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運能敗壞掉就已經很不錯了,哪裏還敢想能不能漲回來啊。
國運上漲這種事也不是方景能控製的,等以後漲上去再說吧。
隻要思想不落空,敗壞國運是早晚的事。
抱著這樣的想法,方景迎來了這一次的結算。
【叮!】
【國運清點結算中。】
【上月國運結餘:16,0000點】
【本月國運結餘:14,7000點】
【本月累計折損:-1,3000點】
【江山恙圖鑒正在修複中……依舊無法修複。】
【西征古波斯:進軍中,進度57.11%】
【西征身篤:進軍中,進度89.13%】
【開拓利亞大陸:100%】
【提示】:本月國運結算未達成係統要求目標,無法完成圖鑒修繕。
……
查看著係統給出的數據,方景心滿意足的點了點頭。
看著被扣掉的國運值,方景開始反思起了自己曾經的作為。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思考,現在的他其實已經掌握了敗壞國運的規則。
首先就是他的觀念,已經徹徹底底的發生了改變。
原本方景以為,任用一些貪官汙吏就能夠對國運造成嚴重的傷害,但隨著實施下去反觀效果,完全根本不是這回事。
在方景剛剛穿越來這的時候,這個國家還與工業時代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所以在很多人看來,大契現在是一片欣欣向榮的世態。
這也是方景一直沒能讓國運敗壞掉的根本原因。
他自認為,現如今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想要繼續把國運敗壞掉,那方法隻有兩個。
要不然就上來弄點狠活,比如搞個饑荒挑個內戰什麼的。
這樣的招式不管在曆朝曆代,那都是會造成嚴重混亂的。
所以這種做法,無疑是最直接且最有效的。
可問題也是有的。
方景麵對這個選項,想都沒想就直接否決了。
盡管他在成為了皇帝之後,道德底線已經變得一低再低,但最起碼的良善之心還是有的。
為了自己能夠完成係統給的任務,就做出那種違逆良心,讓天下人承受苦楚的事情,他還真就做不到。
所以,他也隻能選擇第二種方法了。
這第二種方法其實也算不上是個方法,不過是方景發現的一種現象。
那就是在變革的過程當中,國運會呈現出一種先衰而後勝的姿態。
而這樣的增減,也會隨著變革的力度逐漸擴大。
意思也就是說,越激進的變革到頭來增減的幅度也會越大。
但讓方景感覺最激進的變革,那就是現在直接廢了儒家。
但這種事情,方景自己也是知道的,根本沒辦法實現。
因為這樣做是需要很多人,來共同完成的。
況且這朝廷當中,大多數的官員都是儒家子弟。
就算一朝天子的威望再高,還能高得過聖人嗎?
這絕對是不可能的。
一旦皇帝提出了這種想法,很難保證下麵的人不會因為畏懼而選擇擺爛。
如果他們真的集體擺爛了,其他的政策也執行不下去,那以後還怎麼敗壞國運了?
所以最後的最後,方景有了一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