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獅兒伯符(1 / 2)

潘鳳走後,眾人都上前來問劉俊義此舉何意,劉俊義本想搞的神秘一點,可看見幾兄弟一副想要揍人的眼光,隻得又把金甲神人搬出方才躲了過去,大家這才恍然,便也都不為怪了,眾人結義起事多得劉俊義口中的神人授意,他們可都知道這金甲神人從來是言下無虛的。

第二天一早,眾路諸侯齊集點將台,歃血會盟,各路諸侯的麾下大軍分散在點將台左近,浩浩蕩蕩,旌旗蔽日,甲兵盈野,聲勢極為壯觀。

袁紹得眾人推舉為盟主,更是誌得意滿,在點將台上朗聲道:

“今我會盟已畢,十八路人馬共合大軍二十萬,皆為虎狼雄壯之士,收複洛陽,討除董賊,指日可待!此去洛陽,間有雄關兩座,汜水與虎牢,都是城郭堅固,易守難攻,更兼董卓手下鐵騎極善奔襲,斷乎輕率不得!我有意令一先鋒為大軍前導,直指汜水,不知哪位願意擔此重任?”

劉龍剛欲起身答話,那邊孫堅早已經站了起來。

“稟盟主,九江太守孫堅,願領此任,以為大軍開路。”

袁紹大喜:“好,文台勇烈,正可擔當此任,就命你率本部人馬為先鋒,即刻出發,進擊汜水關。”說完取過令箭交與孫堅。

“諾!”孫堅領命而出,徑去整頓兵馬。

“袁術!”袁紹又道。

“在。”袁術慢悠悠走上前來,隨手施了個禮。

“令你為大軍督糧官,要保證一應供給。尤其孫文台此去,乃我聯軍第一戰,你務必供給周全,不得有失!”在袁紹想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可是個要緊所在,還是交給自家兄弟放心。

“諾!”袁術口中答應,心裏可不這麼想,都是袁家人,憑什麼你當盟主,我卻隻能當個督糧官?不過他與孫堅素有仇怨,此次正好找到機會,立刻裝作欣然領命。

可他的眼神變化並未逃過劉俊義的眼睛,其實昨天劉俊義便向劉龍建議討先鋒來做,沒想到還是沒搶過孫堅。

“既有孫將軍為先鋒,各位便各自回營整頓軍馬,二日之後我大軍齊動,兵發汜水關。”袁紹大手一揮,身上鎧甲鏗鏗作響。

“諾。”各路諸侯齊聲應是。

出了點將台,劉俊義便對劉龍道:

“父親,我觀那袁公路接令之時先有不鬱之色,可後來卻欣然領命,嚐聞此人與孫將軍有怨,小弟怕他會對文台兄不利。”

“同袍之怨,私也;國之大義,公也。如今我等同心戮力,共討董賊,那袁公路為本初昆仲,亦是四世三公,名望加於四海,極具英雄之器,怎會行此不義之事?雲龍多慮了。”劉龍畢竟沒怎麼和袁術打過交道,又與袁紹向來交好,因此對袁術倒沒什麼惡感。

“相聞那袁術睚眥必報,器量狹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再說我與孫將軍也算好友,今他出征,我也當去一送。”劉俊義又道,他是知道曆史的,袁術是什麼人他太清楚了。

劉龍略一沉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雲龍所言,倒也有些道理,那好,你兄弟便去一送文台兄。”

孫堅見劉俊義兄弟到來倒是十分欣喜,立刻迎入大帳。

“適才盟主問話時,我觀信德公也有接令之意,卻被孫某拔了頭籌,此趟孫某必要有一番作為,還請信德公勿怪。”孫堅笑道。

“文台兄哪裏話?兄一心為國,奮勇爭先,我父相敬尚且不及,怎會有他想?今與眾兄弟來此,特為文台兄壯行。”

“哈哈哈哈,待我打下汜水,立得頭功,必與信德公在關上暢飲。”孫堅笑容間意態豪雄,顯然極有信心。

劉俊義看著,不由出言提醒:“孫將軍固然豪勇無雙,麾下也都是精兵良將,可那董賊手下也是猛將如雲,加之西涼鐵騎悍勇之極,將軍切不可輕敵。”

“雲龍說的是,孫某隻是極想大戰一場,揚我江東子弟威名,卻從來不曾輕視那董賊,聽雲龍這麼說,似乎對敵軍甚為了解,不知可否賜教一番。”劉俊義當年設計大敗張梁,後波才毒煙襲寨之時又拚命為全軍斷後,孫堅都曾親曆,因此對劉俊義的話也十分重視。

“孫將軍客氣了,董賊手下有五人,將軍若遇之決不可大意,其一便是其婿李儒,此人機謀深遠,董賊對他極為器重,不過想來此人當駐洛陽,不會輕出;其二便是呂布呂奉先,此人武藝高強,勇猛無敵,可能尚在我兄弟之上,將軍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