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北鬥少林(1 / 1)

淩正南帶了一家丁便匆匆離開了山莊,連續一天的趕路,終於在日落之時趕到了少林寺。少林寺乃天下武學之源,平常之日,大多以慈悲為懷,今日應了召文,必然深知朝廷之安危,再者作為武學泰鬥,武林之事理應起帶頭作用。寺前林木森森,林木之間立著一些石碑,石碑上麵的碑文因年代久遠,已模糊不清,小石碑的中間立著一塊大石碑,碑上刻的字跡清晰可見,因該是僧人們的悉心照料所致,淩正南走到大石碑下麵,隻見上麵刻著賜少林寺寺僧的禦禮,嘉許少林寺僧平亂立功之事。碑文上說,唐太宗為秦王時,帶兵討伐王世充,少林和尚投軍立功,其中有十三名和尚功勞最大,但是卻隻有一和尚受封為大將軍,其餘十二僧不願為官,唐太宗各賜其紫羅袈裟一件。這立功平亂之事理應流傳千古。看完碑文,淩正南舉步走到寺門前,抬頭隻見大門正上方刻著少林寺三個大字,蒼勁有力,霸氣但不外漏,由於現正直日落時分,大門緊閉,淩正南命家丁敲了敲寺門,不多久,一小和尚打開了寺門,舉目見是兩陌生之人,問道:“如此時辰,兩位施主前來我寺,不知作甚?”淩正南雙手抱拳作揖說道:“大師有禮,在下名劍山莊淩正南,應貴寺無尚方丈之約,前來參加武林大會,還望大師告之貴方丈。”說罷,便掏出英雄貼讓那小和尚過目。小和尚見英雄貼無假,便招呼淩正南入寺,小和尚將淩正南與其家丁帶到了正殿,隨即說道:“淩施主稍等片刻,我這就去告之方丈。”說罷,便出了正殿。沒過多時,無尚方丈隨即來到,後麵跟兩老和尚,從年紀上看,應該是其師兄弟。“淩施主不遠千裏來到鄙寺,有失遠迎,還望見諒”,無尚雙手合十作揖道。“大師多禮了,早就聽聞少林武學博大精深,一直未曾拜訪,今日前來,給方丈帶來不便,還請多多包涵。”無尚方丈微微一笑說道:“少林武學博大精深此乃武林之人對我寺的誇獎,我寺僧人習武乃強身健體之用,倒是淩施主你年紀輕輕,其一身修為已在我三人之上,貧僧閱人無數,像淩施主這樣的生平所見無幾,假以時日,必成大器。”淩正南其實早已探了探方丈三人的底,其三人的武學修為恐怕不在自己之下。隨即說道:“方丈過獎了,再下本已隱居多年,不再踏足江湖之事,如今朝廷危在旦夕,國若破,民何來安之,如今之計,倒也希望出點綿薄之力。”無尚方丈聽聞說道:“淩施主難得一顆慈悲之心,如今因朝廷之事,打擾施主隱居,實屬罪過,不知淩施主對武林盟主之位有何看法。”淩正南聽後說道:“國之興亡,匹夫有責,大師不必自責,至於盟主之位,誰做無妨,隻求武林各路豪俠,團結一致,共同禦敵方可。”無尚方丈聽後點了點頭說道:“淩施主淡泊名利,實乃武林之福,時辰已不早,師弟你帶淩施主跟這位小施主去客房早些休息。”“是,淩施主請隨我來,”淩正南隨方丈師弟前去,路上淩正南開口問道:“不知這位大師如何稱呼?”方丈師弟作揖回答道:“貧僧法號無善,乃方丈師弟,現分管寺院的達摩堂,另一位乃我跟方丈的師兄,法號無若,分管羅漢堂。”不多久便到了客房,淩施主,請便,如有什麼事情,隨時吩咐,說罷便離開了。淩正南見無善已走,便對家丁說道:“李三,你覺得這少林寺如何?”李三從小便進了山莊,所學武功也是淩正南所授,對淩正南也是半師半主,李三說道:“少林寺果然名不虛傳,就連剛開門的小和尚已經跟我相差無幾,方丈那幾人自不必說,我想這大寺院之中應該還有不出世的得道高僧吧。”淩正南點了點頭說道:“你說得沒錯,少林身為武林泰鬥,武學更是無人能及,不過現江湖上其他五大門派也非浪得虛名,明日定會相當熱鬧,到時你多多留心觀察,漲漲見識。”一夜無話。次日淩正南早早起床,遠遠便聽見少林弟子練功之聲,出於好奇,淩正南快步走了過去,隻見小和尚們賣力的修煉著,一招一式都打得中規中矩,淩正南被和尚們習武的精神為之感動。不多時,無尚方丈走到了淩正南後麵,見淩正南看得出神,開口說道:“難得淩施主對武學如此癡迷,待朝廷安穩之時,施主可來我寺小住,共同研究武學之道。”淩正南聽方丈所言,先是一驚,少林武學之精妙,眾武林之人無不知曉,然各門各派傳內不傳外,少林亦是如此,如今無尚方丈誠邀一外籍人士入寺研究武學,顯然是對淩正南的厚愛。然後感激的對方丈說道:“多謝方丈厚愛,在下到時一定前來。”那淩施主先請自便,不久其他門派將會到來,貧僧先行告辭了。大師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