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上一幹武將自然是盡歡而散,劉毅心裏一直惦記著,一回到客棧便是取出《鬥將譜》一觀。第十八頁就是張遼:
雁門張遼,字文遠,馬上擅使飛鐮五鉤刀,步鬥擅使子母渾鐵戟,武勢剛勇,將略超卓,乃天下四巧將之三,武力評價:S-
繡像上,張遼雕翼盔,鎖子甲,青袍罩體,威武異常,卻不是現在所見年歲尚輕的模樣。
劉毅先是一怔,怎麼先前見了張遼,鬥將譜卻沒任何反應呢?思忖半晌,忽然恍然大悟,卻原來是昔日虎牢關前輪戰呂布時,便已見到張遼,隻是當時自己力戰溫侯,又細觀幾兄弟出馬,沒注意懷內鬥將譜的震動,而且回來之後隻看到呂布那一頁,由於對第一鬥將的空缺甚是詫異,一時疏忽之下,竟沒想到再翻翻後麵的頁數。
現在看來,天下四巧將也都齊了,第一巧將趙雲,排名第四;第二巧將甘寧,排名第十二;第三巧將張遼,排名第十八;第四巧將張合,排名第二十六,劉毅現在對巧將的定義就是在廝殺中能發揮超過自己正常水準的實力,因此張遼雖然武力評價隻是S-,但實戰能力決不可等閑視之。
隻是從譜上排名來看,似乎此二人純以武藝論,應該還在自己之下,不過征戰沙場可不是僅憑武力就可以的。如果把武力、將略、統率綜合起來做一個排名的話,這二人在三國武將之中絕對可以排在前六,劉毅可以想像到若是曹操看見這兩人的話,會是如何的喜愛。
宴席之上雖然相交不深,可二人沉穩的性格和爽朗的談吐都給劉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看到張遼“武勢剛勇,將略超卓”和徐晃“治軍嚴整,誠為良將”的評語,也更讓他下定決心要收此二人。
“看我布下天羅地網把你抓。”劉毅想的一時興起,竟然哼起了小曲,此時正好劉令也打探消息回來了。
“少爺,看你今天心情不錯啊,晚宴上可有什麼收獲?”
“張遼徐晃二人與我約好,這幾日便要來訪。我倒想找個機會試探他們一下,看看能不能讓他們為父親效力,隻是那賈詡今天無緣得見,甚是可惜。”劉毅歎道。
“少爺說的是,據我觀察這二人也都頗為忠義,少爺先行試探一下也好,隻是您的身份還是暫時不要暴露為妥。”劉令勸道。
“放心,我有分寸,這兩天你那裏可有什麼進展?大哥與子龍處可有什麼消息?”
“嘿嘿,這個先不說,有一件好事先讓少爺得知,讓少爺聽了歡喜一番!”劉令說到這兒,故意一頓。
劉毅可不吃他這一套:“少賣關子,又有什麼好事?還不與我快快道來!”
劉令嘻嘻笑道:“當年在荊襄時,少爺曾經言及有一種鳥類可以用來傳遞信息,較之快馬猶有過之……”
沒等劉令說完,肖毅便失聲道:“什麼?信鴿?你小子訓練出來了?這麼大的事情,為何不早和我說。”劉毅顯得十分激動,在這個沒有步話機的時代,若是擁有了這樣的傳遞信息的利器,將來對戰事起到的作用絕對是舉足輕重。
“當時我隻聽少爺這麼一說,您這幾年都有事纏身,一直未顧及此,恰好‘龍耳’之中有一人名紅槍,其祖上正是當年通西域投筆從戎的班定遠的三十六騎之一,我無意中提起此事時,他便跟我說到其祖上在西域也曾經用過。當時我也是大喜,立刻安排他著手此事,直到我至並州打探消息時方才真正成功,當日我與少爺言及兩邊若有什麼動靜少爺肯定第一個得知,沒有此物我怎敢誇此海口?隻不過數年未見少爺,心情激動,一時忘卻,還請少爺降罪。”劉令嘴上是請罪的語氣,可看他的臉色明明就是得意。
“瞧你小子美的那樣,哪是請罪?分明是請賞呢吧!趕快把兩邊消息速速報來。”劉毅可不接他這個茬。
“表少爺和大舅爺護送田豐,(聽到劉令稱呼甘寧為大舅爺,心裏暗地好笑),一行曾在天水城外遭異族伏擊,不過合該他們倒黴,有欣然姑娘同行,那些人以毒害之,結果自然是很清楚的了。後他們又將馬太守自異族亂軍中救出,馬太守也答應平定亂軍之後便發兵東進,表少爺又勸馬太守與異族議和,好像也得到了采納,後具體情況還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