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走馬上任(3 / 3)

杜聿明看著這位長者,謙和地一笑,說:“劉老總,你這些天支撐徐州危局太辛苦了。休息去吧!”

“徐州就不危險了?”劉峙自語著,在衛士的攙扶下走出作戰室。

不能責怪劉峙膽小無能。這位國民黨屈指可數的上將總司令曾經有過他的“輝煌”經曆。蔣介石為表彰他“剿”共有功,早年曾將河南新集命名為“經扶縣”。但榮華纏身前呼後擁的劉經扶卻再也不是那個橫刀躍馬每戰親征的劉經扶了。他的眼睛“瞎”了,耳朵“聾”了,徹底老了。他根本得不到戰場上真實的情報。他對敵情的了解都是來自前線官長之口,而這些官長為自身安全和勝利成果計,無不誇大他們正麵的敵情。共軍的主力到底在哪裏?劉峙常常望著地圖上徐州四周那密密麻麻的敵情標記心驚肉跳。

當天中午,邱清泉來到徐州“剿總”,帶來可靠消息:他的當麵隻有共軍兩個縱隊。

劉峙狐疑地看著邱清泉,像是很愛挑剔的丈母娘在審視第一次見麵的女婿。

邱清泉並無特殊之處,中等偏高的身材顯得粗壯威武,國字臉上的五官毫無儒將的飄逸氣質。眉毛既寬且濃;獅子鼻下,一張又闊又厚的殘損的嘴;灼灼逼人的目光裏,總是閃耀著驕矜之色。

劉峙莫名其妙地對邱清泉點點頭,說:“雨庵啊,既然你那裏不是共軍主力,就趕快去救煥然老弟吧!”

邱清泉將目光轉向杜聿明,抽著鼻子一聲冷笑:“哼,黃伯韜行動緩慢才被共軍所圍,應該命令他自己向徐州突圍!”杜聿明麵向著地圖,不緊不慢地說:“邱司令官,解黃兵團之圍是校長的嚴令!”

邱清泉啞然了,踱到門口吹了一聲口哨。

邱清泉與黃伯韜積怨頗深。這年6月的豫東戰役,解放軍中野配合華野主力圍住了區壽年兵團整編七十五師。黃伯韜的整編二十五師和邱清泉的第五軍同時接到蔣介石命令,赴援睢杞。結果黃伯韜陷入華野主力重圍,絕望得準備自殺;而邱清泉也在桃林崗、許崗一線被華野拖住。7月3日,邱清泉接到空投的蔣介石親筆信:

雨庵軍長弟勳鑒:龍王店失陷,區壽年沈澄年二同誌若非陣亡必已被俘,中原戰局嚴重萬分。兩日來連電令弟全力東進增援,而弟違令遲滯,置友軍危急不援以致遭此最大之損失。弟苛再不全力東進,此次中原作戰失敗則國家前途不堪設想。而此責任全在吾弟所率領第五軍負之,故在徐州停機寫此一函空投,以期吾弟能負重責挽回全局,將功贖罪也。順頌戎祉。

中正手啟

邱清泉有苦難言。當晚密令部隊悄悄撤出,從北麵繞到華野側背,出其不意,占了點兒便宜。但此時黃伯韜已激戰8晝夜,傷亡慘重。邱清泉率坦克衝鋒,終於與整編七十二師會合。而華野已完成圍殲區壽年部的任務,主動撤離戰場。

一個月後的南京軍事檢討會上,黃伯韜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蔣介石親自將勳章掛在黃伯韜的胸前。黃伯韜回到座位,涕淚橫流。而邱清泉卻因為受到蔣介石的申誡,被撇於會議之外。他憤然告假,回浙江永嘉故裏為亡母掃墓去了。

9月的一個黃昏,邱清泉折扇青袍,一副鄉紳模樣,站在仙霞嶺上,吟詠他的一首仿古府作:

十年水流東,十年水流西,水流無已時,人事成爪泥。春殘花濺淚,暑去寒露淒;盛衰付煙雲,得失笑蟲雞!孔門聞道死,莊生與物齊;名言誌所取,身後互訶詆。是非無定論,榮辱不須迷。堂燕尋常人,暮鴉終古啼。不如傾鬥酒,詩成和醉題。

解放軍發起的遼沈戰役和濟南戰役,使蔣介石想起了畢竟是他的得意寵兒的黃埔一期生邱清泉。邱被任命為第二兵團副司令官,司令官是杜聿明。因杜同時為徐州“剿總”副總司令,10月上旬,杜聿明離徐州隨蔣介石到北平指揮東北戰役,邱清泉正式被任命為司令官。

邱清泉回家大宴賓朋,叫道:“我與共軍拚命去也!”

現在要他為黃伯韜解圍,他心裏直翻泡泡。這個30年代留學德國柏林陸軍大學,受普魯士精神熏陶,對希特勒不乏崇敬之情的高級將領,在軍中素以驕橫著稱,沒有多少人願當他的頂頭上司,他總算還聽杜聿明的。杜聿明受命組建中國第一支機械化部隊時,點到的第一個助手就是邱清泉。邱清泉盡管比杜聿明還年長兩歲,卻一直是杜聿明的下屬。杜聿明任第五軍軍長,他是所屬第二十二師師長;第五軍擴編為第五集團軍,杜任總司令,邱升任第五軍軍長。他總是跟著杜,在杜的提攜下,亦步亦趨,攀附著軍人階級。他對杜聿明的知遇之恩雖不露於言表,卻也銘記在懷;而杜聿明務實勤勉的作風更使他佩服。所以,隻有在杜聿明麵前他才略有收斂,不那麼盛氣淩人。

“好吧!”邱清泉回到地圖跟前,歎口氣說,“如何解圍,聽你杜老總的!”

杜聿明用紅藍鉛筆在地圖上敲著,提出兩個方案。第一案:以黃伯韜兵團堅持碾莊圩一周至十天,以第十三兵團守備徐州,其餘各部會合第十二兵團先擊破中野六個縱隊,然後回師東向,擊破華野,解黃伯韜之圍。

劉峙連連搖手:“不行不行,七兵團受不住的。這樣不是坐視七兵團被殲嗎?”

李樹正也說:“總統多次來電,嚴令必須先解黃伯韜之圍。”

杜聿明提出第二案:以第十六兵團守備徐州,以第二、第十三兵團全力解黃伯韜兵團之圍,同時命令黃維的第十二兵團向徐州急進。

劉峙馬上附和:“行!行!這樣嘛,才符合老頭子的意思!”

“你那裏能擺脫共軍中野的尾追嗎?”杜聿明問邱清泉。

邱清泉矜誇地一歪嘴:“他們敢嗎?”

杜聿明又將第十三兵團李彌召來,問了些部隊的情況,擺出第二套方案。李彌想起兩天前黃伯韜在八義集哀哀急急的神情,心裏隱約難受,好像欠了黃伯韜什麼。他當即表示:“老總們放心,我兵團全力以赴!”

杜聿明眼珠一轉,突然說:“如果我尋求共軍之一翼,實行迂回包圍,再傾全力向其主力攻擊,如何?”

邱清泉一揮手,笑道:“大膽!”

劉峙怔了一下,明白了意圖,緊著嗓子叫道:“要不得!要不得!老頭子沒叫這樣打!這太冒險!主力遠離徐州,不可不可!”

“那就按第二套方案了。”

杜聿明冷下神來,毫無表情地說,“做好一切準備,13日上午9時,在空軍、炮兵掩護下,協同戰車團全線攻擊!”

他將紅藍鉛筆往桌上一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