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大虎與黑豹走遠,二少轉身對三徒道:“我觀此洞府甚為滿意,你們且隨我進洞探查一番。”於是便攜了三徒進入洞府。隻見那洞府之內一條小路直通洞底,小路兩旁為池子,池中盡是玉液瓊漿,靈氣繚繞。再往前,是一塊空地,空地中間又有一小池,池中也是玉液瓊漿,其中所蘊靈氣是之前所見數倍,池中央育有一座蓮台,蓮台之上放著一寶物,但見那寶物泛著七彩流光,甚為喜人。二少見狀大喜,心道:此地果然非凡,這洞中居然有如此寶物,隻是不知有何功能。
二少叫孔宣近前道:“你替為師取了那寶物過來。”孔宣得了師傅之令,忙上前飛到池中,催動發力取了那寶物返回,將寶物遞於二少。二少見寶物雖泛七彩流光,但自己沒有法力,無法弄清寶物底細,便吩咐三徒道:“你們且將法力注入此寶,待我看看此寶是為何物。”三人登時催動發力,將法力注入寶物。
那寶物頓時七彩流光大震,抵擋著三人法力。三人見狀,忙加大力度,對峙片刻,那七彩流光漸漸不敵,竟自弱了下去。待三人法力注入,開了法寶禁製,那法寶緩緩升至空中,頓時金光大閃,待金光散過,隻見那寶物變成了一本書,上寫“封神榜”三個大字。二少見了頓時驚呆,心道:這居然是天書封神榜,沒想到會在這裏出現。
封神榜是何物,別人可能不知道,但作為從二十一世紀穿越而來的韓二少卻深知其底細。二少回想著前世的記憶,將自己的大計串聯起來,想道:我欲一手促成天地大劫,正愁無從下手,沒想到居然讓我得了天書封神榜,有了這寶物,我的大計可成。
三徒見師父頓在當場,料想此物定為不凡,好奇的問道:“師父,這封神榜是何物?有何作用?”
二少這才緩過神來,對三徒道:“當初,盤古大神破開混沌,開了天地,盤古身隕,化為萬物。天地初開甚為不穩,天地之間,恐怖異常,生死之力、因果之力、吉凶之力、善惡之力、陰陽之力等幹擾著天道。於是天道分出一道先天玄光,將這些力量凝聚成天書。天書之上設三百六十五個神位,組成禦天大陣,來鎮壓這恐怖力量。待天地間第一量劫過後,將那些身犯殺劫之人引至天書,則眾神歸位,啟動禦天大陣,使得天地可曆無量量劫而不滅。這封神榜則為天書,今天書問世,千年之內天地必起第一量劫。”
三人聽了師父之言,甚為驚訝,同時也深感自家師父道法之精妙,學識之淵博,心中甚喜。金朋道:“這封神榜為天書,可封眾神,但若眾神不服管教當如何?”
二少笑道:“天地生萬物講求相生相克,既有封神榜,必有打神鞭。你且取了那蓮台,催動發力,顯出本相。”孔宣聽了師父之言,又飛到池中,取下蓮台,三人又催動發力,破開禁製。登時,那蓮台化為一鞭,長三尺五寸六分,有二十六節,每節有四道符印,共八十四道符印,金光閃閃,甚為好看。
孫彌見狀,喜道:“此鞭極為好看,威力必定強大。”
二少笑道:“非也。此鞭隻可打那封神榜上所封眾神,對其他仙人卻無作用,我們得之,是為雞肋。”
孔宣問道:“師父,千年之內天地起第一量劫,那必有應劫之人,不知那應劫之人是誰?”
二少聞言歎道:“今這封神榜與打神鞭顯身於我門下,必定由我門下弟子促成這第一量劫,分封眾神。”頓了一下,又道,“那大虎與黑豹生於此處,必定為引導此次量劫之人。你們三人先入我門下,切記潛心修行,待那量劫到來之時,也好助我一臂之力。”三徒忙道:“謹遵師父教導,我等定當潛心修行,提升實力。”
收起封神榜和打神鞭,二少又帶三徒打掃了洞府。二少道:“你們也勞頓了數日,今天暫且在這洞中住下,明日過後再做打算。”三徒侍奉二少睡下,來到洞府外,選了空地,盤腿打坐,為師父守護洞口。
一夜休息,暫且略過。待二少清早醒來,頓覺渾身舒爽,心道:這方丈山不愧為仙家妙地,在這洞府中休息一晚,我隻覺神清氣爽,身體強度也提高了些,如果在這裏住上三五十年,我的身體就能養好,待那時,建一座三光神水池,將我本體養於池中,再過一二十年,我就能完全恢複,以我對道法的理解程度,百年之後定能達到大羅金仙初期。隨即又想道:待我本體恢複之後,可以說是重新修行,我欲證那混元無極之境,需另辟蹊徑才行,在我能夠修煉之前,需得研究出修行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