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主、漢升兄,你們可也不遲啊。”劉毅笑道。
“有勞汪先生,我那兵刃未知鍛鑄如何?。”黃忠甫一見麵就問自己的兵器,想來這幾天等得比較心焦。
“嗬嗬,漢升兄,這時可急不得,你若是催的急了,到時候趕出來不滿意你可別怪我。”劉毅故意說道。
“恕罪恕罪,黃某一時心急,我不催了便是,汪先生勿怪。”黃忠一聽可著急了,急忙出言,這兵器他確實想了很久了,未免有些著急。
“這樣吧,十日之內,必讓漢升兄拿到。”劉毅正色道。
“啊,十日便可?那黃某定要好好謝過先生,先生若有差遣,黃某隨時候命。”黃忠聞言大喜。
劉毅眨眨眼,笑道:“我一見漢升兄便覺投緣,別無他求,請汪某一醉便可。”
黃忠哈哈大笑:“這卻容易,汪先生隻管放心。”謝奎則拈須微笑,心想這汪俊至情至性,倒也是個豁達之人。
三人一同說著話便走到宮門前,交了請帖,立時便有內侍上來帶路,今天來的人很多,主殿之前的廣場幾乎排滿,殿前高台之上當然是天子的禦駕,右側稍下一點便是相國董卓,其他的根據官位名聲的高下依次而排,越接近高台也就表示地位越高。
劉毅他們來到之時也有很多朝廷官員已經來到,為了表示對劉龍的器重,謝奎的位置安排的相當靠前,而汪俊作為徐大師的弟子當然也不能怠慢,巧得是兩人恰好相鄰。武將們則自有自己的安席之處,卻是要靠外一點了,顯然在地位上還不能和眾多高官名士相比,因此黃忠和二人分開而坐。
入席時有不少長安名流都和劉毅打起了招呼,劉毅自然都禮貌回應,在這種場合還是要注意點風度的,王允看見劉毅來也是上前客氣寒暄一番,卻並不多言。
劉毅入座之後,受邀之人都紛至遝來,魚貫而入,不一會,偌大的廣場已經座無虛席,這場麵很令劉毅歎為觀止,同時也在想著,似董卓這樣的人做領導也有個好處,開會估計沒人敢遲到,否則領導發起火來可不是扣工資獎金這麼簡單,直接推出午門完事。就說這吃飯吧,後世要搞個這麼大型的上檔次的宴會,估計六點半開席怎麼樣也要拖到七點半人才能到齊,可現在了,滿眼望去就沒一個空位,要說效率,還真是古人高。
他正在那想著呢,忽然聽見一個內侍的聲音響起:
“董相國到!”那聲音劉毅不知如何形容,反正尖細刺耳,甚是難聽。
席間諸人都是紛紛站起,靜立等待,殿前立刻安靜下來,由此也可見平日裏董卓積威之深。
隻見董卓朝服高履,自正門而入,李儒牛輔一左一右隨侍在側,而身為其義子的呂布卻隻是跟在後麵,這個場麵讓劉毅對劉令之語又多信了一份。不過呂布背後那人卻更加吸引劉毅的注意,此人昂藏八尺,形容不俗,青袍金甲,威武異常,觀他氣概,想來就應是那張遼張文遠了,“龍耳”之中也有丹青妙手,劉毅交代下去注意三人之後,那畫像早就看過,雖然比不上數碼相機但也頗為傳神。
可令他奇怪的是懷中《鬥將譜》竟然沒有一絲動靜,劉毅不由暗道:“張遼難道不是鬥將譜上之人?不可能啊,樂進都上了怎會沒有文遠?難道是鬥將譜出問題了?”劉毅當下就想把鬥將譜拿出來觀看一下,隻不過此物特殊,這個場合可不合適,還是回去再說。
董卓麵上掛著和藹的笑容向兩旁官員頻頻揮手,還不時打拱作揖,像極了一個禮賢下士的名相,對此劉毅早就免疫了,來到這時代之後那些有名的古人莫不是演技高明之至。
一路走上高台,董卓站在座前,牛輔與呂布站在他身後護衛,那李儒張遼卻都各自入席去了,董卓麵向大殿,高聲喊道:
“時辰到,恭迎天子入席。”這嗓門似乎和典韋也有一拚。
隨著喊聲,連同他身後牛輔呂布在內,在場眾人盡皆跪倒,以迎天子,隻剩董卓一人卓然而立,形象極為突出。
此時在內侍的簇擁之下,天子也從正殿中走出,劉毅不由偷眼微瞧華蓋之下的獻帝,(皇帝啊,後世有幾人親眼見過?)此時他不過十一二歲年紀,生的唇紅齒白,極為俊俏,不過似是有點怯場。
要說這漢獻帝劉協也是悲劇的人物,本來輪不到他來做皇帝,可卻被硬扶上位,一生仰人鼻息,惶惶不安,一做還是三十載,若要評選華夏曆史上最憋屈的皇上,估計劉協一定高票當選。
內侍們攙扶著獻帝在龍椅上坐好,董卓上前微一躬身,說道:
“陛下,臣率將士浴血奮戰,屢勝亂黨,今將之拒於函穀之外,不得寸進,今天特舉此祝捷大會,以壯我軍心,揚大漢之威,還請陛下主持開席。”
獻帝似乎對董卓極為害怕,身子往後縮了縮,輕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