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強敵當道(1 / 2)

劉毅得郭嘉田豐之令,將要出兵豫州,會商過後他第一件事情便是回府取出鬥將譜一觀。

在第二十八頁上,果然出現了魏延的名字:

義陽魏延,字文長,擅使虎背金刀,刀法剛猛,治軍有大將之風,武力評價:A+

魏延的繡像一派威風凜凜的大將氣象,當是三十歲以後的造型。

劉毅又來回翻看了一下,在武力評價上,第十九位的徐晃是S-,而第二十位的孫堅就是A+了,其後二十一位的夏侯敦,二十二位的周泰,二十三位的曹仁,二十五位的夏侯淵,二十六位的張合,二十七位的華雄也全部都是A+的評價,而在魏延二十八位排名之後出現的鬥將中,三十位的蔣欽,三十二位的曹洪,三十五位的樂進都是A,看來魏延這個A+應該是同檔次中排名較後的,不過這也並不奇怪,魏延的武勇在諸葛亮六出祁山時代或許在天下是數一數二,但那是因為前一輩虎將們大多故去的結果,而在這個勇猛之士輩出的年代,魏延排在這個位置還算是合適的,況且魏延主要是以將略稱雄於世,倒不單是個人武勇了。

劉毅還發現,從S-到A級的鬥將中,明顯曆史上屬於曹營的武將偏多,張遼、徐晃、夏侯敦、夏侯淵、曹仁、曹洪、張合、樂進,看來曆史上曹操獨霸北方不是沒有道理的,隻是現在從第十五位的龐德,到張遼、徐晃、華雄,都在呂布麾下,不知呂布又會發展成什麼情形。

“今趟去豫州征戰,不知會否有新的鬥將出現。”劉毅一邊想著,一邊將鬥將譜放入懷中。

第二天午時,士卒軍馬以及錢糧輜重等都已經準備妥當,劉毅拜別劉龍軍師之後便領軍出發,隨行的除了魏延之外還有張峰源,這是田豐感張峰源沉穩持重,故特命其與劉毅隨同前往。

軍馬行至彭城,卻又聽傳來信息,言到曹操已然出兵亦奔豫州而來,兵分兩路,分別為夏侯惇與夏侯淵與於禁與樂進。劉毅見此情況,不得不調整戰略,命張峰源率兵三千,日夜兼程占領量梁國,若曹操來,隻需打出劉龍與自己旗號守城即可,卻是萬萬不可出戰,張峰源得令,領軍火速而去。

正如田豐劉毅所料,到得梁國城下的於禁與樂進二人見到劉龍和劉毅的旗號並未敢輕動,隻是一邊命人上報曹操,一邊揮師向東攻擊安豐郡,看來曹操手下謀士也有同樣的考慮,張峰源怕有詐,仍然是閉門不出,一心保全梁國無恙,並連夜傳書與劉龍劉毅,詳報軍情,二人的回書卻都是一個意思,靜觀其變。

劉毅這邊一路順風順水,不出半月,便已經打到了譙國附近,也不是沒有遭遇抵抗,可這些抵抗都隻能以微弱來形容,譙國一帶盜匪最盛,百姓都是苦不堪言,加上劉龍軍一向軍紀嚴明、善待百姓,因此劉毅大軍極得民心。

魏延這段時間雖然沒有什麼仗打,可也非全無收獲,劉毅出征時把他統領的士卒增加到了五百人,其中還有一部分是經曆過討董戰役的,這些人對魏延小小年紀就能為他們之首當然很不服氣,不過魏延很快便用男人的方式讓他們閉上了嘴。在幾次小戰鬥中,少年魏延也表現出了一定的天賦,讓這五百士卒更是刮目相看。

劉毅此次出征的一萬大軍中還有作劉龍軍中最為精銳的長槍營、刀盾營各一千人,分別由魯揚與向東浩統領,這可是當年在襄陽練出的班底,經過這些年的實戰,戰鬥力無比強悍。當時是田豐特意撥給甘寧助他盡快剿滅徐州盜匪的,這兩營將士也不負王牌之名,後來甘寧知道劉毅此次出征事關重大,又從自己軍中抽出交與劉毅。

所謂藝高膽大,這兩營將士的眼睛可是長在頭頂的,尤其是他們的首領更是傲氣,此番出戰除了劉毅,魯揚以及向東浩不會把別人放在眼裏。不過識英雄者重英雄,魏延的表現他們也看在眼裏,加上魏延對他二人都十分敬重,經常請教練兵之法與戰陣之術,因此到了譙國之後二人已經將魏延當做了小兄弟一般,很是要好。

譙國之西有一縣城名為譙縣,一直為一股黃巾軍所占據,賊眾有三千餘人,首領名為周華,頗有勇力,算是周圍較大的一股勢力。這譙縣雖小卻橫於要道,此番劉毅便要取下此城,因此升帳召集各軍侯來議新縣之事,魯陽聽說之後第一個請命:

“將軍,想那賊眾不過三千,隻要將軍將此事交給我長槍營,我一千弟兄三日之內便可將譙縣獻與將軍。”

“將軍,我也隻帶一千弟兄,不用三日,兩日便可。”向東浩也是急忙出言,凡是襄陽的老兵都是以排行稱呼劉毅兄弟的。這二人話似乎說的十分狂妄,可劉毅卻知道這還是黃巾有縣城可依,若是野戰,以長槍、刀盾二營的實力,黃巾便是來七八倍也必為所破,正是兵不精練,百不當一,習而練之,以一當百。

“東浩,你小子翅膀硬了,敢和哥哥我搶?”魯陽一臉凶惡。

“魯哥,話可不是這麼說的,將軍說過,有能者居之,強軍勁卒就應當見功就上。”向東浩嘴上絲毫不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