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前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唐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泌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

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其詩揭露和批判當時藩鎮割據、宦官擅權和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糜爛,《行次西郊一百韻》、《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斥時政,《賈生》、《隋宮》、《富平少侯》等較突出。無題詩也有所寄寓,至其實義,諸家所釋不一。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也工四六文。有《李義山詩集》,文集已散軼,後人輯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補編》。(《辭海》89年版)

李商隱,字義山,懷州河內人。令狐楚帥河陽,奇其文,使與諸子遊。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開成二年,高鍇知貢舉,令狐綯雅善鍇,獎譽甚力,故擢進士第,調弘農尉,以忤觀察使,罷去。尋複官,又試拔萃中選。王茂元鎮河陽,愛其才,表掌書記,以子妻之,得侍禦史。茂元死,來遊京師,久不調,更依桂管觀察使鄭亞府為判官。亞謫循州,商隱從之,凡三年乃歸。茂元與亞皆李德裕所善,綯以商隱為忘家恩,謝不通。京兆尹盧弘正表為府參軍,典箋奏。綯當國,商隱歸,窮自解,綯憾不置。弘正鎮徐州,表為掌書記。久之,還朝,複幹綯,乃補太學博士。柳仲郢節度劍南東川,辟判官、檢校工部員外郎。府罷,客滎陽卒。商隱初為文,瑰邁奇古。及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學,商隱儷偶長短而繁縟過之。時溫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誇,號三十六體。《樊南甲集》二十卷、《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詩》三卷。今合編詩三卷。

全唐詩卷次

卷19_13【相和歌辭·江南曲】

郎船安兩槳,儂舸動雙橈。掃黛開宮額,裁裙約楚腰。

乖期方積思,臨醉欲拚嬌。莫以采菱唱,欲羨秦台簫。

卷19_57【相和歌辭·王昭君】

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為人。

馬上琵琶行萬裏,漢宮長有隔生春。

卷26_66【雜曲歌辭·無愁果有愁曲】

東有青龍西白虎,中含福皇包世度。玉壺渭水笑清潭,鑿天不到牽牛處。騏驎踏雲天馬獰,牛山撼碎珊瑚聲。秋娥點滴不成淚,十二玉樓無故釘。推煙唾月拋千裏,十番紅桐一行死。白楊別屋鬼迷人,空留暗記如蠶紙。日暮向風牽短絲,血凝血散今誰是。

卷28_11【雜曲歌辭·楊柳枝】

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

人世死前唯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

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

卷29_8【雜歌謠辭·李夫人歌】

一帶不結心,兩股方安髻。慚愧白茅人,月沒教星替。

剩結茱萸枝,多擘秋蓮的。獨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

蠻絲係條脫,妍眼和香屑。壽宮不惜鑄南人,柔腸早被秋波割。清澄有餘幽素香,鰥魚渴鳳真珠房。不知瘦骨類冰井,更許夜簾通曉霜。土花漠碧雲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