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上)
李義山詩集卷三
唐·李商隱
全唐詩·卷五百四十一
1【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2【贈趙協律皙】
俱識孫公與謝公,二年歌哭處還同。已叨鄒馬聲華末,
更共劉盧族望通。南省恩深賓館在,東山事往妓樓空。
不堪歲暮相逢地,我欲西征君又東。
3【搖落】
搖落傷年日,羈留念遠心。水亭吟斷續,月幌夢飛沉。
古木含風久,疏螢怯露深。人閑始遙夜,地迥更清砧。
結愛曾傷晚,端憂複至今。未諳滄海路,何處玉山岑。
灘激黃牛暮,雲屯白帝陰。遙知沾灑意,不減欲分襟。
4【滯雨】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
5【偶題二首】
小亭閑眠微醉消,山榴海柏枝相交。
水文簟上琥珀枕,傍有墮釵雙翠翹。
清月依微香露輕,曲房小院多逢迎。
春叢定見饒棲鳥,飲罷莫持紅燭行。
6【月】
過水穿樓觸處明,藏人帶樹遠含清。
初生欲缺虛惆悵,未必圓時即有情。
7【夜冷】
樹繞池寬月影多,村砧塢笛隔風蘿。
西亭翠被餘香薄,一夜將愁向敗荷。
8【正月崇讓宅】
密鎖重關掩綠苔,廊深閣迥此徘徊。先知風起月含暈,
尚自露寒花未開。蝙拂簾旌終展轉,鼠翻窗網小驚猜。
背燈獨共餘香語,不覺猶歌起夜來。
9【城外】
露寒風定不無情,臨水當山又隔城。
未必明時勝蚌蛤,一生長共月虧盈。
10【撰彭陽公誌文畢有感】
延陵留表墓,峴首送沈碑。敢伐不加點,猶當無愧辭。
百生終莫報,九死諒難追。待得生金後,川原亦幾移。
11【北青蘿】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
獨敲初夜磬,閑倚一枝藤。世界微塵裏,吾寧愛與憎。
12【戲贈張書記】
別館君孤枕,空庭我閉關。池光不受月,野氣欲沉山。
星漢秋方會,關河夢幾還。危弦傷遠道,明鏡惜紅顏。
古木含風久,平蕪盡日閑。心知兩愁絕,不斷若尋環。
13【幽人】
丹灶三年火,蒼崖萬歲藤。樵歸說逢虎,棋罷正留僧。
星鬥同秦分,人煙接漢陵。東流清渭苦,不盡照衰興。
14【念遠】
日月淹秦甸,江湖動越吟。蒼桐應露下,白閣自雲深。
皎皎非鸞扇,翹翹失鳳簪。床空鄂君被,杵冷女媭砧。
北思驚沙雁,南情屬海禽。關山已搖落,天地共登臨。
15【過故崔兗海宅與崔明秀才話舊因寄舊僚杜趙李三掾】
絳帳恩如昨,烏衣事莫尋。諸生空會葬,舊掾已華簪。
共入留賓驛,俱分市駿金。莫憑無鬼論,終負托孤心。
16【微雨】
初隨林靄動,稍共夜涼分。窗迥侵燈冷,庭虛近水聞。
17【南山趙行軍新詩盛稱遊宴之洽,因寄一絕】
蓮幕遙臨黑水津,櫜鞬無事但尋春。
梁王司馬非孫武,且免宮中斬美人。
18【曲江】
望斷平時翠輦過,空聞子夜鬼悲歌。金輿不返傾城色,
玉殿猶分下苑波。死憶華亭聞唳鶴,老憂王室泣銅駝。
天荒地變心雖折,若比陽春意未多。
19【景陽井】
景陽宮井剩堪悲,不盡龍鸞誓死期。
腸斷吳王宮外水,濁泥猶得葬西施。
20【故番禺侯以贓罪致不辜,事覺,母者他日過其門】
飲鴆非君命,茲身亦厚亡。江陵從種橘,交廣合投香。
不見千金子,空餘數仞牆。殺人須顯戮,誰舉漢三章。
21【詠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