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剛從地平線升起,雲彩遮罩之下射出萬丈光芒,整個大地為之照亮。涿鹿城下,呂布與公孫瓚兩路大軍都擺開了陣勢,這是一場十餘萬人之間的大決戰,雖然還未開戰,但是雙方對峙之間的那股氣勢,便可使天地為之變色。
公孫瓚的大軍左翼為兩萬白馬義從排成的鋒矢之陣,右翼則由六萬步卒組成了四個大的步兵方陣,呂布軍的列陣也正好與之對應,西涼鐵騎在右翼對上白馬義從,步軍則在左翼與公孫瓚步卒對峙。
“逆賊公孫瓚,你擅自誅殺朝廷大員,意在謀反,今布奉天子詔,特來討之,還不快快下馬受擒!布將在天子麵前為爾求情,饒爾不死!”呂布於馬上戟指公孫瓚,大喝道。
“呂奉先,你休要蠱惑世人之心,想你先投董卓,認賊做父,助紂為虐,後見董賊失勢,誅殺假父,裹挾天子而去。似你這等作為才是亂臣賊子,天下當共討之,吾今日便要清君側!”公孫瓚毫不示弱。
“好一個清君側!汝欲為七國之亂之吳王劉濞乎?”呂布的回話甚是厲害,漢景帝之時的七國叛亂,便是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幌子。呂布便借著公孫瓚清君側之語暗指其為亂臣賊子。
溫侯繼續朗聲道:“今有天子詔書在此,懲逆平叛,布得君命,既然爾不知悔改,我等便在陣上見個真章。”
“哈哈哈哈,呂奉先,今日便要叫你丟盔棄甲。”公孫瓚說完手中鐵矛一揮,步兵方陣便開始緩緩向呂布軍陣靠近,白馬義從也催動坐騎,向西涼鐵騎發起了衝鋒,幾萬大軍齊聲大喊,聲若雷動。尤其是兩萬騎兵同時衝鋒的氣勢,直如地動山搖。
此時賈詡站在中軍高台之上,整個戰場形勢可以一收眼底,見到公孫瓚已經開始發動,賈詡手上也是令旗連展,徐晃統領的步兵中軍緩緩後退,兩翼分開,意在以包圍陣型迎上敵軍,可公孫瓚也是沙場宿將,豈能如此輕易讓自己步卒冒進?隻見公孫軍的?軍方陣卻是向兩邊分開,殺向呂布軍兩翼,而露出最大的一個方陣加速衝向徐晃後退的士卒,雙方第一線的士兵已經展開接觸。
在另一邊,呂布龐德領西涼鐵騎也在正麵迎上了白馬義從的衝鋒之勢,剛一接觸之下雙方便有數百騎人仰馬翻,倒在地上的騎兵為後來的馬蹄踐踏,一片血肉模糊。呂布率領八百飛獠雄騎成為了最中堅的力量,如一支利劍直插敵軍心髒,方天畫戟揮舞之間總有敵方騎兵落馬,不過他和龐德雖然無人可敵但在這千軍萬馬的混戰之中個人力量可以起到的作用卻非決定性的。白馬義從久隨公孫瓚與邊疆異族交戰,無論是陣型還是配合都極為熟練,加之各個也是悍勇異常,不畏生死,人數上也居於優勢,初始接戰的混亂過後已經漸漸占據上風。
徐晃華雄見敵軍變陣,也都回軍迎上公孫瓚的步兵中軍,步兵交鋒與騎兵又有不同,尤其是在第一線接觸的將士,往往你剛剛刺殺對方一人自己也要身中幾槍,各兵種之間的協調就顯得極為重要,因此徐晃的列陣都是長槍手邊上便站著盾牌手,這樣有攻有守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己方的傷亡。並且由於步卒之間的戰鬥空間相對較小,似徐晃華雄這等大將開始隻能坐鎮中軍,試想若是四麵八方數十杆長槍一齊刺來,縱算武藝絕世恐也難以抵擋。
雙方一經接觸,第一線的傷亡便直線上升,而兩軍士卒也不會示弱,都是前赴後繼,很快便形成了犬牙交錯的狀態,若論?軍訓練程度呂布軍當在對方之上,且堂堂之陣對攻,公孫瓚軍多一萬餘人的優勢一時卻是難以發揮出來,雙方目前還是僵持之勢。雖然交鋒到現在也不過半個時辰時間,可倒在陣前的士卒已經足有數千之數,有很多的士卒並不是被對方所殺,而是被踐踏致死,在這種幾萬人的大廝殺之中,往往一個重心不穩便會送掉性命。
賈詡在高台之上也將戰事看的清楚,手中紅色令旗揮舞起來,呂布龐德一見便知這是事前約好的退兵信號,立刻開始著手安排退兵之行。隻是騎兵在兩軍混戰之時一方若要退軍絕非易事,稍微有點不慎立刻就是崩潰之局,所以要退也不能即刻就退,呂布引著飛獠雄騎出盡全力穩固住陣腳,龐德率著西涼鐵騎完成轉向,向後退去。
公孫瓚一見對方騎軍要退,心中不由大喜,騎兵陣上,臨陣退兵乃兵家大忌,他怎能不抓住這個時機?一聲令下,白馬義從如潮水一般湧向呂布,便以呂布絕世武勇也難以抵擋,隻得率軍急退,對方騎軍首領公孫越也都是精通騎戰之人,銜尾窮追之下西涼鐵騎不停的有落單的小隊人馬被分而殲之,眼看這騎兵大戰敗勢已成。
再退五裏,呂布騎兵已是不堪再退,隻得回過身來與對方拚個生死,可此時對方士氣大漲,又如何能與之敵?不過片刻便傷亡慘重,就是呂布龐德身上都帶了傷,已然是力不從心。公孫越看得心頭大喜,這呂布騎兵原來如此不堪一擊,今日便要他死在自己手中,當是奇功一件,想到天下第一勇將竟然為自己所敗,不禁有些飄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