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 音樂對胎兒都是有益的嗎?(1 / 1)

北京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的專家們,自1985年以來,係統地進行了一係列胎教研究。其中,音樂胎教與腦發育的研究,為胎教學說提供了音樂對腦發育有效作用的科學依據。

胎教研究組的專家們,選擇了13名懷孕4個月的孕婦作為實驗對象,22名同孕齡的孕婦作為對照組。實驗並不複雜,就是每天給實驗對象聽1~2次“春芽”錄音帶,錄音機距離孕婦1~2米,音量以孕婦自覺最舒適為度,直至分娩為一個胎教過程。在這些受試兒出生後42~92天時,對他們進行嚴格的聽神經功能檢測。

測試結果表明,胎教組的嬰兒聽神經通路發育成熟度優於對照組;音樂胎教對胎兒神經係統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耳蝸和低位腦幹。這一研究成果證實了音樂胎教能促進胎兒腦部的發育,但專家們指出,並不是所有的音樂對胎兒都是有益的,音樂種類的選擇直接關係到音樂胎教的成敗。

抒情優美的音樂能促進孕婦分泌出一些有益於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膽堿等物質,起到調節血液流量和興奮神經細胞的作用,從而改善胎盤供血狀況,使血中有益成分增多,促使胎兒向理想方向發育成長,這類音樂對胎兒有益。而瘋狂激烈的音樂如風靡一時的霹靂舞樂、搖滾樂等,因為過分激烈,可使孕婦的神經係統受到強烈刺激,使人體內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多,促使子宮平滑肌收縮,造成胎兒血液循環受阻,胎盤供血不足,因而會引起胎兒發育不良。這種音樂,雖然能夠使聽者有一種享受蒸汽浴後的酣暢淋漓的感覺,但宮內小小的胎兒卻無法忍受,這種音樂對胎兒有害無益。

有人曾觀察過音樂對胎兒的影響:輕音樂可使胎兒活動平緩,心率正常,出生後再聽輕音樂時表情安詳;強烈的迪斯科音樂可使胎兒心率較快,活動頻繁,出生後再聽這種音樂時,仍顯得煩躁不安,四肢扭動,停放後很久才得以平靜。看來小寶寶不論出生前還是出生後都不喜歡這種音樂,所以孕婦也不宜欣賞這種激烈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