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動物王國2(3 / 3)

狐狸叼著鵪鶉正走著,不想,鵪鷂掙紮著開了口:“狐狸先生,我全身不過隻是一滴血,一把毛,您就是把我吃了,肚子能填飽嗎?跟您說吧,剛才我看見了一匹肥馬的屍體。您要是放了我,我就帶您去,指給您看。”

狐狸狡猾地說:“你別跟我耍鬼心眼。我放開你,你就逃了。你先看看這跟前有沒有可以替你作保的東西。有的話,你指給我看看。”鵪鶉把自己窩裏的毛茸茸的幼雛作質,狐狸放心了,才把鵪鶉放了。於是,鵪鶉飛著把狐狸帶到馬屍跟前,自己就趕緊飛走了。

狐狸圍住馬屍轉了一圈,馬屍的一麵是個不易被發現的陷坑。於是,狐狸趴在另一麵,美美地吃了個飽,這才去找它的朋友。

狐狸親切地說:“狼兄,我找到了一匹死馬,是剛剛死去的,那肉可真肥,吃起來特別香甜。我隻嚐了一點。沒有你在身邊,我吃不下去,所以我趕忙來叫你。咱們一起去吃個飽吧。”

於是,狼隨著狐狸來到死馬跟前。狐狸先占了沒陷坑的那一麵。狼不知道狐狸的詭計,就走到有陷坑的那一邊,剛走近馬屍,就覺得腳爪一滑,沒等它弄明白怎麼回事,已經跌進陷坑裏去了。狐狸吃著肉,一根筋夾在它牙縫裏了,左拉右拽,拽不斷,急得它蹦來跳去,最後也掉進了陷坑。

它們費了好大勁兒,就是出不了坑。這對難兄難弟累得直喘粗氣。最後,狐狸說:“狼兄,咱們可不能就這樣等死呀!依我說,幹脆一個舉一個,相幫著跳出這個坑吧。事不宜遲,晚了咱們就沒命了。”狼絞盡腦汁,也沒什麼辦法,隻得同意了。

狐狸又說:“本來嘛,你站在我肩頭,我先幫你跳出去。無奈你太重了,我馱不動你。你呢,個子也大,力氣也大。我看,還是我先蹬著你的肩膀,跳出去,我出去以後,一定想辦法把你救出去。”說著又是賭咒,又是發誓,狼也就相信了。

照狐狸的辦法,狐狸果然跳出了坑。可是一上了坑沿,它的話就變了:“狼先生,以前你可沒少欺負我,好幾次差點把我咬死。你想,我還會救你上來嗎?你如今死到臨頭,我也讓你死個明白。實話告訴你吧,我領你到這裏來,就是想幹掉你。現在,你就乖乖地等死吧!”仿佛對狼還有點害怕,狐狸稍微後退幾步,蹲下來望著坑裏的狼。狼此時又氣又恨,滿肚子怨惱又無處發泄,隻能蹲在坑裏望著狐狸咬牙切齒。

狐狸看到狼那副神氣,越發得意,專揀不好聽的話奚落狼:“你也有今日呀!你往日的威風怎麼不拿出來呀?可憐巴巴的,隻剩下落淚的本領了?”狼沉默著。過了好半天,它才裝出一副聽天由命的麵孔,對狐狸說:“狐狸老弟,我明白今天是死了。我不怨天,也不怨地,是我自作自受。可是,無論如何,咱們朋友一場,你就再陪我說會兒話吧!”

狐狸有些得意忘形了,它甩搭著尾巴,繞著坑邊轉來轉去,而且嘴裏不斷說出許多刻薄的話語,好幾次,狐狸的尾巴都碰到坑沿了。狼瞅準一個機會,猛得往上一躥,正好咬住了狐狸的尾巴頭,用足氣力一拽,狐狸又掉在坑裏。

狐狸又開始說軟話了:“狼兄,我剛才是逗你玩兒呢。我是跟你開玩笑呢。”它說得再好聽,狼也不聽了。

就在它們爭吵不休的時候,獵人來了,把它們倆全打死了。人們把這件事編成歌,一直留傳至今。歌中這樣唱道:

狡詐的狐狸,殘暴的狼,

不仁不義,能有什麼好下場?

到頭來,隻有那隻鵪鶉,

安然無恙,在河穀上空飛翔。

狐狸分糧食

有一年春天,狐狸、扁虱和烏龜三個合夥種莊稼。莊稼種在下麵被水掏空的土崖頂上。整天在太陽地裏幹活,風吹日曬,這種辛苦實在難以忍受,狡猾的狐狸怎麼肯受這種苦,於是耍了個鬼心眼兒。它對烏龜和扁虱說:“下麵的水衝來涮去,土崖下邊都被掏空了,眼看就要坍下來了。土崖一旦真得坍了,那咱們的辛苦就白費了。跟你們倆相比,我還算得上是彪形大漢,也有些力氣。我看,支撐土崖這個重活就由我來幹吧,崖頂上的那些輕快活就歸你們幹。”

扁虱和烏龜沒說什麼。表示同意狐狸的辦法。從這天起,狐狸白天躲在土崖下乘涼,睡覺,自由自在,到了晚上,就四處轉悠,搜尋食物,一夏天它就這樣舒舒服服地過去了。

到了秋天,糧食收了,揚淨了,堆在了麥場上。這時候,狐狸又想出了個花招,想吞掉糧食的一大半。於是,它對那兩個同伴提議道:“咱們三個賽跑吧,跑到那座山腳下再返回來,誰跑第一,誰就多分些糧食,好嗎?”烏龜和扁虱對此沒表示反對。

它們三個一起來到賽跑的起點,狐狸隻顧陶醉在自己的美夢裏,心想:“不管怎麼樣,憑我的本領,這第一保證是我的了,那糧食也就由我一個人獨吞了!”它隻顧在那裏想好事,沒有留意,那扁虱已經悄悄地巴在了它的尾巴上。

狐狸跑啊,跑啊,飛快地跑啊,仿佛那一堆糧食就要屬於它了。等到它跑回麥場上那揚淨的麥堆旁邊,往下一坐的功夫,靈巧的扁虱早已跳到地上,故意大聲“哎喲”叫了一聲:“你想把我一屁股壓死嗎?”

狐狸吃了一驚,仔細看時,原來是扁虱。狐狸又驚又疑,橫眉立目地瞪了扁虱幾眼,問道:“你是什麼時候到的?”扁虱不動聲色地答道:“你問我來了多大工夫了?時間有多久了,我也說不準,隻是我一身的汗水已經早吹幹了。”

過了好半天,烏龜才慢慢地趕到。它累得鼻血都流出來了。狐狸見了,就取笑道:“龜兄,你本來跑得不錯嗎,怎麼路上耽擱了那麼久?”說著輕蔑地一笑。

烏龜氣籲籲他說:“咳,狐兄,你說我倒黴不倒黴吧?我跑到半路上,碰到了一個手臂架著獵鷹的獵人,他拽住我不放,非要我說出你在哪兒。你想,我能說嗎?咱們是好朋友。他看我不說,就把我打得鼻子眼睛裏流血。我一看,再不說,他就把我打死了,沒辦法,我隻好說了實話。你往那邊看,那獵人已經攆著我來了!”

烏龜臨時編的這一些話,竟把狐狸嚇得七魂出竅,顧不得回頭看看,夾著尾巴逃命去了。糧食就由烏龜和扁虱平分了。

就這樣,狐狸白費了心思,沒撈到一點兒便宜。

山羊智勝惡狗

在一片野地裏,生活著一條狗,這條狗性格強悍,力氣非常大,其它野獸不敢欺負它。狗在荒野的低窪地上蓋了一棟很漂亮的房子,它住在裏麵過著舒舒服服的日子。

狗不在家時,就讓一隻猴子替它看家,防止其它的野獸毀壞或占據,猴子辦事很認真,當狗不在家時,總是寸步不離開房子。有一天黃昏,猴子聽見叩門聲,以為是狗回來了,就高興地把門打開,一看,原來是一隻公羊帶著一隻母羊和三隻小羊。公羊告訴猴子,它們出來吃草,忘了及時返回去,現在天色已晚,回去擔心被獅子傷害,希望在這裏住一宿。

猴子打量了一下公羊,說:“你們打哪來?這是狗的房子,狗的厲害你們是應該知道的。我勸你們還是趕快離開這兒,不然,狗回來了會把你們咬死的。”

母羊聽猴子這麼一講,身子開始動起來,它對公羊說:“主人,還是趕快離開這兒吧,我們何必要送死呢!過去我們不是遇到天黑就在草叢裏睡覺嗎?再說,猴子不歡迎。我們就是住下來,夜晚也不會安寧的。”

猴子見母羊害怕了,顯得更加傲慢起來,說道:“我已經對你們說了,趕快離開吧!要是仍然在這裏糾纏不休,我馬上去把狗叫回來。到那時你們可別後悔。”

公羊見猴子瞧不起自己,心想對它也得來點硬的,大聲吼到,“住嘴!混賬東西!從我的祖先起,這棟房子就是屬於我的。在這世界上,還沒有人敢從我手裏奪走。去!告訴你的主人,就說我在這裏等著它。”

猴子氣得跳了起來,它衝出門,直奔野外去找狗。母羊對公羊說:“主人,我們還是趕快走吧,在狗回來之前就離開這裏。”

公羊說:“別害怕!咱們小心點就是了!現在,如果我們表現了害怕的樣子,那我們將會落得個想逃無處可逃的地步,因為狗已經知道我們啦。眼下最要緊的是,采用計策戰勝強大的對手。我想出一個辦法來,到時見狗回來後,你就叫小羊一起大聲哭起來,我問他為什麼要哭,你說他們餓得想吃狗肉。”

“那好吧。可我擔心這辦法救不了我們。”母羊還是有些擔心。

再說猴子在荒野裏好不容易找到狗,它上氣不接下氣地對狗說:“主人!糟啦!有個家夥帶著全家住進您的房子,我讓它們走開,要不然您回來後要咬死它們的。可這家夥對您大聲罵起來,我從沒見過誰敢用這樣惡毒的語言傷您的。”

“你知道它是誰嗎?”

“不知道,看樣子像一隻公羊。”

“雖然我沒見到它,但肯定不是公羊。一隻公羊是不敢這樣做的。它是什麼模樣?身子比我高大嗎?”

“我看差不多。反正要比我大得多。這家夥渾身的顏色是黑裏透紅,毛茸茸的,四隻腳跟羚羊的腳一樣。”

“假如你敢肯定它沒有我的力氣大,咱們就回去看看,它們一共有幾個?”

“連同它們的孩子一共是五個。”

“多少?五個!即使他們沒有力量,但數量多,我們也對付不了。古代有一句話說得好:幾個人一起上,就能打倒一個大力士。我們需要小心行事,決不可輕易冒犯。”

猴子見狗有些害怕,想笑又不敢笑,顯得很高傲地說:“它們一個個都身子矮小,隻是比我的腿長些就是了!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獅子和大象,還能有誰比您的力氣大啊?您的擔心是多餘的。”

狗見猴子有些瞧不起它,生氣地說:“你給我住嘴!你懂得什麼!有的野獸雖然沒有我的力氣大,但你知道它們的底細嗎?走,咱們去看看。假如有便宜可占,我們就衝上去;要是覺得會吃虧,咱們就逃走。”

公羊見猴子走近房子跟前時,三隻小羊一齊“咩咩咩”地大聲喊叫起來,公羊故意大聲問道:“喂!小孩子,你們怎麼了?”

母羊大聲回答說:“它們嫌家裏的肉都吃厭煩了,想要吃狗肉,它們說狗的肉好吃。”

“昨天我不是殺了一條狗嗎?把剩下的那條狗腿給他們吃吧!”

“我已經給過它們了,它們說剩肉不好吃,要吃新鮮的。”

“那好吧!讓他們再稍稍等一會。我聽猴子說狗今天會回來的。到時我把狗殺了給它們煮肉吃。這條狗又肥又大,可真是上帝送給我們的禮物。”

公羊和母羊的對話,狗同猴子在屋外聽得清清楚楚,狗看了猴子一眼說:“你聽見沒有?它昨天還殺死一條狗,我說它的力氣比我的大,你還不相信,剛才都聽見了吧,該相信了吧!我斷定一隻羊是不敢對我無禮的,它肯定是一隻外形像羊的怪物,荒野裏是無法讓它生存的,所以它一直呆在城裏。趁它還沒有看見我,咱們趕快逃吧!”

猴子仍然固執己見,說:“主人,您千萬不可相信它的謊言,它這是在您麵前有意製造假象,依我看,它是一個不堪一擊的小東西,就以它走路的樣子來看,完全可以肯定它是一隻羊。”

聽猴子這麼一說,狗似乎壯了些膽,說:“走!咱們再走近點看看。”公羊見狗和猴子已來到門外,就讓小羊重新大哭起來,它提高嗓門對母羊說:“先讓孩子們別出聲。等猴子把狗引來,我就衝出去把狗殺掉,咱們作為一頓早餐吃。現在我們沒有儲備多少食物,這條狗可供我們吃一段時間。”

狗聽到這裏,再也忍不住了,它跳起來,猛地將猴子撲倒在地,厲聲罵道:“我看你不懷好意,是在有意設圈套害我,讓我白白地送死。好!現在上帝幫我看清了你的醜惡嘴臉,你這個壞蛋!”猴子正想開口為自己申辯,狗一口咬住它的喉管,不一會它就斷氣了。狗見猴子已經死了,慌張地轉身就逃,一溜煙跑得無影無蹤了。

五隻羊在房間裏安安穩穩地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公羊和母羊將房子裏的值錢的東西搜羅一空,然後帶著這些東西,領著小羊,順著原路返回城去了。

雲雀的三句話

一天清早,有個獵人來到山裏,看到昨天在草叢中安設的馬尾套上,捉住了一隻雲雀,心中非常高興,便細心地把雲雀從馬尾套上解下來,輕輕地握在手裏。獵人心想:這隻小雲雀如果不是被我套住,也要被老鷹叼去當作一頓點心,幹脆我把它殺掉吃了吧。

正在這時候,不料,雲雀開口講話了:“獵人大哥,請你不要殺我吧。你殺了我又有什麼用呢?想吃吧,我又沒有多少肉;想用吧,我又沒有多少毛。您要是不殺我,我可以告訴你三句對您特別有用的話,讓您終生受用。怎麼樣?獵人大哥?”

獵人聽了雲雀的話,又見它那可憐的樣子。

就說:“那麼好吧,你就快點告訴我那三句話吧!”雲雀說:“第一句話我可以在您的手上時告訴您。第二句話,我要飛到那棵樹梢上時再告訴您。第三句話,我要飛上藍天才能告訴您。”獵人說:“好吧,現在你就在我的手上,那就先告訴我第一句話吧!”

雲雀說:“當您聽到別人的話時,就像您要用牛奶做奶酪一樣,先看看那是不是牛奶,能不能做成奶酪。您應該把別人告訴給您的話,用秤仔細地稱一下,衡量一下,也就是說要通過您自己的思考,想想對方的話是否是正確,若是正確的,就聽;不正確的話就不要聽,小心上別人的當。”

獵人聽了之後,覺得很在理,點了點頭說:“好啊,這第一句話,你說得不錯。現在你就可以飛到那樹枝上講第二句話。”說完之後,獵人就輕輕地將那隻雲雀放開,讓它飛到樹梢上。

雲雀站在那高高的樹梢上,不由地哈哈大笑:“你真是個愚笨的獵人,在我的肚子裏有一顆像大拇指頭那麼大的寶石,如果你把我殺死取出那顆稀世之寶,你不就成為天下最富有的獵人了嗎?誰叫你那麼輕易地相信了我的話,將我放了呢?”

獵人一聽,又悔又惱,咬著自己的大拇指說:“唉!我上當了,我上當了,是你欺騙了我嗬!”說著,獵人有些氣急敗壞的樣子,拍了一下大腿,指著樹梢上得意的雲雀說:“白白地讓你從我手上飛走了,算我倒黴!現在,你該告訴我第三句話了吧!”

雲雀不慌不忙地說:“你為什麼對我剛才說過的話,不好好的想一想呢?為什麼不吸取經驗教訓呢?我告訴你的第一句話,就是要你當聽到別人的話時,先經過自己的頭腦好好思考一下,用自己的智慧天平仔細地稱量一下,第二句話我說我的肚子裏有大拇指一般大的寶石時,你為什麼不好好想一想就相信了呢?你用自己的智慧天平稱過嗎?像你這麼糊塗的人,再告訴你第三句話又有什麼用呢?”雲雀說完之後,雙翅一抖就淩空飛去了。

死搬硬套的下場

有一次,一隻老猴子偷偷地躲在樹林邊,看小朋友玩皮球。忽然,皮球滾進了一個樹洞裏,它們伸手去拿,又夠不著,怎麼辦呢?這時,隻見一個小朋友端來一盆水,灌進樹洞,皮球就浮上來了。

老猴子這下開心了,它以為自己學到學問了。事有湊巧,當老猴子回到樹林裏時,正巧它的一隻小猴子掉進了一個很深很深的樹洞裏,大家正急得沒辦法。老猴子說:“別急別急,你們快去把水灌進樹洞裏,小猴子會上來的。”可是,水把樹洞灌滿了,小猴子卻沒上來。過了好久,小猴子才浮上來,但它的肚子已被水灌得鼓鼓的,小猴子被淹死了。

老猴子抱著小猴子傷心地哭了。可是它卻不明白:小猴子是它生搬硬套,自以為有學問給害死的。

烏鴉的計謀

森林裏有一群烏鴉,烏鴉王叫蘇皮,它有一個大臣叫庫西斯納。它們治理著自己的國家,安居樂業,平安無事。

有一天,忽然來了一群老鷹,不由分說就要搶占烏鴉居住的地方。烏鴉毫無準備,倉促迎戰,結果敗給了老鷹。烏鴉們隻好逃走了。

烏鴉們當然不甘心屈服於老鷹。烏鴉王蘇皮把所有的烏鴉召集到一起,共同商量對付老鷹的辦法,反正老鷹不在跟前,烏鴉們紙上談兵,個個都講得有道理,互不相讓,越吵越凶。

有的認為烏鴉的力量比不過老鷹,戰必敗,不如早降,有的則堅持無論如何也要跟老鷹鬥到底。烏鴉的大臣庫西斯納說:“你們的這些主張都欠妥當。投降對我們來說是恥辱,這無論如何也不行;而硬打又打不過人家。看來我們隻能智取才是上策。”

烏鴉王蘇皮連忙請教它有何高見。

烏鴉大臣要蘇皮屏退左右,然後對它說:“要想戰勝老鷹,就必須先摸清它們的底細。這件事隻能讓膽大無私的人去做。假若大王同意,我可以去完成這個任務。”

烏鴉王沉默良久,說:“這事太危險。”

烏鴉大臣說:“怕危險是打不了勝仗的。我請求大王召集大夥,大王向大夥宣布我變了心,勸大王投降。大王下命令讓大家拔光我身上的毛,把我扔到老鷹那裏去。然後,我就能刺探到敵人的底細。”

於是烏鴉王采納了大臣的建議。庫西斯納在被憤怒的烏鴉們拔光毛之後,又被扔到了老鷹那裏去。老鷹把烏鴉大臣帶到鷹王麵前,烏鴉大臣對鷹王說:“烏鴉王不知好歹,因我勸它投降它就把我弄成這個樣子。我願意投靠您,為您效勞。”

鷹王相信了它的話,決定收留它。但鷹大臣不同意。鷹大臣對鷹王說:“請大王別忘記過去的那個故事:猴子們跟狗熊們打仗,敗了的猴子們派一個猴子,使用苦肉計詐降,把狗熊騙到沙漠裏,狗熊們全被活埋在裏麵。我們應該借鑒這個教訓,不能輕信烏鴉。”

鷹王雖覺著大臣的話有道理,但它並沒有采納鷹大臣的建議。它收留了烏鴉大臣,並使它康複了。

烏鴉大臣在鷹群裏,養好了傷,慢慢跟鷹們混熟了,並完全摸清它們的內部情況。有一天,它瞅個機會飛到烏鴉王蘇皮跟前說:“鷹每晚都住在一個洞口很小的洞裏,隻要我們在晚上偷偷搬去樹枝堵住洞口,再點上火就可以把它們全燒死。”

烏鴉王依計行事。它連夜命令所有的烏鴉各銜一根樹枝,跟烏鴉大臣飛到老鷹睡覺的洞前,用樹枝堵住洞口,並用火炭點燃了樹枝。然後,烏鴉們展起翅膀扇風,讓火越燒越大。鷹們全部被燒死在洞裏。

烏鴉勝利了,重新回到它們的森林裏居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