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科幻文學的發展,以及科幻與影視等大眾傳媒的融合,本土科幻文藝日漸繁榮,少兒科幻也隨之獲得長足進步。但少兒科幻的發展並不僅僅是科幻熱潮的光暈效應所致,更是因其有著不容低估的獨立價值:對想象力的激發、對科學思維的開發、對科學精神的培養等。由此,這種文類正日益得到廣大家長、教師和少年兒童讀者的關注與喜愛。

有鑒於此,中國科幻研究中心聯合大連出版社,推出《2020年度中國少兒科幻選本》,並將在此基礎上,逐年遴選中國少兒科幻的優秀作品,邀請科幻創作、評論、教育、出版等方麵的專家進行點評,希望以此引導助推少兒科幻的發展。

學術界對少兒科幻的定位,存在著“屬於兒童文學的科幻”還是“屬於科幻的兒童文學”的爭論,這反映了少兒科幻作為一種介於科幻文學和兒童文學之間的“跨界文學”,具有兒童文學和科幻文學的雙重屬性。在兩者所形成的張力中,少兒科幻作為一種獨立文類的價值屬性逐漸得以彰顯。

一方麵,優秀的少兒科幻作品和其他類型的兒童文學作品一樣,通過精彩的故事,使小讀者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有所啟迪。換言之,它和所有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一樣,通過沉浸、熏陶、引導的審美手段,實現涵養人文精神的價值目標。

另一方麵,純正的少兒科幻作品並不因其“少兒”的讀者定位而減弱其在科幻內核上的追求,優秀之作往往在科幻創意和題材上有一定的創新和突破。當然,從價值指向上來說,少兒科幻作品的“科幻性”指向的是智趣和理趣,即激發和引導科學想象力,涵育科學精神、科學思維。這和成人科幻作品追求思想實驗的價值指向有所區別。

以上兩個方麵,也成為我們審視和評判少兒科幻作品的大致參考標準。在本書具體篇目的遴選上,我們盡量兼顧以下原則:主題健康積極,作品有豐富的文學品格,有助於兒童形成“真善美”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題材豐富多樣,貼近科技發展熱點,有助於開拓讀者視野;培養其對社會的關注和對世界、未來的好奇心;科幻內核創意鮮明,有助於讀者想象力的開發和理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創作形式方麵,除了類型化的科幻故事,我們還特別關注優秀的科幻童話,以及奇幻和科幻雜糅的泛科幻、輕科幻等。

我們還注意到,作為少兒科幻作品目標讀者群的兒童、少年,在不同成長階段,身心發展和閱讀能力都在循序漸進地動態發展。因此遴選作品時,我們既關注那些針對6—9歲兒童讀者、科幻設定和故事情節比較淺顯、情感元素比較充沛的兒童科幻作品,也關注那些針對10—15歲少年讀者、故事情節相對複雜、科幻設定更為深入的少年科幻作品。

我們力圖通過全書編排體例的設計來呈現由淺入深的動態認知過程,短篇和長篇都是兒童科幻在前,少年科幻在後。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既可以隨便抽取其中一篇閱讀,也可以按照從前到後的順序係統閱讀。

經過編委會的共同努力,最終我們遴選出2020年度在各期刊發表的優秀短篇少兒科幻作品15篇,以及各出版機構推出的優秀長篇少兒科幻作品8部(係列)。作品題材涉及機器人、人工智能、未來技術、宇宙探索、地理探奇和曆史探秘等;除了活躍在少兒科幻領域的專業少兒科幻作家的精品力作,還有不少初次投身少兒科幻創作的作者的新銳之作和以成人科幻創作為主,偶涉少兒科幻的作者的試水之作。科幻理論家吳岩在擱筆多年後重返少兒科幻創作,推出《中國軌道號》,可視為本年度中國少兒科幻領域的扛鼎之作。

我們衷心希望這本書能為廣大少年兒童讀者所喜愛,為他們的精神世界打開一扇窗,讓他們的心靈在廣闊的時空中自由翱翔;也希望它能成為廣大少兒科幻創作、研究人員係統檢視和研究中國少兒科幻創作成果的參考書。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秘書長、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 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