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然大明,這一夜奔走脫逃,張梁早累得筋疲力盡,卻又看到這一旅漢軍攔截於前,本不敢交鋒,偏敵軍攔在必經之途,若不衝開陣腳,後麵追兵一至,則全軍危殆。
張梁隻得強打精神,喝令精騎當先衝出,一眾步卒尾隨於後,看對麵漢軍不過千餘之數,自己隻求撞開空隙,奪路而逃,料想不難。
那紅幘銀甲將軍滿不在乎的一笑,橫刀一指,身後四員健將立刻率步軍突於陣前,各結陣勢,支起長矛鐵槍,黃巾騎兵快馬馳來,甫一近身,便被那些漢軍極其輕易的搠翻在地,眼見眾漢軍身手矯健,布陣嫻熟,顯然亦是一支百戰勁旅。
張梁額頭冷汗直冒:“這是哪裏來的漢軍?看戰力不在那劉俊義所部之下。”待看到衝前的騎軍統領李曼被那紅幘銀甲的將軍一合斬於馬下時,更是大驚,仔細思索這旗號為烏程侯的孫姓將軍是誰。
這紅幘大將一見黃巾騎軍攻勢稍挫,立刻拍馬舞刀領著眾軍反衝過來,張梁雖然兵敗,但殘餘人馬尚有數千之眾,紅幘將軍所部不過千人,可他卻似毫不在意,根本沒把數倍於己的黃巾軍放在眼裏。
張梁猛地想起一人,心中驚駭:“莫非是江東孫堅?”
果然,那紅幘將軍飛馬衝來,口中大呼:“蛾賊!可識吳郡孫文台乎?”舞起兵刃來,刀光爍爍,如銀風帶雪,身後四員健將精猛彪悍,更是勇不可當。
張梁一聽果然是孫堅,更無鬥誌。這孫堅勇烈過人,少年時便已武名遠振,熹平元年,會稽許昌自稱陽明皇帝,在句章起兵,聚甲十萬,聲勢何其浩大?可孫堅僅糾集本部少年千餘人便撼其陣腳大破之,終助漢室大軍剿滅許昌,自此人稱江東猛虎,而那些孫堅本部少年中也有四位好漢,分別是土垠程普、零陵黃蓋、令支韓當、富春祖茂,皆是勇冠三軍、武藝卓絕的豪傑,是為四大健將。
孫堅任盱眙縣丞時百姓多親近順服,太平道無法在吳會一帶發展,隻得動用天戮刺客暗殺之,孫堅好生厲害,與麾下四大健將接連擊敗天戮刺客,令太平道不敢妄動,這些情事,張梁早已耳聞。
黃巾亂起,孫堅原在青徐一帶與當地黃巾惡戰,潁川波才危及洛陽,車騎將軍皇甫嵩與中郎將朱?奉旨前往剿之,此番正是孫堅領淮泗募集的精兵千人,北上往援洛陽的。
孫堅人馬恰至此處,遠遠見塵土蔽天,正是戰場廝殺之相,再看到張梁黃巾旗號,孫堅豈能放過?立刻排開陣勢,迎上剿殺。
數千黃巾殘兵禁不住這一千虎狼之師的反衝,陣勢盡亂,左右死命護住張梁,殺開條血路,潰逃而去。
馬蹄聲響,數百玄甲鐵騎飛馳而來,正是典韋所領重騎營一路追趕。此次清河大捷,劉俊義燒糧,張峰源伏於狂風穀,趙雲領輕騎彙河決水,許褚典韋則是跟隨盧植夜襲敵寨。典韋要取張梁首級,仗著鐵騎軍腳力雄健,狂追數十裏,總算看到張梁旗號,待到近前,卻見另一支漢軍正與黃巾混戰一處。
鐵騎軍也沒多想,戰馬到時便隨手將黃巾殘兵砍倒,割下首級懸於馬頸。
孫堅看來方旗號,知道也是漢軍,但這夥騎軍甲胄奇異,偏又蠻不講理,分明是自己擊潰的黃巾部,他們卻上前來撿這個便宜,孫堅本不知張梁之敗正是這些漢軍所為,隻道是來搶功的,心裏便極為不悅。
戰陣中的黃巾兵已經越來越少,往往一名孫堅部下剛殺退一人,張飛的鐵騎兵便追上去一刀結果性命,然後割取首級,騎兵速度快,孫堅部下多為步卒,哪裏搶得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