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召開登陸戰役演習總結大會
1959年5月25日,軍委召開穿山半島登陸戰役演習總結大會,由陸、海、空軍分別作了總結報告,南京軍區許世友司令員作總結講話,葉劍英元帥作重要指示。
葉劍英在這次演習的講評中說:
我們在山地打了幾十年,平原也有些經驗,所最困難的是渡海登陸或抗登陸。陸海空聯合作戰是我軍目前訓練任務中最困難最難解決的東西。特別是渡海登陸,是現代戰爭中最複雜的一種戰役戰鬥樣式。我軍有登陸金門失敗的教訓,有登陸一江山島成功的經驗,既要總結過去,又要有新的發展。
葉帥勉勵大家要從實戰需要出發,認真總結訓練經驗。對於穿山半島登陸戰役演習,王清川認為主要有兩點:
一是演習的目的明確、針對性強,更接近於實戰。這次演習明確以解放金門登陸作戰為背景,要求演習地區必須與金門地區的海區地理特征相近似,演習敵情必須與金門的情況相符合。
此外,當時美蔣訂有共同防禦台灣的條約,雖不包括金門、馬祖,但在實際上對金門作戰是會有一定影響的。這不僅是軍事問題,而且是一場複雜的政治鬥爭。當時我們考慮了美國可能采用的直接和間接幹涉的方式,在組織這次演習時,也考慮了實戰中對付這種現實情況的戰役、戰術措施……
二是認真貫徹了以毛澤東軍事思想為指針,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根本指導思想。艦艇編組、組織上船、航渡、破除障礙、炮火準備、火力支援、海上打擊、空戰等,都是為保障登陸兵上陸殲敵創造有利條件……
演習緊密結合實兵演練,探索和解決了一係列戰術問題,為金門登陸作戰積累了一些知識,摸索了一些經驗。如近岸渡海登陸作戰如何劃分階段問題。
登陸工具編組和上船裝載指揮問題;海上打援問題;登陸隊的隊形和波次編成問題,投入戰鬥的要求確定問題;破除障礙問題;艦炮火力使用問題;三軍協同動作問題;近岸渡海登陸作戰的戰役指揮問題等等。
據外電報道,這次演習以登陸台、澎、金、馬為假想前提。通過這次演習,豐富了軍隊在現代條件下組織海上演習的經驗。
主要收獲是:探討了陸、海、空三軍聯合登陸作戰的組織指揮和協同。對以陸軍為主組成聯合指揮部,統一協調諸軍兵種的戰鬥行動;根據作戰時節的特點,適時轉換指揮關係;各級指揮靠前,集中指揮與分散指揮結合;以預先計劃協同為主,臨時協同為輔,使計劃具有科學性和適應性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經驗。
同時,通過這次實戰演習,還摸索了登陸輸送編組的基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