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掌握全美國經濟生命的華爾街(1 / 3)

四 掌握全美國經濟生命的華爾街

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巨擘,而紐約的華爾街(Wall Street)卻是美國資本主義的大本營所在地,所以記者到紐約後,為著好奇心的驅使,有一天特為抽出時間到那裏去看看。一看之後,才知道這條操縱全美國經濟生活乃至伸展勢力到國際的華爾街,卻是一條狹而且短的馬路。這條馬路在紐約(門赫吞)的南部,從百老彙路到東河;我略為計算一下,兩邊的屋子合起來不過四五十家。在這個全美金融中心的華爾街上,尤其煊赫的當然是摩根銀行(J. P. Morgan & Co.),但是摩根銀行尤其特別矮小而陳舊,在華爾街和百老彙街(Broad Street是一條小街,不是百老彙路)的轉角,屋僅兩層,大門在轉角上,大門兩邊的牆上不過有四扇窗。還有一個特點是門口沒有招牌,我跑過了兩趟,找不著什麼摩根銀行,後來問了警察,才找到。我立在外麵仔細看一下,還不能相信,跑到門口,向玻璃門內穿黑呢製服的一個衛士問了之後,才確然知道這果是所謂華爾街。

頗滑稽的是在華爾街的西邊盡頭,近著百老彙路的地方,有個古色斑斕的三一禮拜堂(Trinity Church),而這禮拜堂的本身也無異於一個百萬巨富的大公司,因為由地租房租,及大廈的租金,坐享源源而來的不勞而獲的大收入。

華爾街除本條街外,朝南和朝北兩方向還延展幾家的區域,在西邊接近百老彙路處也延展幾家的區域,這全部分便構成所謂華爾街的金融區(Wall Street financial district)。在這個金融區裏,擁擠著美國最有勢力的大銀行,大托辣斯的總機關,各大工業的大公司的總機關。華爾街這條短短的街道,有人說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街道,因為它的勢力不但由亞美利加洲的東岸直伸到西岸,由北直伸到南,而且直伸到美洲以外的各國裏麵去!

華爾街在金融上執全美國經濟生活的樞紐,其主要的原因是工業和金融打成一片。因為大規模工業的發展,在大公司的資本集中,金融資本家的威權隨著突增,華爾街便成為可以左右全國經濟生活的中心機關。就原來的界限說,金融資本家似乎僅有權於操縱證券和公債票,允準或拒絕借款,和企業家競爭利潤的獲得,但在實際上已分不清這個界限;重要的企業家都已變成了金融資本家,而所謂銀行家也者,也和工業發生直接的關係。華爾街的絕大勢力就根據於銀行業和工業的混合,使掌握幾家關係密切的大銀行和大公司大權的少數人掌握著全美國的經濟生活。他們憑藉著經濟的無上威權,控製著共和和民主兩個政黨的機構,指揮著全國的政治策略,所以號稱“公仆”的德謨克拉西的大總統,以及無數的大小官吏,都不過是這些“大亨”們的在後麵牽著線的舞台上的傀儡罷了!

其次我們可以談到華爾街的統治者——也就是美利堅合眾國的後台老板。美國的資本主義的名律師,曾任美國駐德大使的格拉得(James W. Gerard),曾於一九三○年開列一張五十九人的名單,稱這五十九人是美國的統治者,在這五十九人裏麵,隻有梅隆(Andrew Mellon)是當時的財政部長(梅隆是美國“倍數的百萬富豪”之一,也可說是美國可作代表型的資本家之一,我很想另作一文談談這位可作代表型的資本家的經曆),此外有兩個電影業大王,五個新聞業大王,其餘都是華爾街的台柱子。後來格拉得又加上三個財政家和兩個“勞工領袖”——一個叫格林(William Green),是美國全國勞工總會的正會長,還有一個是烏窩爾(Matthew Woll),是同一總會的副會長。(這並不是表示美國勞工的抬頭,美國全國勞工總會還落在腐化的官僚式的領袖的掌握,關於美國勞工運動的情形,當另文敘述。)

在這五十九人的“大名”裏麵,有些是尤其耳熟的,例如摩根,洛格佛勒,梅隆,福特,楊格——雖遠在遠東掛著共和國招牌而實際已是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的中國,這些名字也是怪耳熟的。有人覺得格拉得所開的這個名單,太長而又太短。說它太長,因為全國大權在實際上實操於華爾街的尤其集中於少數人的掌握;說它太短,因為如把仰承少數“大亨”意旨而負責執行的人們計算在內,那又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