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胎教理論是怎樣形成的?(1 / 1)

胎教理論最早萌發於古代人們祈盼得到一個好孩子的美好願望。隨著人類的生存和進化,人類的思維和認識不斷得到發展。據《史記》記載,公元前11世紀,我國西周時期周文王的母親太妊就已經懂得胎教了。智慧、賢明的“聖人”姬昌就是太妊“胎教”的結果。到了公元前5世紀,希臘著名學者蘇格拉底的著作中也出現了關於胎教的記載。曆史進入19世紀80年代後,英國生物學家高爾頓,在生物進化論的啟發下正式創立了“優生學”。從20世紀50年代起,優生學開始有了較大的進展,在全世界得到了普遍的關注,胎教學說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和應有的重視,逐漸形成了一門完整的理論。

近20年來,歐美一些國家紛紛成立了胎教研究機構和胎教中心,致力於胎兒智力、體力的全麵開發,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據文獻報道,美國一位醫生創辦了“胎兒大學”,設有語言、音樂、體育等科目。在其學生中,有的新生兒兩周就能發出“爸爸”的音節,有的孩子4歲就能掌握兩種語言。日本一位學者的研究表明,在100餘名接受正確胎教指導和訓練的孕婦所生的孩子中,有71%的孩子智力超群。

近年來,我國醫學界對胎教的研究和應用也取得了相應的進展。我們相信,隨著胎教理論的深入和普及,胎教這一培養優秀人才的早期教育行為,一定會得到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