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架機翼掛有黑紗的飛機,環繞武漢上空,緩緩飛行,以示痛悼國殤。
1938年4月29日。
日本天長節、天皇生日、日本帝國國慶日。
武漢。王家墩機場。
第四飛機大隊的一架架驅逐機身上的每個細胞都達到了興奮的頂點。他們待敵已久。
在前十天左右,第四飛行大隊和蘇聯誌願隊奉命去廣東海外三灶島,消滅那裏的日空軍基地。此時正是南方的雨季,天空連續下雨,無法起飛。他們在孝感機場的一次試飛中,發現正有一架日機從空中通過,一架驅逐機立即俯衝下去,很輕鬆地將敵機擊落。
在檢查敵機殘骸時,發現這是一架雙座偵察機。偵察員佩帶著金質領章。原是一位高級軍官來實地偵察。從他的日記中,得知日軍要在4月29日,天皇生日的那天大肆轟炸武漢,表示對天皇的祝壽。
於是中蘇兩個大隊的戰鬥機奉命集結武漢,嚴陣待敵。
是日。下午2點30分。
日軍36架驅逐機,16架轟炸機,組成氣勢洶洶的龐大機群,沿江西犯,直撲武漢。
淒厲的警報驟然而起。
警報聲中,中國第四、第五飛行大隊和蘇聯誌願隊的機群拔地而起。
中國方麵,出動73架戰鬥機迎敵。
在空中4000米高度時,與敵相遇,而此時,日機已在4000米高度之上。
最初的形勢於中方不利。這是由於機場指揮混亂造成的。當空襲警報發出時,不等戰鬥機起飛完畢,轟炸機為了到別處躲藏,也爭著起飛。使戰鬥機喪失了編隊和占領高空有利位置的升空時間。
而且,總指揮部嚴格規定,戰鬥機在迎敵之前,一定要在武漢上空周巡一趟,使武漢人民能看得見自己的飛機,看見自己的飛機是怎樣擊落敵機的。因為二·一八給武漢人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給人們帶來的鼓舞鬥誌的振奮力也太大了。
敵機首先發現了中國戰鬥機。敵機首先開火了。
中國機群躲過敵機的最初攻擊,衝擊敵陣。
地麵的高射炮群也響了,攔截日軍的轟炸機。
日軍18架轟炸機分做兩批,轟炸武漢。第一批9架,在漢陽上空被擊落一架後,匆匆丟下炸彈,龜縮而回。第二批9架被蘇聯誌願隊戰鬥機擊落3架,再次狼狽而逃。
日軍的38架驅逐機與中國空軍的驅逐機攪殺在一起。
第四大隊毛瀛初大隊長率領陳懷民等9架飛機,率先衝入佐世保第二十六航空隊機群。
第四大隊的9架飛機立即被36架敵機團團包圍。差不多是每4架敵機圍住一架中國飛機。
中國飛機像一隻隻機靈的蜜蜂,在敵機群中翻飛,機頭不時吐出火舌。
陳懷民擊落一架敵機。
但是他立即被幾架敵機圍住了。幾條火舌同時射向他的飛機,他已經分身無術了。突然,他感到機身一震,他被擊中了。
這個時候,他本可以跳傘逃生。但是他沒有。他想他已經夠本了。在他的對日作戰史上,他已經留下了擊落敵機5架的記錄,剛才,又擊落了一架。現在,他要把這個記錄增加到7架。
他沒有選擇本來已很光榮的生,卻選擇了更壯烈的死。
空軍勇士陳懷民毅然駕著負傷的飛機向敵機撞擊,和敵人同歸於盡。他把他那無畏的殺敵精神和未酬的壯誌一起揮灑在祖國的萬裏長空。
天空中平靜下來。敵機飛去了,留下了它21具飛機殘骸。天長節,成了日本人的哭喪節。
武漢三鎮沸騰了。祝捷的鞭炮連續不斷。
武漢三鎮又一次流淚了,為自己無畏的空軍勇士。
1938年5月31日。
大批日機再次空襲武漢。中國空軍起飛迎敵,一舉擊落敵機14架。
在武漢會戰最激烈的時刻,8月30日,武漢空中又一次發生大規模的空戰,敵機11架被擊落。
在武漢空戰中,中國空軍將日軍有名的木梗津轟炸機聯隊,幾乎全部殲滅。
日本木梗津、鹿屋航空聯隊隊長、海軍航空大佐石井義,負罪剖腹自殺。
武漢空中大捷甚至使勇武將軍馮玉祥,也詩興大發。他即興作打油詩一首:
二一八,敵來襲,被我空軍大打擊。
那次打落十三架,兩三個月敵斂跡。
四月二十九,敵機又送禮。
警報一得到,我方布置齊。
防空高射炮,整容待時機。
神勇飛將軍,一一騰空起。
天羅與地網,陷阱成立體。
三十六架敵飛機,霎時武漢上空逼。
高射炮,發炮擊;我空軍,機槍擊。
上下夾攻敵落膽,隊形亂,竄不及。
激戰共計半小時,敵機紛紛落如雨。
青年空軍諸壯士,赤膽神威真無比。
氣慨壯山河,百戰皆勝敵。
還要沉著好準備,予敵更大之打擊。
空軍將士啊,複興民族多靠你!
空軍將士啊,同胞向你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