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提到“壓力”這個詞就會覺得很反感,他們覺得壓力是生活中的障礙,美好的生活中不應該有壓力,應該是沒有壓力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在心理學家眼裏,生活中存在壓力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適當的壓力有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科學家研究發現,生活在適當壓力下的人們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努力,以及自己的努力所帶來的成就;有壓力的生活更容易讓人思索自己人生的價值,並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有壓力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
曾經有一個孩子,在他很小的時候他就失去的母親,他的父親是一個伐木工人,用微薄的收入維持著家庭的生計。貧寒的家境使那個孩子上不起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他的老師就是那本繼母送給他的《聖經》。那個孩子成年以後,他的生活中也充滿了不幸、挫折和壓力。他愛的姑娘早早地就去世了;他去經商,結果卻一敗塗地,欠下了一大筆債;他想從政,結果他第一次競選就以慘敗告終,接下來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也總是失敗。命運給他的人生帶來了一連串的苦難和壓力,但是在這些苦難和壓力麵前他並沒有退縮,而且,他還從這充滿困難和壓力的生活中學到了很多:小時候的不幸經曆讓他擁有了仁愛之心;從商從政的失敗教訓讓他學會了勇敢麵對挫折;生活中的各種麻煩和壓力讓他的胸懷變得博大、思想變得開闊……正是這些在苦難和壓力中磨煉出來的優秀品質,讓他在飽經風霜之後終於摘得了成功的果實:最終他成了美國曆史上一位偉大的總統,他就是林肯。
有壓力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壓力可以將一個人的誌氣消磨殆盡,也能夠鍛煉出一個人更加優秀的品質,這完全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壓力。
曾經有一位大學生,每當學校放假的時候他都要去父親的工廠去上班,因為他要在那裏打工,用掙來的工資償還父母為他上學墊付的費用。在工廠裏,他和其他工人一樣,按時打卡上下班,每月按照出勤的次數和工件的數量結算工資,如果遲到的話,當月的獎金就要被扣掉一半。
他常常感覺自己生活的壓力太大了,有時候他真想好好休息一下,不再想那些討厭的學費、夥食費。但是現實讓他不得不堅持下去,因為他那“鐵麵無私”的父親從來都不會跟他講情麵,如果不能按時還債的話,他會毫不留情地按照當初的約定向他收取滯納金。
過了幾年,他終於大學畢業了,他欠父親的債也還完了。他想,也許父親應該讓我接管他的公司了,我應該可以喘口氣了,這幾年巨大的生活壓力壓得我幾乎喘不過氣來。可是他的想法還是太樂觀了。父親並沒有讓他接管公司,而且對他更加苛刻了。父親要求他自己到社會上去找工作,維持自己的生活,他將不再借給他錢。他不明白父親為什麼這樣對自己,作為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的父親,經常會給福利院捐款,可以為什麼對自己的兒子卻這麼吝嗇呢!無奈之下,他隻好自謀出路。迫於生活的壓力,他甚至去給別人打工掙錢,因為如果他不工作,他就沒有錢為自己買明天早上的麵包,為自己交房租、交水電費。在別人的工廠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後,他利用自己積攢下來的一些錢開了一家小店,小店的生意漸漸地好了起來,他又用賺來的錢開了一家公司,小公司慢慢地變成了大公司。正當他覺得自己終於擺脫了生活的壓力,可以真正的放鬆一下,好好喘息一下的時候,他的公司卻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了。一夜之間他變成了一個一貧如洗的人。他失望透了,甚至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但是當他冷靜下來以後,他好好總結了自己失敗的教訓,決定咬緊牙關挺起胸膛重新再來。這個時候,他的父親卻來找他了。原來父親決定讓他來接管自己的公司。對於父親的決定他感到十分不解。他說:我現在是一個一敗塗地的人,你為什麼還要我接管你的公司呢?父親語重心長地說:“孩子,雖然你現在和幾年前一樣一分錢都沒有,但是你有了一段寶貴的經曆,你學會了正視生活中的壓力,並且學會了在壓力中生存。我相信,現在的你一定能把我的公司經營得很好,放開手去幹吧,我相信你!”
最終,那位年輕人果然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將父親那家規模不大的公司發展成了世界上為人矚目的大公司。他就是伯克希爾公司的總裁,有著“世界股神”稱號的沃倫·巴菲特。
有壓力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壓力可以磨煉人們的意誌、激發人的潛能,經曆了壓力的人生,我們才會更懂得熱愛和珍惜自己的生活和事業,也更懂得如何戰勝壓力,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人生悟語
生長在肥沃的土地上的鮮花固然令人喜愛,但是紮根於岩縫中的青鬆更加值得敬佩,因為它們能夠在壓力下挺然而立,能夠在壓力下保持樂觀與堅強。有壓力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因為在壓力中我們往往能夠看到未來的希望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