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天舉行的理事會成員和媒體見麵會上,拉莫斯先生代表論壇對中國政府及領導人對博鼇亞洲論壇給予的一貫支持表示感謝。

拉莫斯說,中國的經濟增長有目共睹,對亞洲和世界經濟的影響日益增強。中國已經成為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東南亞國家在經濟、文化和科技等領域重要的合作夥伴。拉莫斯認為,博鼇亞洲論壇的成立,反映了亞洲人民尋求合作和共同繁榮的願望。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拉莫斯表示,加強富國和貧窮國家間的合作,縮短富人和窮人的差距也將是本屆年會的重要議題之一。

為支持博鼇亞洲論壇的發展,當天,中國政府決定向博鼇亞洲論壇提供800萬元人民幣的援助。

此外,論壇會員招募工作正在順利進行,當時已經招募了100多名會員。

博鼇亞洲論壇首屆年會為期兩天,由兩場主題大會及20多場分議題會、對話會及午餐會組成,內容豐富多彩。本屆年會主題是“新世紀、新挑戰、新亞洲:亞洲經濟合作與發展”,其中亞洲地區經濟合作、地區內貿易自由化以及加入世貿組織後的中國經濟政策與發展將成為本屆年會的3大焦點。

同時,亞洲製造及知識經濟時代的亞洲出口競爭力、數字亞洲及亞洲金融、媒體的全球化和產業化等議題也備受矚目。

當天晚上,朱鎔基總理出席了海南省政府和博鼇亞洲論壇秘書處聯合舉辦的歡迎宴會。

當時,來參會的很多人不了解,就在博鼇亞洲論壇成立的半年之前,博鼇還是一片荒灘。會場、酒店、公路、綠化等各項建設還未起步。

為了如期完成博鼇亞洲論壇一期工程建設,海南省委、省政府,瓊海市委、市政府,海南博鼇投資控股公司,尤其是投身博鼇建設的700多名建設者們,表現出的是高度的政治責任感,飽滿的工作熱情,嶄新的精神風貌。

參加博鼇亞洲論壇創立大會的亞洲各國政要、前政要和嘉賓等達400多人,規模大,要求高;特別是博鼇還正在建設之中,籌備工作需要晝夜兼程,出現一些應急性的難題,包括會場、音響、通訊、食宿、交通、安全等等。

時間緊、難題多、任務重,又是第一次參與籌備和舉辦這樣一個重要的國際性會議,難免會遇到困難、碰撞和矛盾。但人們都不約而同地把辦好博鼇亞洲論壇作為大局,無怨無悔,默默奉獻,硬是保質保量地完成了論壇的各項工作。那時,海南全省的共同意識就是:為海南樹形象,為國家增光彩的改革開放大局意識、奮力拚搏的進取意識。正是這些精神,鑄造出博鼇品牌。

通向博鼇長達18公裏的嘉博公路改造建設,瓊海人日夜施工,到竣工通車時隻花了5個月;種植6萬多株花木、鋪植1.2萬平方米草皮,隻用了50天,博鼇兩個沿途墟鎮的街景立麵改造,從規劃設計到改造完工,隻有短短17天;拆遷198間房屋,隻用了不到3天時間。

矗立在博鼇廣場中央、萬泉河出海口的亞洲論壇主會場,是創造“博鼇奇跡”的地方。

博鼇變了樣,瓊海變了樣,前來參加亞洲論壇的各國嘉賓,對此讚歎不已。

第22章 朱鎔基在首次年會上致詞

2002年4月12日上午,博鼇亞洲論壇首屆年會在海南博鼇開幕。

出席年會的有論壇中方首席代表、全國政協副主席陳錦華和菲律賓、澳大利亞、蒙古、巴基斯坦、尼泊爾、韓國、哈薩克斯坦等國的前總統或總理,聯合國亞太經社會執行秘書,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香港和澳門特區行政長官等。

韓國三星集團、日本豐田汽車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微軟公司等100多家全球知名公司的代表參加了本屆年會。周光召、經叔平、唐家璿、李榮融、吳基傳、戴相龍、金人慶、王夢奎、趙啟正、白克明、汪嘯風等也出席這次年會。

來自中國、韓國、日本、泰國、越南等亞洲國家的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以及亞洲和歐洲的企業界人士,共2000多人出席年會。

早上6時左右,就已經有一大批記者在年會主會場外排長隊等候安檢。

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出席開幕式並發表致辭和題為《攜手共創新世紀亞洲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

朱鎔基在開幕式致辭中,首先代表中國政府向與會的各界人士表示熱烈的歡迎。他說:

去年2月,博鼇亞洲論壇在這裏正式成立。一年來,國際政治、經濟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本次年會以“新世紀、新挑戰、新亞洲”為主題,鮮明的體現了論壇立足亞洲、麵向世界、共商發展的創辦宗旨,充分反映了亞洲國家加強對話、互利合作、促進繁榮的共同願望。

朱鎔基還說:

作為東道國,中國願意繼續為論壇的健康發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願意與亞洲和關心亞洲的各國各界人士一道,致力於建設欣欣向榮的新亞洲!

在主旨演講中,朱鎔基說: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我很高興參加博鼇亞洲論壇首次年會。我願意與大家共同探討新世紀新亞洲區域合作與發展的問題。

亞洲是地球上最大的洲,聚居著世界60%的人口。資源十分豐富,曆史源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20個世紀中,亞洲的巨變和崛起,譜寫了亞洲發展的輝煌篇章,也成為人類社會進步的顯著標誌。展望新世紀,曾經擁有光輝燦爛曆史的亞洲,必將創造出更加絢麗多彩的文明。

朱鎔基就新世紀亞洲區域合作與發展的方向問題談了幾點看法:

第一,以經濟合作為重點,逐步拓展全方位合作。發展經濟是亞洲各國的首要任務。從實際需要和實踐看,可以把貿易、交通、農業、信息、能源作為優先合作領域,並逐步向其他領域擴展。

第二,立足現有合作渠道,不斷擴大合作範圍。東亞、南亞、西亞和中亞地理上相對獨立,經濟發展各有特色。從便利性和有效性看,應首先加強次區域合作,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泛亞合作的途徑。

第三,進一步拓展雙邊合作,增強區域合作的基礎。加強雙邊合作,有利於推動地區合作的順利發展。區域合作也有利於為雙邊開辟更廣闊的空間。兩者可以形成良性互動。

第四,實行開放式地區合作。開放是亞洲文化的傳統,合作不可能自我封閉,更不應形成排他性集團。亞洲國家應通過APEC、亞歐會議和東亞—拉美合作論壇等渠道,進一步加強與各大洲國家的合作。

朱鎔基接著指出,中國是亞洲的一員。中國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加速國民經濟發展,促進人民生活改善。隨著新世紀的到來,中國現代化建設進入了新的階段,國民經濟將以每年增長7%以上的速度持續向前發展。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跨越,不僅將給中國人民帶來巨大福祉,也必將提供無限商機,為亞洲和世界經濟合作開辟新的廣闊空間。

朱鎔基最後說: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中國的發展需要和平。中國經濟的發展,不會對任何國家和地區構成威脅。無論現在還是將來,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力量。

亞洲人民勤勞智慧,自強不息,這是亞洲過去取得輝煌成就和創造燦爛明天的重要法寶。中國人民願與亞洲各國人民一道,攜手共創新世紀亞洲的美好未來。

朱鎔基的講話結束後,會場爆發出經久不息的雷鳴般的熱烈掌聲。

演講後,朱鎔基還回答了與會人士的提問。泰國總理他信、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韓國總理李漢東也先後在大會上發表演講。

在首屆年會上,與會人士以區域合作、行業發展和國別經濟分析為主線,就亞洲區域內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前景、亞洲貨幣金融合作、亞洲次區域合作、能源、電信、製造業和出口競爭力、可持續發展、媒體的全球化和產業化等議題進行討論。

第23章 博鼇論壇首屆年會好戲連場

2001年月12日,來自亞洲及世界各地的2000多位嘉賓,聚首博鼇,探討亞洲合作與發展等問題。

繼當天上午開幕式後,中午分別舉行“日本——擺脫經濟困境”、“東南亞地區——重建經濟與社會穩定”、“韓國——重新定位著眼未來”等3場主題午餐會。下午,多個並行議題研討會分別同時進行。

在博鼇亞洲論壇主會場,中國入世與亞洲共同發展議題研討會,吸引了眾多記者。

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威爾、中國國家經貿委主任李榮融、國家計委副主任薑偉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吳敬璉教授、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幹事蒙多薩、中國駐世貿組織特命全權大使孫振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國家稅務總局局長金人慶等先後發言。

在金芙蓉會議廳,由亞洲開發銀行主持了亞洲區域合作研討會,美國、日本、泰國、韓國、印度、菲律賓等國的專家學者、官員,就亞洲財政金融合作與區域經濟發展等發表了意見。

在海航會議廳,由愛立信公司、亞洲基金會主持的亞洲製造及出口競爭力並行議題研討會,引來了一批知名企業的總裁、負責人發言。

4月13日,博鼇日麗天藍。博鼇亞洲論壇完成所有議程,圓滿結束。重視解決當前現實問題,未雨綢繆應對未來各種複雜挑戰,努力加強區域合作,攜手共創亞洲美好未來,成為此間與會人士的共識。

當天上午,在博鼇亞洲論壇主會場舉行的“知識經濟時代的亞洲競爭力”是博鼇亞洲論壇最重要的熱門話題,吸引了眾多媒體的關注。

越南、日本、中國香港、韓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以及世界銀行的嘉賓,就亞洲如何應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發表了精彩的見解。與會嘉賓認為,在知識經濟時代,亞洲應走在世界前列,亞洲完全可以趕上起步較早的國家,甚至可以在某些領域領先。

越南副總理阮孟琴在發言中認為,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對於亞洲國家來說,努力縮小數字鴻溝、開發知識經濟是關係到國家穩定的大問題。在此問題上,亞洲國家政府要努力承擔4點責任:

特別注重人力資源開發,加強初高級教育;推進基礎設施尤其是網絡設施的建設;加快管理體製改革,建立健康、高效的經濟社會環境;加快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鼓勵中小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指出,知識經濟時代最重要的是教育。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60%,有巨大的人力資源可供開發利用,但這些人必須通過教育才能發揮其潛力。因此,要創造條件使每一個人都能得到教育,進而發揮聰明才智,享受美好生活。

董建華說:

雖然亞洲麵臨著挑戰,但以亞洲人的創造性、韌性、智慧和決心,一定能在知識經濟時代取得成功。

中午,在博鼇水城鴛鴦閣、金芙蓉度假中心餐廳、海航培訓中心餐廳,分別舉行“能源的未來”、“國際投資”、“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3場主題午餐會。下午,舉行了多場並行的議題研討會。

在“麵向未來的亞洲金融”議題研討會上,來自美國、中國、中國香港、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政要、專家就金融體製改革及公司治理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在“數字亞洲”和“亞洲電信”議題研討會上,來自英國、印度、中國的政府和企業界人士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在“媒體的全球化與產業化”議題研討會上,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啟正作了主題演講。

趙啟正呼籲亞洲國家建立自己強大的新聞媒體,報道本國的真實情況,發表維護本國利益的評論。

趙啟正說,當今世界有三分之二的信息來自占全球人口七分之一的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的報紙上,新聞來自發達國家的占60%。在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廣播、電視節目中,來自西方的節目信息量占其總量的55%,有的甚至高達75%。亞洲國家自己的聲音太小、太弱,外來的新聞、信息節目會淹沒本土的信息和節目。因此亞洲各國應當為了表達自己建立強大的新聞媒體,報道本國的真實情況,發表維護本國利益的評論。

在談到媒體全球化問題時,趙啟正認為,不能因為出現了一些全球化的跨國集團或者全球化的信息傳播就泛用媒體全球化這個概念。媒體全球化現在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在定義不清楚的情況下就提倡媒體全球化是有危險的。他提醒要謹慎使用媒體全球化這個概念。

趙啟正還在演講中介紹了中國因特網的發展現狀,同時指出世界因特網的發展是不平衡的,世界95%的因特網用戶在經合組織國家,80%的因特網內容是英文。因此,趙啟正提出在IT時代要爭上遊,不能像過去那樣落後上百年,必須緊緊跟上時代步伐。要增加本國的內容,發展本國的內容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