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孝哲見安祿山奸汙了他的母親,不但心中不憤怒,而且又百般承迎著,得安祿山的歡心。孫孝哲麵貌既長得俊美,皮膚又生成白淨,兼之語言伶俐,舉動輕巧,祿山常常玩弄著他,拿他消愁解悶。孫孝哲的母親做主,命孝哲拜祿山做義父,孝哲每見義父出外回家,總是寸步不離的。便是眼看著他母親被祿山擁抱戲弄著,他也毫不覺得羞恥,反在一旁歡笑助興。有一天,安祿山在朝門候旨,忽然衣帶中斷,正進退兩難,孫孝哲在一旁,他衣袋中原帶著針線的,便跪近身去,替他把衣帶縫好。祿山大喜,回得府來,便把一個絕美的姬人,賞與孝哲做妻子。如今因孝哲在天門嶺救了祿山的性命,回得府來,愈加把個孝哲寵上天去了。孝哲在祿山府中,出入內室,毫不避忌。祿山原有姬妾數十人,都和孝哲調笑無忌,漸漸地都和孝哲勾搭上手了。祿山卻昏昏沉沉地睡在鼓中。這一次,祿山進京來原為探聽消息;他也曾幾次偷進宮去,和楊貴妃相會。安祿山便悄悄把自己的意思對楊貴妃說了。在安祿山的意思,因貴妃深居宮闈,每次相會,頗不方便;此次祿山有兵四十餘萬,駐紮在邊境,他想把妃子劫出宮去,同至邊境,一雙兩好地過著日子,因此早已把府中的細軟人口,陸續搬運出京,送至邊境安頓。可笑滿朝文武數千人,把守京城的兵士十餘萬人,竟沒有一人發覺安祿山的奸謀。這安祿山看看諸事停妥,便又偷進宮去,勸楊貴妃逃出宮去,圖個天長地久。楊貴妃聽了安祿山的話,便笑說道:“癡兒!人皆為天子,汝獨不能為天子乎?我大唐妃子也,不能學村婦私奔。”一句話提醒了安祿山,忙叩著頭說道:“孩兒領娘娘旨意。兒去矣,娘娘珍重!”說著,便出宮來。那楊國忠卻略探知安祿山的行動,便又急急進宮去,報說安祿山謀反。這時貴妃在旁,便低低地說道:“將相不和,是朝廷之大患,願陛下乾綱獨斷,明察萬裏。”玄宗被楊貴妃一句話,便又把疑心去了。命楊丞相且退,朕自有後命。當即下旨,拜安祿山為尚書左仆射,賜實封三千戶,又賜奴婢第宅,又拜為總閑廄,掌管隴右群馬。祿山奉旨入朝謝恩,又保舉心腹吉溫為副將軍。此外封將軍的五百人,拜中郎將的兩千人,聲勢大震。祿山出京的時候,玄宗親禦望亭餞行,又脫禦服,親自替祿山披在肩上。祿山大驚,急急率領他的護衛兵馬,匆匆告辭,奔出了淇門,駕著百餘號大船,順流而下。招募萬餘人夫,挽纖而行。日三百裏,至範陽,奪去張文儼馬牧,便占駐了範陽城。
地方官把安祿山謀反的情形,雪片也似報上朝廷,那玄宗卻隻是不信,反把報信的人,捆送至範陽,交安祿山監禁起來。
楊國忠打聽得安祿山在外招兵買馬,聲勢一天大似一天,便屢次入宮去勸諫,收回安祿山的兵權,玄宗又經太子幾次勸諫,才稍有覺悟;欲召安祿山回京,拜同中書門下平章國事官。太子勸暫把拜官的旨意留住,先打發黃門官璆琳,假著賜柑子為名,到範陽察看安祿山的情形。那祿山早知道來意,忙備下盛大筵席,款待那位黃門官;又贈璆琳黃金一千兩,求他在天子跟前包瞞一二。那璆琳得了安祿山的好處,便回朝來奏知玄宗,說安祿山在範陽地方,甚是安分,並無謀反形跡。誰知這情形,早已被楊國忠打聽得明白,悄悄地去奏明玄宗,說:“安祿山如何強占範陽城池,那璆琳又如何受安祿山的賄賂。”玄宗聽了,十分動怒,把璆琳傳進宮去,嚴刑審問,那璆琳受刑不過,隻得把安祿山如何謀反,如何行賄的情形,招認出來。玄宗和楊國忠商議,便推說璆琳忤逆聖上,命武士推出午朝門外,斬首。從此,玄宗心中,便時時防著安祿山,常常派遣使臣到範陽去察看祿山的動靜;安祿山心中虛怯,每見朝廷使臣到來,就推病不出。那使臣奉了天子的命令,一定要見。安祿山沒奈何,在堂上四壁埋伏下刀兵,才肯與使臣相見。玄宗又遣黜陟使裴士淹,到範陽去察看安祿山,守候了十多天,不得一見。裴士淹回朝去,不敢把這情形奏明,隻說安祿山十分畏罪。玄宗雖明知安祿山有反叛之意,但每日在宮中,聽了楊貴妃勸諫的話,還是想望祿山回心轉意;特下旨,賜祿山次子慶宗,娶宗室女為妻,宣安祿山進京觀禮。那安祿山滿肚子包藏著反叛的心思,如何敢再進京去?便上表推說病重,不能奉召。又獻馬三千匹,車五百乘;每一輛車上,坐禦卒三人。在安祿山的意思,便令這一千五百禦卒,混進京師去,作為內應,暗襲京師;卻被河南尹達奚珣,上了一本,說外臣兵馬,非奉天子召命,不能擅入京城。玄宗便下諭,把安祿山車馬留在京城外,又給安祿山手書,說道:“朕已為卿別治湯邑,十月,朕當待卿於華清宮相見。”安祿山見天子另賜他湯沐邑,得宗室女下嫁,愈覺榮寵,從此舉動更是驕傲,越發不把眾文武放在眼中。到了十月之期,安祿山帶領十萬大兵,駐紮在驪山下,自己進華清宮去,朝見天子。玄宗留心察看安祿山的舉動,依舊是十分依戀,口口聲聲,自稱臣兒。玄宗便也不去疑心他,一般地在宮中擺下筵席,賜安祿山飲宴。那楊貴妃便把安祿山悄悄地喚到無人之處,切切地勸他,不可謀反。又說:“萬歲爺待你我恩情不薄,我兒縱有心事,也需忍耐著,候皇上千秋萬歲以後,那時任憑你去胡作妄為,俺再也不來阻止你了。”楊貴妃說著,不覺淌下眼淚來。安祿山見貴妃這可憐形狀,便也跪著,口口聲聲說:“孩兒敬遵娘娘的旨意,守候著罷了!”說罷,重複入席。祿山酒飲到半醉,因有事在心頭,便辭別出宮來。安祿山因得皇帝的寵愛,便是進宮來,也是擺著全副執事,劍戟旌旗,在禁地上也喝著道進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