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誌卷之六 人 名 考
昔彼高陽,是生伯鯀,布土,取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殷三仁:微子、箕子、比幹。
文王四友:南宮括、散宜生、閎夭、太顛。
仲尼四友:顏淵、子貢、子路、子張。
曹參字敬伯。
蔡伯喈母,袁公妹曜卿姑也。
古之善射者甘蠅,蠅之弟子曰飛衛。
平原管輅善卜筮,解鳥語。
蔡邕有書萬卷,漢末年載數車與王粲。粲亡後,相國掾魏諷謀反,粲子與焉。既被誅,邕所與粲書,悉入粲族子業字長緒,即正宗父,正宗即輔嗣兄也。初粲與族兄凱避地荊州依劉表,表有女。表愛粲才,欲以妻之,嫌其形陋周率,乃謂曰:“君才過人而體貌躁,非女婿才。”凱有風貌,乃妻凱,生業,即女所生。
太丘長陳寔,寔子鴻臚卿紀,紀子司空群,群子泰,四世於漢、魏二朝有重名,而其德漸小減,故時人為其語曰:“公慚卿,卿慚長。” 文 籍 考
聖人製作曰經,賢者著述曰傳,鄭玄注《毛詩》曰箋,不解此意。或雲毛公嚐為北海郡守,玄是此郡人,故以為敬。
何休注《公羊傳》,雲“何氏學”。又不能解者。或答雲:休謙詞,受學於師,乃宣此義不出於己。此言為允。
太古書今見存有《神農經》、《山海經》,或雲禹所作。《周易》,蔡邕雲:《禮記·月令》周公作。周日用曰:《禮記》疏雲:第一是呂不韋《春秋》,明呂氏所製。蔡邕雲:周公,未之詳也。
《諡法》、《司馬法》,周公所作。
餘友下邳陳德龍謂餘言曰:《靈光殿賦》,南郡宜城王子山所作。子山嚐之泰山,從鮑子真學算,過魯國而都殿賦之。還歸本州,溺死湘水,時年二十餘也。 地 理 考
周自後稷至於文、武,皆都關中,號為宗周。秦為阿房殿,在長安西南二十裏。殿東西千步,南北三百步,上可以坐萬人,庭中受十萬人。二世為趙高所殺於宜春宮,在杜城南三裏,葬於旁。
周時德澤盛,蒿大以為宮柱,名曰蒿宮。
薑嫄嗣祠在墉城,長安西南三十裏。
盜蹠塚在太陽縣西。
趙鞅塚在臨水縣西。
始皇陵在驪山之北,高數十丈,周回六七裏。今在陰盤縣界。北陵雖高大,不足以銷六丈冰,背陵障,使東西流。又此山有土無石,運取大石於渭南諸山,故歌曰:“運石甘泉口,渭水為不流。千人唱,萬人鉤,金陵餘石大如塸(土屋)。”其餘功力皆如此類。(盧氏曰:秦氏奢侈,自知葬用珍寶多,故高作陵園山麓,從難發也,高則難上,固則難攻,項羽爭衡之時發其陵,未詳其至棺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