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剖析
一、概述
力與運動所含知識內容較多,包括質點的運動(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圓周運動和振動)、力、物體的平衡和牛頓運動定律。其中牛頓運動定律及其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是較高層次的B類要求,其它大部分為B類要求(1997年把C類要求改為B類)。
高考試題中直接圍繞力與運動命題要有5題左右,綜合在電場、磁場、電磁感應以及熱學中的間接命題又會有5題左右。可見這部分知識既是重點又是基礎。
二、高考試題剖析
[題1]兩輛完全相同的汽車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後勻速行駛,速度均為v0。若前車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車,在它停住時,後車以前車刹車時的加速度開始刹車。已知前車在刹車過程中所行的距離為s,若要保證兩輛車在上述情況中不相撞,則兩車在勻速行駛時保持的距離至少應為()
(A)s(B)2s(C)3s(D)4s
[答案]B
[考查目標]熟練掌握勻速及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的應用;把握兩物體運動聞的時間關係及位移關係。
[解答說明]1992年高考《考試說明》把勻變速直線運動(包括公式和v一t圖)由B類要求升為C類要求,當年就在當年高考中出了這道題。另外,試題中表述兩個質點的“追及”類的問題,是考查質點運動的較高能力要求,也是試題的熱點和重點。
本題的要點有兩個:兩車開始作勻減速運動的時刻不同,但又有聯係(即前車停住時,後車開始減速);兩車作勻減速運動的初速度都是v0,加速度相同,到停下(末速度都是零)所用的時間相同,通過的距離也相同(都是s)。因此,隻要後車也在前車開始刹車的位置開始刹車,兩車就可以不相撞。這樣所求的、兩車勻速運動時的距離&,即是前車刹車的時間內,後車勻速行駛的距離。即sx=v0t。式中t可由公式s=(v0+0)/2求出。最後得sx=2s。
[題2]一物體作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大小為4米/秒,l秒鍾後速度的大小變為l0米/秒。在這l秒鍾內該物體的()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於4米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予l0米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於4米/秒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於l0米/秒2
[答案]A、D
[考查目標]靈活運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