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譙國曹操(1 / 2)

這隊漢軍人數不多,卻精悍善戰,為首幾員將領也驍勇異常,當者披靡。

劉俊義遠遠望見,心中大奇:“這是何處兵馬?”心念未已,懷中鬥將譜便是一陣震動,劉俊義不知是否鬥將譜又出那什麼神譜度厄仙法還是又出現了什麼新的鬥將,偏現在廝殺正緊,哪有暇餘騰出手來翻看?便對那幾員驍勇戰將留上了意。

那當先一人身形短小,全身甲胄披掛,看不清形貌,使一柄長劍,肆意揮砍,頗有章法;而身後兩名將佐皆使大刀,更是虎虎生風,勇不可當,看形貌卻甚是年輕,劉俊義實在想不起有什麼三國名將與這三人相符的。

既有援軍殺入,劉俊義便不能讓兩相相隔,奮力苦戰,催動坐騎,直向那隊兵馬靠攏,此時典韋重騎正在前方開道,張峰源趙雲護住中軍,且戰且退,隻有許褚與劉俊義並肩而行,兩人一人一刀,使得性發,更見威力。

“好刀法!”兩下相距已近,左首那使大刀的將佐看到許褚舞刀迎上,眼神一亮,脫口讚道。

劉俊義挑開一黃巾步卒,口中問道:“何處兵馬,前來相救?”

那當先身形短小的將領應道:“右中郎將朱公偉麾下先鋒,騎都尉曹操特來相援!諸位放心,朱中郎大軍隨後即至!”

“曹操?!”劉俊義幾乎懷疑自己聽錯了,又問了一句:“曹孟德?”

那將一怔,抬頭看了一眼劉俊義,滿臉詫異之色:“某便是譙國曹操,足下焉知我名?”

劉俊義瞬時間頭腦一片空白,這就是曹操?我遇到曹操了?

要說三國裏的君主,劉俊義最景仰的就是曹操,劉俊義一直認為三國第一人非曹操莫屬,此人雄才絕世,一代豪傑,文韜武略,震古爍今。自黃巾起事以來,劉俊義心裏一直期盼著能見見這位心中的偶像,可惜此次潁川會師,卻未能見其人,沒想到竟在此時相見。

劉俊義癡愣愣地仔細看那曹操,確實如史書所載,身材短小,雖在馬上,但以劉俊義目測,他的身高最多也不過一米六幾,頭盔遮住了額頭,雙目卻炯炯有神,滿麵烽火硝煙之色,看不清容貌,隻能看到頜下一叢短須,料想是年歲尚輕,長髯尚未長成之故。

曹操見劉俊義如此神色看他,甚是奇怪,戰場之上,豈容遲疑?就在劉俊義愣神的當口,一個黃巾軍卒挺著長矛,惡狠狠地刺將過來。

曹操大呼:“小將軍當心!”欲待揮劍來救,畢竟二人相距不近,一時不及。

劉俊義隻覺得寒風襲來,猛然一省,回過神來,急忙回刀一架,擋住那兵卒長矛,長刀向前一送,那兵卒口噴鮮血,登時斃命。

曹操對劉俊義會意的一笑:“刀法不俗!”無暇多敘,便繼續廝殺起來。

劉俊義見曹操劍法倒也不俗,心中暗讚:“瞧不出,書裏曹操可不以武藝見長,沒想到竟也如此厲害,但要說能上鬥將譜,恐怕尚有不及,鬥將譜之震,多半是因為曹操身邊的將軍了,是夏侯兄弟嗎?”本想仔細觀察那兩員將佐,但敵軍仍在鼓勇殺來,情勢凶險,便不敢再有大意,收斂心神,專心殺敵。

戰場上吆喊慘呼之聲此起彼伏,金鐵交擊之響不絕於耳,這裏剛有一個漢兵砍倒一個黃巾軍卒,那裏便有一個漢兵被數刃穿身,雙方傷亡均極慘重。

虓虎營和鐵騎營堅持著軍中的老規定,決不拋棄任何一個陣亡戰友的屍身。刀盾長槍二營的步卒,許多人背著或傷或死的戰友,淚流滿麵,兀自苦戰不休。往往為了搶救倒下的戰友,步卒戰士剛背負於身,便被敵人刺翻砍倒,倒是新趕上的戰友殺退敵兵,再將幾人屍身一起背上。騎兵經過這些人身邊,便自覺將他們背上屍首拖過置於馬鞍前,一眼看去,無數匹戰馬上都在鞍前橫置著戰友屍體。

孫堅袁紹見到劉俊義部卒盡皆如此,心中著實感佩讚歎。奈何自己所部軍士多因嗅入毒氣,戰力不濟,也隻能空自著急。

董卓被圍護在中軍,眼看著戰況如此慘烈,心裏又是慚愧,又是害怕。

酣戰一個時辰有餘,來援曹操所部畢竟人數稀少,且被敵軍大隊阻隔,隻能在後陣鏖戰,雖令黃巾陣腳鬆動,但黃巾大軍密密麻麻,層層疊疊,一時極難殺退。

五裏外,黃巾中軍高台,張角看著戰場情勢,微微頜首。

“這隊援軍何處人馬?”張角一指曹操援軍方向。

張寶遠遠看了看,搖搖頭:“旗號看不清楚,看那不過千餘之眾,豈是我軍數萬之敵?大哥無需為慮。”

張角點點頭:“是也!看那襄陽四英,如此英勇,卻也難敵千軍萬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