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歌看完新聞,見手機在桌上震動,是張春江打來的,連忙接通了:“春江,你在哪裏,怎麼這麼吵?”
“我不還是在街上給你打電話,難道我還能在家裏當著她的麵給你打電話啊?”
“這麼冷的天,難為你了。”
“客氣話就不說了,言歸正傳,我問了汪芳,這次到安中有沒有和你見麵,她說幹嘛要和你見麵,她是去見汪芬,並和汪芬的男朋友見了麵,然後她奚落我,說我們家寒酸,做不起人,到現在老爺子沒抽過我家裏一條煙、喝過一瓶酒、吃過一餐飯;而段家財大氣粗、出手闊綽,上門給老爺子的見麵禮就是一箱軟中華、一箱茅台酒,給老媽的禮物是一對翡翠玉鐲,給她的是一條水晶項鏈,每樣東西都價值過萬,給汪芬的禮物就更不同凡響了,是Darry Ring1克拉鑽戒,在香港用段鵬飛的身份證定製的,而且一個男士一生隻準訂製一枚,價格更是令人咋舌,五個8,讓我扳手指數是多少錢,她還說汪芬一開始還有些猶豫,後來見了鑽戒就心動了。我問我有什麼禮物?汪芳說我又不是她們家的人,人家幹嘛要送我禮物?他媽的,一定是她從中作梗,我算什麼?是配種的公豬嗎?恐怕連這都算不上,因為她嫌我的種子不好。楚歌,這個世道我算看透了,咱們跟這種勢利的小人沒辦法搭夥,你也不必留戀汪芬了,與其將來像我這樣窩囊,還不如一開始就降低標準,尋個差不多的就行。我要是娶了老家村長的女兒,現在在他們麵前一定是要風有風、要雨有雨,被他們捧上了天。”
陳楚歌駭然,說:“我一直想對你說我和汪芬是不合適的。”
“哪有什麼合適不合適的?她又不是稀世珍寶,而且那地方又沒鑲金帶銀,憑什麼就高人一等?別看現在她賣了個好價錢,十年一過,生了娃,你再看她,也會成為人老珠黃的鄰家大嫂的。你能想通就好,兩條腿的蛤蟆難見,兩條腿的女人還不有的是?我實話對你說,我早就對汪芳有意見了,我再忍她兩年,她要是還我行我素的話,我就要跟她拜拜了。”
“既然過不下去,就好結好散,為什麼還要忍她兩年呢?”
“她爸還有兩年才下台。”
“這跟她爸有什麼關係?”
“你這腦子反應怎麼還是那樣慢?我要是現在跟她離婚,萬一她爸發句話,我吃不了兜著走,在省電視台還呆得下去嗎?這幾年的辛苦不就白費了?”
陳楚歌想起兩千年前陳勝那句豪氣幹雲的發問:“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是現實就這樣殘酷,張春江在夾縫中生存,自己又何嚐不是這樣呢?改革開放確實讓一部分人富了起來,也形成了一些利益集團,改變這一切實現共同富裕,實現黨的最終奮鬥目標,必須有更多像自己這樣的人上位。他追求的不是金錢、地位、美女,而是一種信仰,為天下蒼生謀幸福。他記得《三國演義》中有一個故事:三顧茅廬。魏大名談論說:“諸葛亮是做秀,非得考驗劉備的耐心,要是遇到現在的領導,管你是什麼蓋世奇才,你不跑不送不認他作爸,就別想有出頭之日。”陳楚歌說:“你是小看諸葛亮了,你知道他為什麼出山嗎?”魏大名說:“劉備跑了三次,事不過三,諸葛先生過意不去才答應輔佐他的。”陳楚歌說:“非也非也,諸葛亮聽劉備說了一句‘請先生以天下黎民百姓為念’,一下子激發了中國讀書人心中的理想,也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諸葛亮覺得劉備不是個草包,還是有抱負的,所以就答應出山了,否則別說是三顧,百顧千顧他也不會出山的。”諸葛亮成就了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但劉備也成就了諸葛亮,如果不是他“三顧茅廬”,曆史上也就沒有一個為後世景仰的大賢了。
想到上位,陳楚歌記得黃建功對他說過“人最重要的人格品質是積極向上”,當時他不理解,黃建功怎麼和牛大偉說一樣的話?
牛大偉也讓陳楚歌要積極向“上”,不要走他的老路,還說拚死拚活有什麼用?這年頭領導用你不是看你做了多少成績,而是看你有多大來頭、好不好駕馭、能不能給他帶來利益。這幾年他忽略了“向上”,專注“向下”,雖然老百姓稱讚他是個幹事的幹部,有一些好的口碑,但浪費了時間和精力,至今得不到升遷;反而一些不務做事而專營做官的占了便宜,這些人成天忙於迎來送往,編織關係網,善於邀功諉過,熱衷搞形象工程、麵子工程,好大喜功,但他們升遷很快,因為他們是做給領導看的,領導看到了,提拔自然就有望了。柳長江就是這樣的,牛大偉說他當鄉長的時候,柳長江還是鎮黨委書記,兩人都是正科,他當鄉黨委書記,柳長江升任縣委常委、副縣長,比他高了一個台階,幹了沒幾個月,當上了常務副縣長,一年後縣長出了車禍,柳長江又當上了縣長,現在他原地踏步,柳長江縣長都幹了快一任了。
牛大偉問陳楚歌還記不記得第一次見麵時他說過的話?陳楚歌說記得。牛大偉說領導高居在上,下麵的人如果埋頭苦幹,領導看見的都是一樣的腦殼,但如果誰仰起臉來,向領導笑出花朵一樣的麵容來,領導自然就看見了,所以要想上位,你不積極向“上”怎麼行?
但是黃建功的意思和牛大偉迥然不同,他在全市科級幹部培訓班上的講話給出了答案,他說隻有積極向上,才能有追求;隻有積極向上,才會有理想;隻有積極向上,才富有激情。在人生態度上,無論貧富、貴賤、寵辱,無論誤解、委屈、冤枉,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始終保持陽光心理、燦爛心態,容事、容物、容人;在人生追求上,無論順逆、高下、起落、遠近,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始終堅守初衷、恒守誌向;在人生意誌上,無論多少艱難困苦、多少挫折磨難、多少急流險灘,也無論財富多少、成就豐欠,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始終不氣餒、不放棄,向上之步不停,向上之作不止,向上之誌不墜,向上之求不減。
陳楚歌躺在床上,思考著黃建功的話,他感覺麵前有一條山路,盡管這條路崎嶇坎坷,但隻要努力,堅持不懈,一定可以到達山頂。人生之路也是如此,積極的人生態度、明確的人生追求、堅強的人生意誌,一定可以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最終攀上人生的高峰。
茶話會是所有會中最輕鬆的,對於辦公室這些長年和會議打交道的“會蟲”來說,沒有“功課”要做,會前不需要準備材料,會後也不需要上傳下達,而且開會的時候還有吃有喝。
在陳楚歌看來,中國機關最大的特色是會多,往往上級一開會,下層各級就一一開會落實,上級一個會,下級一串會。下級用會議落實上級的會議,上級同樣用會議檢查下級會議的落實,會來會去,會議成災。
陳楚歌記得牛大偉當鄉黨委書記時曾經抱怨過,除了吃飯睡覺的時間,其餘時間他不是在會場上,就是在去會場的路上。確實是這樣,除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召集的會議要他參加外,一些副職召集的會議也要求他參加,哪個領導都不能得罪,有一次他派一個副鄉長參加全縣林業會議,儲林馬上撥通他的手機,得知柳長江到靠山鄉調研他走不開時,才不高興地掛斷了。牛大偉說自己不是鄉黨委書記,而是“會蟲”,哪裏有會就往哪裏飛。
市一級在中國的權力體製中處於承上啟下的重要位置,各種會議更是多如牛毛,陳楚歌來這裏一個月,幾乎每個工作日都和“會”脫不了幹係,上級來人考察要開會,檢查下級工作要開會,下鄉調研要開會,傳達上級精神要開會,聽取工作彙報要開會,“工作會”“接待會”“彙報會”“推進會”“交流會”……名目繁多,眼花繚亂。
秘書一科和其他科室又不同,工作人員除了準備會議材料,還要參加會議,也就是“聽會”,王宏年強調說這樣做的好處,是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近領導,了解領導的講話風格,揣摩領導的心理,這樣寫出來的材料才更符合領導的味口。陳楚歌第一次給朱嘯天寫一個發言材料,裏麵有許多內容朱嘯天沒有講,會後王宏年跟他分析,說書記之所以沒有講,還是因為這些內容他覺得不合適,你剛來,凡事都要有一個過程,不要急,慢慢來。這以後,陳楚歌“聽會”聽得十分認真,每一處朱嘯天會上講的和他寫的材料有出入的地方,他都做了標注,幾回下來,他就漸漸上路了。
錢飛也“聽會”,但他經常打瞌睡,他笑言自己這個“會蟲”是“會場的瞌睡蟲”。
茶話會還沒開始,氣氛十分嘈雜。聊天的聊天,抽煙的抽煙,吃瓜子的吃瓜子,陳楚歌常聽人說開會很簡單,帶個耳朵去就行了,現在對於機關裏的工作人員來說,耳朵還用不上,嘴巴倒是忙個不停。
汪成功來了,他現在是辦公室主任,準確地說是副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文件昨天才發到各科室的。
汪成功並沒有立即就座,站在門口,看樣子是等人,果然黃建功的身影出現了,汪成功引著他坐到主席台上。
會場頓時鴉雀無聲。
汪成功宣布開會,他說今年是“十五”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全市呈現出發展較快、結構趨優、民生改善、社會穩定的良好發展態勢。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也凝聚著辦公室幹部職工的心血和汗水。一年來,辦公室堅持圍繞中心、主動服務大局,認真履行“參與政務、管理事務、搞好服務”職責,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一是貫徹落實重大決策部署態度堅決、行動有力。把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作為頭等大事,在保持經濟又快又好發展方麵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確保了全市上下步調一致、政令暢通。二是在保障工作運轉協調上履職盡責、有為有位。認真履行承上啟下、聯係左右、溝通內外的職能,保證了黨委集中精力把方向、謀全局、抓大事。加強與人大、政府、政協幾套班子和常委所在單位辦公室的溝通聯係,形成了圍繞中心、各家聯動、相互配合的良好局麵。堅持講規範、講程序、講效率,形成了有效的辦文辦會辦事工作機製,有力保障了黨委工作的高效運轉……
汪成功講完,說:“現在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秘書長給我們作指示!”
黃建功對2003年辦公室的工作給予充分的肯定,對做好2004年辦公室的工作提出希望。他說,市委辦公室是市委的綜合辦事機構,有著特殊的地位,發揮著特殊的作用,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關係到市委工作的正常高效運轉,直接關係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局。他希望辦公室的同誌在新的一年一要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對中央、省和市委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市委每一階段的重點工作,要做到先學先知,全麵領會,自覺落實到服務工作之中。同時注意學習各方麵的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二要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注意從政務、事務、後勤服務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力求把每一項工作做到精致,出色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三要增強團隊精神。要不斷加強團結協作,把辦公室建設成堅強的戰鬥堡壘,形成組織有號召、人人見行動的良好局麵。四要樹立良好的形象。要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凡是市委要求做到的,要率先垂範,凡是市委要求不做的,要令行禁止,爭當市委機關的形象代言人。
黃建功是即席講的,講完之後,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他在掌聲中向大家揮了下手,然後離開了會場。
汪成功送他出門,然後回來說:“秘書長公務繁忙,還有個接待活動,下麵我們繼續開會,請大家各抒己見,多提寶貴建議。”
陳楚歌注意到錢飛坐在最後一排的角落裏,會議一開始就打瞌睡,被掌聲驚醒後,見是黃建功在講話,他用手指撐著眼皮,勉強捱到黃建功講話結束,又睡著了。陳楚歌心想他昨晚一定沒怎麼睡,今天淩晨二點多鍾起來上廁所,發現他還沒有回來,直到早上跑步時,才發現他睡得正香。
段鵬飛坐在錢飛隔壁,推了推他,問道:“你昨晚幹嘛去了?”
錢飛揉了揉眼睛,說:“昨晚看電視上的新年音樂會,睡得有些遲。”
段鵬說:“你就扯吧,新年音樂會今天晚上才播,你是到現場看彩排的吧?”
錢飛知道說漏了,說:“你別煩我。”
段鵬飛不依不饒:“你不老實交待,我就不讓你睡。”
錢飛說:“我看的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段鵬飛笑了,說:“更離譜了,奧地利比我們時差晚幾個小時,要播也得到明天晚上。”
錢飛怒了:“我不告訴你,你還能怎樣?”
段鵬飛說:“我是關心你,怕你著涼,真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錢飛嘀咕一句:“你才是狗呢。”
陳楚歌怕他們再像上次那樣鬧起來,見汪成功正在點名讓人發言,便自告奮勇地站起來說:“各位領導、各位同仁:我叫陳楚歌,剛來黨辦工作不久,體會不是很深,但我覺得黨辦是一個團結戰鬥的集體,這讓我想起《東譬喻經》裏的故事,從前有一頭蛇,頭和尾經常互相爭吵,頭對尾說:‘我有耳能聽,有眼能看,有口能吃,走路又在你之前,因此我應算老大’。尾說:‘是我讓你走,你才能走,如我不讓你走,你走走看?’於是蛇尾就在樹上繞了三圈,三天都不肯動,蛇頭無法動,餓了三天之後隻好對蛇尾說:‘請你放開吧!讓你做老大。’蛇尾聽了很高興,興奮地朝前走,才不幾步,就掉到火炕裏去了。這個故事叫頭尾相爭,給我的啟示就是我們大家雖然工作分工不同,但每個人的工作都很重要,隻有團結一致,擰成一股繩,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陳楚歌講完,四周寂靜無聲,人們紛紛停止了吃東西,就是黃建功講話的時候陳楚歌也沒見他們停下過,他見大家都用一種奇怪地眼神看著自己,尤其是錢飛,他的眼裏充滿著對自己的責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