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嶺芸芸將星(3 / 3)

薛嶽命令七十四軍王耀武五十一師出擊。

日軍在空軍支援與炮兵集中攻擊的掩護下瘋狂進犯,王耀武率五十一師利用近戰夜戰打擊敵人,血戰7晝夜,終於堵住了這股日軍。

後來的萬家嶺大捷也與五十一師的功勞分不開。

萬家嶺是德安城西20公裏遠的綿亙山地。

日軍第一0六師團便陷進了這塊山地裏,成為翁中之鱉。

五十一師主攻萬家嶺側翼的張古山陣地。

王耀武認為,張古山是戰場陣地的鑰匙,五十一師應該全力以赴。

有的將領認為,張古山地勢高峻,十分險要,易守難攻,國軍缺乏重炮,單憑正麵攻擊,傷亡必然很大,難於完成任務。

這時,張靈甫站出來說:“我軍應該仿效《三國演義》中鄧艾偷渡陰平進攻西蜀的經驗,挑選一批精幹將士組成突擊隊,從張古山之背突破,實施兩麵夾擊。”

王耀武同意了張靈甫的提議。

張靈甫奉命帶領一支精幹的突擊隊出發了,他們攀藤附葛,從人煙絕跡的崎嶇峽穀奇襲日軍後背,配合友軍進攻。

這一招果然奏效,很快占領了張古山。

但是,日本人把張古山看成他們的生命線,在飛機、重炮掩護下拚死反撲,硝煙彌漫,山崩石裂,陣地變成一片焦土,無法再守。

部隊隻好退下來。

入夜,五十一師又組織反撲,陣地重新回到中國人手裏。

就這樣,雙方反複爭奪了5個晝夜,張靈甫腿部受傷,仍堅持指揮戰鬥。

五十一師終於將張古山牢牢控製住。

陣地前,日軍遺屍4千,馬屍1千匹。

這裏構成了國民黨抗戰史的重要一頁。如果沒有張古山爭奪戰,也許就不會有萬家嶺大捷。

第九戰區。鄂贛邊。

吳奇偉將軍當時是第九集團軍總司令,歸第一兵團總司令薛嶽指揮。

吳奇偉原為第四軍軍長。第四軍名聲很大,在北伐戰爭中曾立下赫赫戰功。吳奇偉當時是第四軍第三十六團參謀長,1926年7月,吳奇偉在北伐軍進占平江、奪取汀泗橋和攻克賀勝橋等戰鬥中戰功卓著。

1938年7月,吳奇偉由第四軍軍長升任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在南潯線一帶,指揮部隊與日寇作戰。

列入第九集團軍序列的有:

俞濟時的第七十四軍;

李覺的第七十軍;

歐震的第四軍;

李漢魂的第六十四軍;

葉肇的第六十六軍。

尤其是第七十四軍和第四軍,戰鬥力很強,屬於國民黨的精銳之師。

日軍第一0六師在南潯線最早遭到抗擊,傷亡慘重,狠狠打擊他們的,就是吳奇偉將軍的老部隊第四軍。第一0六師團在九江以南地區被阻10天,第四軍在第六十四軍和第一五五師的協助下,大量殺傷敵人,第一0六師團僅大隊長以上官佐就被打死4名,打傷41名。第四軍是吳奇偉的老部隊,指揮起來得心應手。

從外表上看,吳奇偉根本不像個帶兵打仗的將軍,倒像個炊事員。

每到新駐防地,他總要抽空找老百姓聊天,從生活、社會政治到軍隊的紀律,無所不談。

當老百姓得悉這個五短身材、麵目慈祥、說話和氣的人是吳奇偉時,吃驚的樣子可以想象。

逢戰鬥間隙,他便獨自到墟市上去買些自己喜歡吃的鮮魚、豆腐。

吳奇偉有個外號:阿婆。

在國民黨高級將領中,像吳奇偉這麼隨和的,不多見。

但是,如果部屬違犯了軍紀,他會馬上瞪起眼珠子來,毫不猶豫地下令按軍法懲處。

因此,吳奇偉的部隊和民眾的關係融洽,在南潯線作戰的餘暇,吳部主動幫助當地百姓收割莊稼,部隊也得到群眾不少幫助。

為了提高士氣,增強部隊的戰鬥力,吳奇偉還在第九集團軍設立了政治特派員室,確定由總部秘書處長親自抓政治工作,不但指導部隊的政工幹部,而且還帶領戰地服務團的人員作政治鼓動工作。

吳奇偉很注意利用各種勞軍代表團與部隊開聯歡會,親自演講,鼓舞士氣,並指導慰勞代表團到基層部隊“鼓勵士兵,慰勞士兵”。

很多人都說過:“這樣的部隊,能打勝仗。”

有一次在廬山腳下,吳奇偉在一間草棚內指揮戰鬥,敵機不斷前來轟炸掃射,他不管不顧,一直在茅屋裏守著電話機,作戰參謀胡翔勸他出去躲避,他卻笑著說:

“不要緊,‘爆’死算了,你快去隱蔽。”

吳奇偉是廣東人,爆是廣東話炸的意思。

後來敵機轟炸掃射更厲害了,胡翔懷疑敵人已經知道這裏是指揮所,或者有漢奸指示目標,又跑進茅屋去叫吳奇偉,他卻伏在桌上睡著了,鼾聲嘹亮。

1938年10月初,萬家嶺戰役打響。

吳奇偉將軍是萬家嶺戰役的前敵總指揮。

為了就近指揮作戰,吳奇偉將指揮部設在前線箬溪附近的一個小村莊。

指揮所每日都遭到敵機反複轟炸掃射,吳奇偉數次遇險,別人勸他趕快離開,找個安全的地方,他還是那句話:

“不要緊,‘爆’死算了!”

一次,他正與第四軍軍長歐震通電話,一架敵機俯衝掃射,竟將電話機打碎。

又一次,他和部屬聚在地圖前策劃作戰事宜,遭到敵機轟炸,指揮部房子被炸掉一半,另一半塌下來,將他們埋在裏麵,多虧是木頭房子,他們才幸免於難。

因為有了這樣的將領,萬家嶺之戰,以中國軍隊大獲全勝而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