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又說回來,等到大叔幫忙把背簍裏豬仔放到拐角處,看到他走遠後,又看看四下無人的時候,趕緊把放在角落裏的兩頭小豬仔以及背簍都收入空間裏,然後就像個沒事人似的大搖大擺的離開了。
等離開一段路後,就一個人慢慢的溜達回家了。
回到家後,看到哥哥還沒有回來,就開始找燒水,至於做飯還得等一會,不著急。
自從去年過完年後,就把家裏做飯的工作接到自己手裏了,以前是大哥在7歲的時候,就開始管著家裏的午飯,接著是晚飯。
現在這些活自己也可以做,不過大哥還是會一起做,不過有時候誰要是回來晚了,早回來的那一個就先燒水,等回來後再一起做飯。
這樣可以說,在媽媽傍晚下班回來後,天不黑就能吃晚飯。
而且還不浪費電費或者是蠟燭沒有燈什麼的。
其實最關鍵的是,媽媽回到家就能吃飯,最大的好處就是,這個點不管是抗美表姐,還是兩個舅舅家裏其他的孩子,都不會在這個時間過來。
原因嗎?幾乎每家每戶都會趁著天黑之前趕緊吃飯,雖說電費,蠟燭,還有煤油都不算太貴,但是實在是架不住這個時代的錢它太值錢了。
而且又因為空間裏現在不僅養著雞,還多了豬仔,鴨仔,鵝仔,這些都需要喂養,所以每天吃飯都會比較積極,不會耽誤到很晚吃飯。
而且吃完飯後,趁著家裏其他人不注意,就趕緊進屋,反鎖門進空間,把原本放在豬圈裏的雞,都趕到外麵。把豬仔養在豬圈,怕豬仔還小,不好養活。
好在這幾年因為在空間裏種植莊稼,留下了不少的東西,都是可以喂豬的,所以目前並不擔心不夠喂豬的。
這不就把以前曬幹的地瓜秧子,拿到空間廚房裏開始煮,用的水也是井水,既然人喝了能強身健體,豬仔用了應該也可以,就不知道到時候豬的力氣是不是也變大,不管了,先用以後在說吧!
喂完豬仔,看到雞在院子裏到處轉悠,怕到時候拉的到處是糞便,就是圍起一圈柵欄
整體效果還不錯,就是怎麼看怎麼別扭,可以說,和這個院子一點都不搭配,顯得格外的與世隔絕。
但不管怎麼說,自己空間裏也開始養豬,就這樣,自己在9月份開學以前,終於買到了6頭豬。
不過為了養豬,早就在一開始種地瓜的時候,就在做準備。
自己除了把地瓜秧子喂雞以外,其他的可都是采摘下來,整齊的放在倉庫裏保存著,而沒有把地瓜秧子,地瓜埂子曬幹。
這東西曬幹後可沒有多少東西,倒不如就這樣喂,或者是煮熟了喂好。
別看空間的的院子能種的地方不大,可是也架不住這地瓜秧子能長呀!
不說地瓜,就這地瓜秧子,一分地,一茬怎麼也能有400-500斤吧!而且都沒有曬幹,這要是曬幹了,可就真不多了。
所以說,這幾年下來,怎麼也有2000多斤,再加上其他的應該也夠這幾頭豬吃的。
還有就是不過好在的是自從五歲的時候,自己就一個人睡一間屋子,並不需要像以前一樣,進空間還的偷偷的進,就怕讓其他人看到。
自從自己有了屬於自己的房間後,自己基本上就不需要趁著沒人的時候進空間,隻要回到屋裏,把房間門反鎖上就可以,即使外麵有人敲門,或者是喊一聲,自己在空間裏也能聽到外麵的動靜。
而是每天早上或者是晚上進空間,不過以經為了不被別人發現,每次回到自己的屋子的時候,都是順手把門從裏麵插死,這樣別人從外麵打不開這扇門,隻能叫自己給開門。
不過因為自己早上要練拳,沒辦法!空間裏所有的活都得在晚上幹,不過好在這個年代的晚上,也沒什麼夜生活,家裏不說沒有電視,就是收音機也沒有,每家每戶基本上都是盡量在天黑之前吃完飯。
家裏在吃過晚飯後,媽媽也隻是開著堂屋那盞燈,坐在燈下不是縫補衣服,就是在那裏做鞋子什麼的。
自己和哥哥也都是盡量在吃晚飯之前把作業做完,至於吃完晚飯,哥哥收拾碗筷什麼的,自己沒什麼事,找個理由就直接回屋。
然後進入空間,剛開始空間裏隻有小雞,也就隻是喂喂雞,給玉米剝葉,接著是剝玉米粒。
再一個就是收上來的地瓜,剛開始的時候,自己還小,可以說還沒有一個灶台高,沒辦法在空間裏蒸地瓜,曬地瓜幹。
隻能把壞了的地瓜,直接切片,曬幹,然後再裝起來。
至於其他好的地瓜,沒有破皮的,都是直接一點一點用籃子或者是背簍,直接放在倉庫裏的大水缸裏,這樣就不會擔心它放在外麵時間長了壞掉。
自從空間裏養了豬以後,而且現在自己也大了,可以用空間的灶台後,就開始把地瓜秧子,地瓜埂子,切碎,開始煮豬食。
這麼喂豬,還是上一世家裏最早養豬的時候,媽媽每天都給豬煮一鍋豬食,然後再喂豬的,所以自己也這樣喂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