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伽利略(2 / 3)

牛頓:很有意思的理論,在那樣的空間裏,由於折射,確實是無數個相同的影像在鏡子中。如果以這個理論來看得話,這將是一個最奇特的循環。甚至這樣的循環是沒有盡頭的,那麼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們人類的科技真的可以清晰的觀察到誇克之內的終極世界的話,將會對我們本身的世界產生怎麼樣的衝擊。簡直不可思議,這將是一項空前的成就。

但丁:確實很有意思,不過尊敬的會員們,讓我們再想的遠些,大膽些,也許我們所處的宇宙,在一個更加廣闊的宏觀上,可能也不過隻是一個誇克而已。結合第二次關於杠杆的會議討論,所謂的高緯空間,其實可能就是那個更為廣闊的世界,我們以前認為自己所處的是大陸中心,後來又認為是宇宙中心,現在我們認為我們的宇宙是獨一無二的。但是現在結合這些理論來看,那些真的是很可笑的事情,人類的目光永遠隻是井底的青蛙而已,這是可悲的,但也激發了追尋真理的動力。

牛頓:謝謝尊敬的但丁的總結,您總是能看到離真相最近的地方。那麼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物質疊加,其實就是一個個循環。這樣的循環就像阿基米德描述的奇特的鏡子空間一樣,我們人類就像站在鏡子前的人一樣。有一天這個人發現了鏡子中有更多的自己,但是憑眼睛是看不到所以的。所以有了放大鏡,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可是在這真正的無數麵前,這個人每發現一個自己便會有新的發現,但理論上這種發現是沒有盡頭的,完美的設計,真的要感歎這個無限大的宇宙,不,宇宙這個形容詞在它的麵前顯得如此渺小。

但丁:佛說一花一世界,他是對的也是錯的,但從意義上來講,這句話是超前的。前人的思考很多時候沒有事實依據,但也沒有各種桎梏。這種天馬行空似的異想天開,其實是現今科技的第一塊基石,如今科技的大廈早已拔地而起,但也為此禁錮住了這種最基本的精神。

阿基米德:真的十分感謝尊敬的但丁,您的視角總是看得比我們遠。正如您所說沒有邏輯的奇思妙想是愚昧的,而善於辯駁的想法永遠是可貴的。

阿基米德:尊敬的會員們,既然咱們最終的目的是通過探討的方式解開世界上所有的謎題,這本身就是超前的,所以咱們不能被這種桎梏禁錮。我認為隻要有一天人類的科技可以看到所有的一切,那麼一切的謎題都將會不複存在。

看著屏幕上出現的文字,張翼眼前一亮。如果看到一切,那麼還會有什麼解不開的問題呢?是的,張翼欣喜的想著確實能看到就能解決。不過他很快想到,看的到並非解決的了。畢竟解開難題靠的不光是眼睛,還需要腦袋。是的,能解開所有問題的將是怎樣的智慧呢?張翼迫不及待的動起手來,屏幕上很快出現一行新的問題。

伽利略:隻是看到是不夠的,還需要能夠去理解的大腦。什麼樣的東西才能完全接受那麼龐大的信息呢?人腦嗎?電腦嗎?還是什麼其他的呢?

但丁:我們可以假設有這樣一個物種或者事物,它的思維運轉速度是我們人類的無數倍。可以這樣想象一下,當我們在一秒鍾內隻有一個前進後退的想法的時候,這個它已經走完了所有的過程,並且得出無數種結果。這裏指的它隻是一個概念,但可能這個它已經存在或還未達到,我們甚至可以假設這是智慧的最終形態。

牛頓:尊敬的但丁這裏所推出得它,更像是一個更高維度的存在。咱們所處的維度隻有開始,過程,結束。而它可以在未開始之時就預知這一過程,即開始,過程,結束。確實要看到才能影響。

但丁:謝謝尊敬的牛頓的解釋,但結合你的論述,我覺得這並非智慧的最終。這一係列隻是可以看到而非改變。如果以這樣的理論推演下去,要根據它的意識去改變的話這個它本身還需要有一定的力量,這個力量不是單純的物理力量,而是一種掌控。既看到一切,又改變一切的力量。這樣的操作甚至在其他低層次看來是不能發現的,這是超出一切的存在。

阿基米德:通過兩位尊敬的會員的理論,我想到了武打片裏的描寫。在兩個高手的對決中,一個是看到對方的招式缺憾和自己的招式不足,但沒足夠的身體反應力和控製力去破敵製勝,另外一個更為厲害的高手,不止能看到各自的招式缺憾和不足,還有足夠的反應力和控製力去實行。這種實行力,在對決中立判高下。

張翼看著其他人的討論,想象著他們描述的和想象的。這裏出現了一個它,這個它才是問題的關鍵,可是它到底究竟是什麼或者代表什麼呢?張翼感覺到了這個它的重要性,所有馬上就把這個問題問了出來。

伽利略:上麵各位尊敬的會員們都在討論這個理論上智慧的最終它,可這個它究竟代表什麼?以現在我們人類已有的認知,最有可能成為它的又將會是什麼呢?

牛頓:從上次的會議我們可以想到,最有可能的有三種,一種是我們,就是人類。另外一種是人工智能,這種可能的可能性甚至超過人類,因為它的思考以及計算速度是目前人類無法達到的。第三種是包括外星智慧在內的另外一個不可知的智慧,這種可能性因其不確定性,有可能高於以上兩種。

阿基米德:但是尊敬的牛頓,在此時此刻,我們的探討,即人類的探討,已經讓我們發現了這種理論。那麼我們應該先拋開第三種,這種不確定性還要更遠的眼光,所以我們現在唯一能做的似乎隻能是忽略它。而第二種在現在來說顯然還沒有自己的意識,而發現這些的我們可以利用第二種即人工智能來達到智慧的最終。

但丁:歐洲曾有一位偉大的將領說過,我來了,我看到,我征服。而道家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正如尊敬的阿基米德所說,目前咱們人類所能做的隻能是努力的在科技的道路上飛奔前行,而不管前麵是什麼,都要到達能預見的時候才能去思考解決,不然一切不過隻是笑話和癡人說夢而已。

阿基米德:是的,不知道各位尊敬的會員們開過車沒。開車最重要的就是要看遠方,隻有這樣才能結合自己的速度和反應力去規避事故的發生。而突然出現的意外,當然也要十分小心,但這是無法預防的,因為你看不到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或者說你無法把握在你周圍的很多細節。比如突然出現的路口來車,其他車輛的突然失控,行道兩旁冒失的行人。而我們現在就像一個反應隻能是不是瞄兩眼後視鏡及車兩旁的人,你的目光隻能望著前方。等到什麼時候這個人達到同時觀察身邊一切的時候,就成為了那個最終的智慧,也就是它。

牛頓:尊敬的阿基米德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很直觀的事實,確實在缺少這種能力的時候,我們隻能做好自己的事。我在想上次議論我們說過加強自己的同時防備且發展人工智能。那麼我們可以把人類比喻成駕車的人,那這個被我們駕駛的車可不可以比喻成人工智能。現在的科技來說,不止車輛,飛機船舶也都是道具而已,如今無人機已經出現。而它是我的認識裏最像人工智能的。這種無人機有能力完全由電腦程序控製,但最聰明的做法還是用程序給全麵的信息而由電腦前的人來做最終決定。操控這種無人機的駕駛人員在遠離機體的安全地點,通過無人機傳回的畫麵,以及電腦分析得出的信息,經過思考給出一個個指令。其實從根本上來說,最接近理論上的人工智能的是馬。因為它是有自己的判斷,但沒有在智力上超過人類而由人類操縱使得人類更加方便的工具。其實要根本解決還是要利用生物科技開發人腦來達到駕馭人工智能或者至少是平等的來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