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玄二 守城(1 / 3)

顓項遺都,澶淵舊郡;河朔保障,北門鎖鑰。

澶州城不大,地理位置卻及其重要,此刻這裏正是宋遼雙方交戰的焦點。澶州如果被攻破,那麼宋軍就再無可守之堅城重鎮,遼國大軍就可直指開封,一舉攻破宋軍最後的防線就指日可待了。此刻澶州城的府衙裏正議論紛紛,一個肥頭大耳的家夥說道,“各位大人,昨日的防守已經耗盡了我們最後的一點力量了,檑木滾石已經用盡了,箭矢也快沒了,更重要的是連日惡戰,兵士早已疲勞不堪了,實在難以守住敵人下一輪的進攻了,聽說遼人的增援部隊快要到了,我們更是沒有一點勝算,不如……”忽然看到守將李繼隆的臉色鐵青,嚇得後麵的話頓時說不出來了。

“各位!”李繼隆緩緩掃視了一圈,壓了壓火氣,慢慢的說道,“事態危急,非我與諸君可改變的。但今日非一戰不能顯我大宋國威,再敢言降與逃者,立斬不赦。”

“報,大人!”一個哨兵打扮的漢子跑了進來。

“怎麼,遼人又來進攻了。”李繼隆連忙站起。

“不是,城門外有一人求見。”哨兵半跪在地上稟告道。

“咦,兩軍交戰,有什麼人來呢?我們去看看。”

經過連日的交戰,城門處還留有淡淡的煙味,城門下淩亂的布滿了箭支和遺下的兵器,盔甲,就在一陣煙塵中,站著一個男子,麵目清秀,白衣飄飄。

“這就是我們李大人!你有什麼事快說吧。”城樓上把守的士兵高聲向下叫道。

“李大人,卑職是樞密使王大人手下,特來助大人守城。”男子聲音不大,但卻讓牆頭上每個人都清晰的聽到。

荒謬,憑你區區一人,怎麼助我守城,且你說是王大人派來的,又有何憑證,但李繼隆並沒有直說,而是略顯無奈的說道,“那就多謝了,隻是兩軍對壘,這個城門不方便打開了,請你自行上來吧。”旁邊的人都不禁輕聲笑了起來,城牆有三丈多高,牆體平整,少有借力之處,除非輕功絕頂,不然很難攀登上來,而城下男子看似手無縛雞之力,又如何爬上呢。

男子笑笑,“這有何難。”

正在所有人都盯著男子,看他是如何爬牆的,突然聽到後麵有人說道,“各位大人,我上來了。”眾人連忙回過頭看,果然看見那男子已經站在了城樓之上,再回頭看著城下,隻有黃沙鋪地,已是空無一人了。

男子看出眾人臉上的詫異,笑笑不置一言,從懷裏掏出一封信函,由一個兵士交到李繼隆手中。

“不錯,是王大人的字跡。”看完信後,李繼隆算是相信了來人,“隻是不知你要如何助我等守城。”

“這個玄冰自有安排。”男子笑道,“如果大人信得過我,就請全權交給我處理吧。不過攘外必先安內,首先要做的是找出我們中的細作!”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一個個互相瞅著,似要分辨出誰才是細作。

“小子,你憑什麼說我們中有細作!”一個武將打扮的男子大聲問道。

“就是,要是有細作恐怕早就行動了,還能等到今天嗎?”

“這不好說,我們李大人布防周密,才沒給細作可乘之機,萬一哪天防備鬆懈了,真有可能會打開城門啊。”

“難怪這幾天遼兵一味攻我南城,恐怕是有人把這麵城牆不夠堅固的事外泄了吧。”一時間人們紛紛議論起來。

李繼隆皺了皺眉,正想開口,卻見張玄冰從懷裏掏出了幾封書信,對著那個武將揮揮,“這幾封信是我們樞密院黃字營從遼人處得到的,其中一封上麵寫著寄信人的名字正是你朱大人啊。”

隻見剛才那名武將憋紅了臉,“僅憑一封書信能說明什麼,說不定是遼人偽造,挑撥離間的呢?再說了,我又憑什麼相信,你是從遼人那得到的呢!”

張若冰輕輕一笑,又從懷裏掏出一樣東西,眾人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個香爐模樣的小鼎,“我也怕冤枉好人,故專門從樞密院借來這一號秘寶,碧**蟆!”

“不知道這寶?”李繼隆好奇的問道。

“此鼎裏臥一碧**蟆,這蛤蟆善通人意,能判斷真假,隻要你把手伸進放在蛤蟆的頭上,如有撒謊此人心跳一定會不自覺的加快,體溫會略高於常人,而碧**蟆正是據此判斷,如有撒謊者它必齧之,其唾液有毒,可立殺人。”

“這蛤蟆能分辨人言是否有假,這太奇怪了?”李繼隆搖頭似乎不信。

“這蛤蟆可不是尋常之物,乃西夏朝進貢而來,因為能助我們斷案,皇上特把此寶物賜予樞密院,我們曾用幾百名罪犯試過,無一失誤,此中奧秘,諸位一試便知。”張玄冰麵帶微笑,手托小鼎,打開蓋子,隻見裏麵黝黑一片,似有一物靜臥底部。

“讓我先來試試!老子還不信呢!”那武將大步上前,走到鼎前,然後捋起衣袖,把手伸了進去,“有什麼啊,我這也,啊!”忽然一聲大叫,嚇得圍過來翹首相看的眾人紛紛後退,隻見武將拽出手來,食指的頂部赫然是個血印,刹那間,他的臉色由紅到白,又由白變成青,如此轉了幾次,最後竟變成黑漆漆的顏色,轟然倒地了。旁邊一人壯起膽子,把手伸向其鼻下,驚恐的叫道,“朱大人死了!”就在這時聽見鼎內傳來一聲蛙鳴,駭的眾人臉色發白,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