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燕道,“娘娘不在的這段時間,奴婢與月裳一同在宮中侍候立宛公主。有一次奴婢陪著公主去玩,在禦花園衝撞了德妃娘娘,德妃娘娘要罰公主,奴婢嘴拙,也不會說話,旁邊也沒個能榜上忙的人,頂撞了德妃娘娘幾句,德妃娘娘不拿奴婢撒氣,竟然要動立宛公主。”
“立宛公主在娘娘身邊何嚐被人動過一根手指?德妃娘娘竟然一巴掌就要呼過去,奴婢衝過去擋住了,德妃娘娘竟然命人將奴婢拖下去。”
“奴婢縱然力氣要比尋常人大些,到底抵不過三五個宮人,好在德妃娘娘身邊帶的人也不多,到底沒空去理會立宛公主。奴婢見狀便叫立宛公主快跑,立宛公主卻是擔心奴婢出事,不願離開,奴婢隻得道,隻要公主沒事,奴婢定然不會有事的,讓立宛公主向人多的地方跑,心中想的是即便德妃娘娘再怎麼囂張,也斷然不敢在眾目睽睽之下亂來吧?”
“奈何公主年紀著實小了些,也跑不快,德妃娘娘見狀便讓那些宮人棄了奴婢去追立宛公主,立宛公主機敏,見人要追上來了,便在花叢中鑽來鑽去,最後鑽到假山的一道夾縫中,讓那些宮人奈何不得。”
“德妃娘娘見抓不到立宛公主便惱了,立宛公主又在假山縫隙裏麵笑,德妃娘娘見到公主甚是在乎奴婢,便又回過頭來找奴婢的麻煩,想要逼立宛公主出來。”
“德妃娘娘便派人去取棒子,說是奴婢不懂規矩,帶壞了立宛公主,要打死奴婢,替娘娘清理門戶,免得汙了娘娘的清名。”
“那棒子很快就取了來,幾個太監挽了袖子就要動手,立宛公主心疼奴婢,隻得從那假山縫隙裏出來了……”
說到這裏,春燕已經是泣不成聲,春燕的言辭雖然質樸,卻是正因為這質樸才更讓淩霄動容,早已經忘記了初時問春燕的目的,一顆心糾著急切的等待下文,到底兩人是如何平安無恙的?
這宮廷裏的事,步步驚心,一句話便可殺一人,隻要那德妃有理由,打殺了春燕,罰了立宛也是後來沒道理講的事。
淩霄斷然不能為了一個宮人將程德妃如何,也斷然不能為了立宛受罰便與程德妃過不去,否則自有人彈劾淩霄無德,她這皇後之位也不用再坐下去了。
一顆心糾的緊緊的,淩霄問道,“後來又怎樣了?”此事並沒有聽春燕說過,到底是如何沒人知曉,是何時發生的也不知道,隻是知道那情形下,除非是皇帝來了,偏心著立宛才能護得住立宛,而春燕怕也會惱羞成怒的程德妃拿來撒氣,皇帝定然不會為了春燕而駁了程德妃的麵子——即便皇帝心中對程德妃再怎麼不滿。
事實上,事情沒有這樣發展,到現在淩霄才知道這件事,而春燕就在她麵前俏生生的站著,雖然滿臉淚痕,到底是還活著。
這樣的事淩霄其實在離宮之前就知道,月裳聰慧定不會吃這樣的大虧,若是發生這樣的事也不會像春燕這樣處理,指不定會將程德妃說的啞口無言,加上月裳也不會單獨帶著小立宛出去,自然不會遇上這樣的事情。
而春燕有些笨拙,遇上這樣的事是再自然不過了,虧得她命大,淩霄瞥了春燕一眼,想到上次宮變的時候也是死裏逃生,不由得懷疑,難道真是傻人有傻福?
說來當日留下春燕,淩霄單純的以為她性格老實,也不多話,在宮中斷然不會惹是非,另一點卻是有些不好對外人言了,淩霄確實有放任春燕自生自滅的意思在裏麵。
想到這裏,淩霄不由得一陣感慨,春燕卻是沒有發現淩霄臉上的陰晴不定,哽咽了幾聲,吸了口氣勉強鎮定下來繼續道,
“奴婢當時掙紮,叫立宛公主不要出來,立宛公主卻是走到院中,指著德妃娘娘的鼻子道,本公主一人做事一人當,你若是敢動春燕,你信不信本公主領了人一把火燒了你住的那座宮殿?”
“德妃娘娘斷然是沒想道立宛公主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氣勢的,想是當時就嚇了一跳,隨即更是怒火中燒,便命人開始動棒子。”
“奴婢心知自己當時就算完了,立宛公主急的就要撲過來,奴婢隻顧著擔心立宛公主,那棒子如何卻是顧不了了,沒想到就是那時候,突然聽見有人叫了一聲,德妃娘娘且慢!”
“奴婢聽見來人是個宮女,而且該是個小宮女,年歲不大的樣子,膽子卻是不小,扭過頭瞧見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宮女從樹叢中走出來,娘娘須知道這種事宮中的人都是唯恐避之而不及的,即便瞧見了聽見了也會裝作沒發生過,她走出來,卻是著實的讓眾人都吃了一驚,不知道她要做什麼,當時隻顧著吃驚,倒是忘記了她隻是個宮女罷了,而且,隻是個粗使宮女。”
“眾人忘了,德妃娘娘卻是不曾忘記,冷笑一聲就問她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