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廣嚴城菴羅衛林。與大苾芻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三萬二千。皆為一切眾望所識。大神通業修已成辦。諸佛威德常所加持。善護法城能攝正法。為大師子吼聲敷演。美音遐振周遍十方。為諸眾生不請善友。紹三寶種能使不絕。降伏魔怨製諸外道。永離一切障及蓋纏。念定總持無不圓滿。建立無障解脫智門。逮得一切無斷殊勝。念慧等持陀羅尼辯。皆獲第一布施調伏。寂靜屍羅安忍正勤靜慮般若方便善巧。妙願力智波羅蜜多。成無所得不起法忍。已能隨轉不退法輪。鹹得無相妙印所印。善知有情諸根勝劣。一切大眾所不能伏。而能調禦得無所畏。已積無盡福智資糧。相好嚴身色像第一。舍諸世間所有飾好。名稱高遠逾於帝釋。意樂堅固猶若金剛。於諸佛法得不壞信流法寶光澍甘露雨。於眾言音微妙第一。於深法義廣大緣起。已斷二邊見習相續。演法無畏猶師子吼。其所講說乃如雷震。不可稱量過稱量境。集法寶慧為大導師。正直審諦柔和微密。妙達諸法難見難知。甚深實義隨入一切。有趣無趣意樂所歸。獲無等等佛智灌頂。近力無畏不共佛法。已除所有怖畏惡趣。複超一切險穢深坑。永棄緣起金剛刀仗。常思示現諸有趣生。為大醫王善知方術。應病與藥愈疾施安。無量功德皆成就。無量佛土皆嚴淨。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諸有所作亦不唐捐。設經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讚其功德亦不能盡。其名曰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定神變王菩薩。法自在菩薩。法幢菩薩。光幢菩薩。光嚴菩薩。大嚴菩薩。寶峰菩薩。辯峰菩薩。寶手菩薩。寶印手菩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常延頸菩薩。常喜根菩薩。常喜王菩薩。無屈辯菩薩。虛空藏菩薩。執寶炬菩薩。寶吉祥菩薩。寶施菩薩。帝網菩薩。光網菩薩。無障靜慮菩薩。慧峰菩薩。天王菩薩。壞魔菩薩。電天菩薩。現神變王菩薩。峰相等嚴菩薩。師子吼菩薩。雲雷音菩薩。山相擊王菩薩。香象菩薩。大香象菩薩。常精進菩薩。不舍善軛菩薩。妙慧菩薩。妙生菩薩。蓮花勝藏菩薩。三摩地王菩薩。蓮花嚴菩薩。觀自在菩薩。得大勢菩薩。梵網菩薩。寶杖菩薩。無勝菩薩。勝魔菩薩。嚴土菩薩。金髻菩薩。珠髻菩薩。慈氐菩薩。妙吉祥菩薩。珠寶蓋菩薩。如是等上首菩薩摩訶薩三萬二千。複有萬梵。持髻梵王而為上首。從本無憂四大洲界為欲瞻禮供養世尊及聽法故。來在會坐。複有萬二千天帝。各從餘方四大洲界。亦為瞻禮供養世尊及聽法故。來在會坐,並餘大威力諸天、龍、藥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釋、梵、護世等。悉來會坐。及諸四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俱來會坐爾時世尊,無量百千諸來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譬如大寶妙高山王處於大海巍然迥出。踞大師子勝藏之座。顯耀威光蔽諸大眾。時廣嚴城有一菩薩離呫毗種。名曰寶性。與離呫毗五百童子,各持一蓋七寶莊嚴。往菴羅林詣如來所。各以其蓋奉上世尊,奉已頂禮世尊雙足。右繞七匝卻住一麵。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又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大寶妙高山王。一切雪山。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香山寶山。金山黑山。輪圍山。大輪圍山。大海江河。陂泉池沼。及百拘胝四大洲渚。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並諸國邑王都聚落。如是皆現此寶蓋中。又十方界諸佛如來所說正法皆如響應。於此蓋內無不見聞時諸大眾睹佛神力。歡喜踴躍歎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尊顏。目不暫舍默然而住爾時寶性即於佛前。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以妙伽他而讚佛曰:
目淨脩廣妙端嚴,皎如青紺蓮花葉。
已證第一淨意樂,勝奢摩陀到彼岸。
久積無邊清淨業,獲得廣大勝名聞。
故我稽首大沙門,開導希夷寂路者,
既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
其中諸佛演說法,於是一切悉見聞。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能善分別諸法相,觀第一義摧怨敵。
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說法不有亦不無,一切皆得因緣立。
無我無造無受者,善惡之業亦不亡。
始在佛樹降魔力,得甘露滅勝菩提。
此中非心意受行,外道群邪所不測。
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能寂本性寂。
希有法智天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
以斯妙法濟群生,無思無怖常安寂。
度生老死大醫王,稽首無邊功德海。
八法不動如山王,於善不善俱慈湣。
心行如空平等住,孰不承敬此能仁。
以斯微蓋奉世尊,於中普現三千界。
諸天龍神宮殿等,故禮智見功德身。
十力神變示世間,一切皆如光影等。
眾睹驚歎未曾有,故禮十力大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