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杞地有一個人的膽子非常小,經常擔心會發生一些壞事情。有一天,他吃過晚飯以後,坐在門前乘涼,看著星光閃閃的天空,那個人自言自語地說:“如果有一天天塌下來了,那可怎麼辦啊?我們根本就沒有地方可逃,都得被活活地壓死啊!”從那以後,這個人每天都為這個問題憂愁、煩惱,而且他越來越害怕,終日神情恍惚。很多人都過來勸他,說他是自尋煩惱,告訴天是不會塌下來的。可是無論別人怎麼勸說,他都不相信,依然為天可能會塌下來這個問題擔心害怕。
這就是我國古代“杞人憂天”的故事,它主要是告誡人們不要為一些還沒有發生或者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擔憂。這個故事聽起來非常荒唐可笑,但是,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著不少像杞人那樣的人,他們一天到晚擔心這個擔心那個,這些擔心讓他們精神緊張、壓力重重,但是,很多他們擔心的事情是根本都不可能發生的。
在撒哈拉大沙漠中,有一種叫做沙鼠的動物。每當沙漠中的旱季到來之前,沙鼠們都要囤積大量的草根,以保證它們在旱季中有足夠的食物。因此,在旱季到來之前,沙鼠們會忙得不可開交,它們進進出出,一趟趟地往自己的洞裏銜草根,十分辛苦。但是當它們儲存的草根足以讓它們度過整個旱季以後,它們仍然會拚命地工作,把草根一根根咬斷,然後運進它們洞穴中的“儲藏室”裏。這樣它們才會感到踏實,否則,它們會一直焦躁不安。
但是,科學家研究發現,沙鼠根本不用這樣勞累和擔憂,即使它們不儲存任何食物,在旱季,沙漠中也能找到供它們食用的東西。科學家發現,沙鼠們的這些行為是出自一種本能的擔心。實際上,它們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毫無意義的。
不要為了將來的、很可能不會發生的事情而擔驚受怕,擔心隻會擾亂我們的思維,讓我們不能夠專心致誌地麵對今天的事情,讓我們不敢正視現實。隻有集中精力,拋掉那些無謂的擔心和憂慮,我們才能竭盡全力地去經營今天的生活,才有可能讓自己明天的生活變得更好。
曾經有一個鐵匠,他家裏非常貧困,因此,他常常擔心很多事情:如果有一天病倒了,不能工作了,一家老小都要跟著他挨餓了;如果將來我老了,沒有力氣打鐵了,到時候靠什麼來維持生活呢;如果有一天這個世界上的鐵礦都被開采完了,我不就徹底失業了嗎……他每天都為這些自己假想中的事情擔憂,這些憂慮像一個個沉重的包袱一樣,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好,幹活兒也沒了精神,身體越來越差。
有一天,鐵匠到街上去買東西,突然昏倒在了路邊,正好有一個醫生路過,醫生將他扶了起來,並且問他為什麼會昏倒。聽了鐵匠敘述了自己擔心的事情之後,那位醫生表示很同情他的遭遇,因此,他送給鐵匠一條金項鏈,並且對鐵匠說:“這應該是你最貴重的資本了,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千萬不要賣掉它。”鐵匠十分感謝醫生對自己的幫助,他高高興興地拿著那條金項鏈回家了。從那以後,鐵匠再也不擔心自己會生病或者變老了,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他總會想自己有那條金項鏈呢,如果實在沒錢了,把它賣掉,換來的錢也應該能夠維持一家人以後的生活了。
沒有了擔心憂慮的事情,鐵匠吃飯也香了,睡覺也踏實了,白天幹活兒也有力氣了,他的身體又漸漸地恢複了健康。後來,鐵匠的孩子們都長大成人了,鐵匠也老了,憑著自己多年來辛勤的工作,鐵匠已經有了不少積蓄。有一天,他忽然想起那條金項鏈來,於是他把它拿到一家首飾店裏,請老板估一下這條項鏈的價格。結果,那位老板對他說,這條項鏈根本不是金的,隻是黃銅的,值不了幾個錢。聽了首飾店老板的話,鐵匠恍然大悟,原來,那位醫生給他的不是一條項鏈,而是一個醫治他心病的方法!
不要杞人憂天、預支明天的煩惱,隻要我們把今天的事情做好,我們就能盡可能多的減少明天的煩惱。放下心裏的包袱,輕鬆地麵對生活,不要讓那些也許並不會發生的事情影響了我們的心情,降低了我們今天的生活質量。
人生悟語
杞人憂天會讓我們產生畏懼的心理,讓我們畏縮不前、不敢做出行動。與其把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擔心將來很可能根本不會發生的事情上,不如從現在開始積極行動起來,改變自己的生活,把當下的生活經營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