建築標識給弄上去。

民國的人是絕對不會的,民國時期的人,對清朝有很重敵視。

不可能弄個永安橋上去。

三點瑕疵,足以判定贗品。

劉大掌櫃不說話,一個老者說話了。

“年輕人,別拿著個蒙事兒,大家誰不知道,明清兩代的橋,都是仿宋的,包括宣德爐的藝術特點,也是仿宋的。我認為必定是宋朝有和永安橋一樣造型的橋梁,這件宣德爐,其實是仿宋的耳朵,並非你說的永安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