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星曆812年的這場以科克蘭星係為主戰場、涵蓋科克蘭星係和蘭菲星係、把銀河係三大力量--銀河帝國、反抗軍同盟、地球聯邦都牽涉在內的大會戰,在後世被曆史學家們稱之為第二次科克蘭星係會戰,與近兩年前的那一次科克蘭星係戰役不同,這次會戰,無論是戰役規模還是它的戰略意義,都更為深遠,盡管可能在戰役規模上還比不上大角七星域會戰,但它的影響,和大角七星域會戰相比,人們普遍認為,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這次會戰中,地球聯邦和反抗軍同盟第一次正式攜起手來聯合作戰,而對此心理準備不足的銀河帝國軍因此遭到了無比慘痛的失敗,參戰的帝國軍全線崩潰,耗費巨資和時間好不容易修建起來的戰略武器--歐米茄基地被毀,參戰的各艦隊幾乎全軍覆沒,除一艘太空母艦、一艘快速戰列艦及十多艘中小型艦隻僥幸脫逃外,其餘艦隻,或毀或俘或降,星際戰機損失方麵,如果加上投誠的第11艦隊的三佰餘架星際戰機,整個會戰期間,帝國的星際戰機損失數超過了三千架。
這是一個令人感到驚心動魄的數字,盡管不如大角七星域會戰的三千八佰架的損失量,但如今已經不比當年,那時聯邦和帝國的戰爭才剛剛開始,帝國軍長期以來的擴軍備戰積累了雄厚的實力,不要說三千八佰架的損失,就算是五千架星際戰機的損失,帝國咬咬牙,也能扛得下來。而現在,是個什麼情況?和聯邦殘酷的全麵戰爭才結束,又陷入和同盟曠日持久的內戰,在內戰中損失慘重的帝國軍幾乎耗盡了所有元氣,好不容易才拚湊出這最後的一點點機動兵力,結果卻和帝國的最後希望歐米茄基地,一同葬送在科克蘭星係的廣袤宇宙空間中,也難怪,據說帝國元首一看到最終統計出來的損失數字,立刻眼前一黑,就癱在地上了。
元首明白,這場會戰輸了,輸掉的,不僅僅是帝國最後一點機動軍力,輸掉的,是整個的帝國!日後銀河係形勢的發展,已經不在他的掌握下了。
當然,作為勝利者,同盟和聯邦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主力星際航艦方麵,同盟艦隊損失一艘太空母艦和兩艘戰列艦,其他艦隻則損失了六艘巡洋艦和十四艘驅逐艦,另有三艘太空母艦和四艘戰列艦、二十一艘巡洋艦和驅逐艦受損,星際戰機的損失超過了一千二佰架,其中閃電四佰六十架,雄貓三佰九十架,其他的則是那些無畏式攻擊機......
但是,比枯燥的統計數字更重要的,是戰略上的勝利,地球聯邦重新加入了戰爭,僅此一點,這次會戰的意義再怎麼評價也不過份,除此之外,還有擊毀歐米茄基地、消滅最後的帝國機動艦隊等等,以致於後來人評價道,這是一千年以來,最重要、意義最深遠,也是影響最大的一場會戰,它直接導致了銀河帝國曆史的結束、反抗軍同盟全麵接管政權......
......並最終,促成了人類世界的重新統一......
而瑞森.尼高爾這個名字,也被永遠銘刻在曆史畫卷中,即便不提他在之前幫助同盟創造的那一個個不可思議的勝利和奇跡,光是在這次戰役中發揮的作用,就足夠曆史學家們研究個夠了,沒有他對帝國戰鬥基地的那個折疊力場發生器的致命一擊,根據後來的解密文件,地球聯邦軍是否會如計劃般地重新加入戰爭,誰也說不準,那麼,整個戰役走向,乃至人類曆史的走向,可能就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他改變了形勢,他創造了曆史,這,就是瑞森.尼高爾,曆史的寵兒,命運的使者----摘自曆史學家阿西莫夫的銀河史。
馬丁元帥後來曾說過一句話,“瑞森?給我五支艦隊,我也不換。”
瑞森對別人怎麼評論他倒是無所謂,但能得到馬丁元帥這句話,他覺得,這大概就是對他最好的褒獎了。
---------------------------------------------------------
“你們在說什麼呢?瑞森,飛倫。”一個輕柔的聲音從身後傳來,那是索妮亞的聲音,她走到瑞森和姚身邊,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道,“將軍們。”
“還沒尋夠我們的開心啊。”瑞森轉過頭來,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現在沒到時候呢。”
“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谘議會已經通過,就等艾爾梅達夫人簽署就生效了,提前幾天打個招呼也不要緊。這麼一來,我身邊就一下出現了兩位將軍了。”
她忽然臉上微微一紅,掩嘴輕笑道,“不知道和兩位將軍一起待一張床上,是個什麼樣的感覺。”
“索妮亞。”姚也羞紅了臉,她不依地作勢要捶自己的密友,“你,你還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