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誌卷之八(1 / 2)

博物誌卷之八 史 補

黃帝登仙,其臣左徹者削木象黃帝,帥諸侯以朝之。七年不還,左徹乃立顓頊。左徹亦仙去也。

堯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

處士東鬼塊責禹亂天下事,禹退作三城。強者攻,弱者守,敵戰,城郭蓋禹始也。

大姒夢見商之庭產棘,乃小子發取周庭梓樹,樹之於闕間,梓化為鬆柏棫柞。覺驚以告文王,文王曰:慎勿言。冬日之陽,夏日之陰,不召而萬物自來。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潦東流。天不享於殷,自發之夫生於今十年,禹羊在牧,水潦東流,天下飛蝗滿野,日之出地無移照乎?

武王伐殷,舍於幾,逢大雨焉。衰輿三百乘,甲三千,一日一夜,行三百裏以戰於牧野。

成王冠,周公使祝雍曰:“辭達而勿多也。”祝雍曰:“近於民,遠於佞,近於義,嗇於時,惠於財,任賢使能,陛下摛顯先帝光耀,以奉皇天之嘉祿欽順,仲壹之言曰:‘遵並大道,郊域康阜,萬國之休靈,始明元服,推遠童稚之幼誌,弘積文武之就德,肅懃高祖之清廟,六合之內,靡不蒙德,歲歲與天無極。’”右孝昭周成王冠辭。

《止雨祝》曰:天生五穀,以養人民,今天雨不止,用傷五穀,如何如何!靈而不幸,殺牲以賽神靈,雨則不止,鳴鼓攻之,朱絲繩縈而脅之。

《請雨》曰:皇皇上天,照臨下土。集地之靈,神降甘雨。庶物群生,鹹得其所。

《禮記》曰:孔子少孤,不知其父墓。母亡,問於鄒曼父之母,乃合葬於防。防墓又崩,門人後至。孔子問來何遲,門人實對,孔子不應,如是者三,乃潸然流涕而止曰:“古不修墓。”蔣濟、何晏、夏侯玄、王肅皆雲無此事,注記者謬,時賢鹹從之。(周日用曰:四士言無者,後有何理而述之?在愚所見,實未之有矣。且征在與梁紇野合而生,事多隱之。況我丘生而父已死,既隱何以知之?非問曼父之母,安得合葬於防也?)

孔子東遊,見二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小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小兒曰:“以日出時遠,而日中時近。”一小兒曰:“日初出時大如車蓋,及日中時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大者近乎?”一小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中而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兩小兒曰:“孰謂汝多知乎!”亦出《列子》。(周日用曰:日當中向熱者,炎氣直下也,譬猶火氣直上而與旁暑,其炎涼可悉耳。是明初出近而當中遠矣,豈聖人肯對乎?)

子路與子貢過鄭神社,社樹有鳥,神牽率子路,子貢說之,乃止。

《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獲麟。《公羊傳》曰:“有以告者,孔子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盧曰:以其時非應,故孔子泣而感之。麟口吐三策,蓋天使報聖人。)

《左傳》曰:“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以為不祥。”

燕太子丹質於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思欲歸。請於秦王,王不聽,謬言曰:“令烏頭白,馬生角,乃可。”丹仰而歎,烏即頭白;俯而嗟,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為機發之橋,欲陷丹。丹驅馳過之,而橋不發。遁到關,關門不開,丹為雞鳴,於是眾雞悉鳴,遂歸。